首页 > 分享 > 葛剑雄的书房梦 徐淑卿=文

葛剑雄的书房梦 徐淑卿=文

一年多前,葛剑雄搬到浦东著名的别墅小区,周围环境非常幽雅安静,几不闻车马之声。他的新家是三层建筑,他把三楼打通,成为一个南北通透的大书房,一面墙全部钉上书架,除了书,还放着一个企鹅头的标本,这是他从南极带回来的纪念品。邻靠北窗的工作台上放着计算机,是他晚上收发邮件、写作最常使用的地方。旁边留一个小间作为书库,阳台则装上玻璃窗,阳光一无遮揽的洒落进来,坐在这里,彷佛感受到岁月的静好,主人的满足。   站在这个漂亮的大书房里,不由得想起曾看到葛剑雄所写的一篇文章《我的书和书房》,我想,这应该是葛剑雄书房梦的栖止之地了。   葛剑雄的书房梦,始于他最早居住的上海一个棚户板屋里。板屋里哪有书房可言,他用一块旧木板钉成一个书架,放着他用极微薄的零用钱从书摊里买的几本书。因为从老师那里学到一些版本的知识,他这些最早的收藏里居然有些明、清刻本,像明版陆云《陆士龙集》、清版《六朝文》等。   到了1978年,葛剑雄结婚了,分配了一间不到11平方米的住房,他的书房梦从一个木板书架升级成一个书橱,但仍然不敷使用,其它的书只能打包放在床底下。82年他搬到复旦大学宿舍,这时书房慢慢有了雏形,他总算有了一个5平方米的小间,不过这个小间可不能只放书,还得放上一台冰箱、缝纫机和杂物。86年他又搬了一次家,这回书房的空间可以让他多订制三个书架,可是还得保留冰箱和饭桌,而且为了这个书房,他付出的代价是女儿直到13岁,还得和他们夫妻同住一间房。直到92年他终于有了完整的书房了。为此他买了一张1米70的大写字台,配了一张皮转椅,写字台旁有一张计算机桌,放着计算机、打印机,他将一面墙壁做成顶天立地的书架,书房里配有空调、煤气取暖器、电话、传真机、一套音响设备和沙发。这下子,葛剑雄的书房梦总算踏实了。   现在,葛剑雄的书房梦,又往前走得更远也更美好了。他说:“我原来想,一个人到五十岁应该安居乐业,现在这个目标推迟了一点,但比原来想象要好。以前没想到能有这么宽大的书房,这么安静的环境。”   不过,对于这个迟来的书房,葛剑雄还是有着遗憾。他认为,当一个人最最需要的时候,往往得不到。现在相对讲起来,他在做学问方面已经开始进入老年,所以他想,如果社会可以早些在人最最需要的时候,提供给他一个安静的书桌,一个安安稳稳的书房,那该有多好?他想起他的老师谭其骧先生那一辈的学者,他的感慨更深了:“时代是很重要的。我老师那一辈人,前面是抗战内战,解放后各种运动,到了晚年身体不行走了,可以说是生不逢辰。我们现在这种条件,不是靠我们个人,而是时代在变潮流在变。我和我老师那一代比,比他和他同辈多数人要幸运的,所以我说一个人要自己努力,但也要生逢其时,如果在战乱时代,自己再努力也是没用的。当然我们也希望后面的人比我们更好,倒不是说在物质条件上更多更大,而是更早一点,不要到五、六十岁。如果他们二、三十岁或三四十岁就有比较好的条件,他们对国家,对我们这个事业贡献会更大。”   他回忆谭其骧先生的书房,卧室书房会客室加起来不到25平方米。有回他陪谭先生到云南,省政府招待所桌子很大,谭先生就可惜的说,这里桌子这么大又不用做什么,如果家里有这么大的桌子就好了。又有一回到四川大学徐中舒先生那里,谭先生看见徐先生的助手在他家里也有桌子,就感慨自己家里连个桌子都不能给他。   当时不只谭先生辛苦,他们这些年轻的学者也是在很艰苦的情况下工作。葛剑雄记得,自己当年作研究的时候,有些书自己没有,只能到图书馆,当时完全是手工抄下来的,现在他还留有那时在图书馆抄的卡片,但是图书馆的书和位置都少,大部分的时候还是要在家里工作。他还记得最早的时候,家里一个床,旁边是一个八十公分宽的桌子,要在这张桌子上吃晚饭,吃完要做杂事,等太太收拾好,他才能写文章。半夜睡觉前又要全部整理好,因为明天一早还得在这张桌子上洗脸。不过这样也好,葛剑雄说,他的小孩从小就知道绝对不能撕你的纸,知道书、纸是很重要的东西。   所以现在拥有这么好的一个书房,葛剑雄说他也心平气和了。他说:“人的欲望不能无限,这样也是不错的,现在的问题不是书房太小,而是我在书房的时间太少。如果有一杯咖啡看看多好,可是基本上我只有晚上有时间可以坐在这里,这是一个遗憾。”另一个遗憾,则是书房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书可是无限的。葛剑雄说:“本来以为有了光盘、计算机,书可以减少。但结果书还是减少不了,我搬来的时候把书放得很整齐,过一段时间后又不整齐了。我书库里面的书,又是成堆放在那里,原来住处还有一些书没搬来。”   葛剑雄的书房有个大致的分类。放在顶上的是使用量比较少的,底下是工具书,而靠近他座位的都是历史地理书籍。晚上时间他大多坐在计算机那边,一般要收发邮件,网上先联系,然后做自己的事情,写文章。书房里还有个按摩椅,他通常坐在这里休息或是看报纸。   在葛剑雄的藏书里,有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书籍,还可以看出他当年辛苦治学的痕迹。葛剑雄说,当时作研究的条件很窘迫,一部《史记》要二十元,但他一个月工资才四、五十元,可是这是他作研究必须使用的书,所以还是得买,他只是能省就省。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每个工厂都分配一套《二十四史》,所以他买的《史记》、《后汉书》等,都是从工厂流出来的。他还记得当年买《后汉书》几乎下不了手,因为这套书是精装要十八元,当时觉得太贵,但后来实在没办法,念秦汉史的不能没有这套书,所以还是买了下来。书架上还有一套看来挺旧的《十三经注疏》,这是是谭先生送给他的,谭先生有了新版,就把这本书送给他了。相比于过去求书苦的情况,葛剑雄说,他现在的烦恼正好相反,现在是书太多却来不及看。   葛剑雄看来活泼健谈,有他出席的场合绝无冷场,可是在他的个性里头,似乎有着非常怀旧的一面。他珍藏着许多跟随他许久的老书、手稿,不是因为现在的行情水涨船高,而是里头有许多的回忆。他拿出六○年代买的《六朝文絜》,当时他是花两块钱或三块钱,像是废纸一般买来的,现在北京拍卖会上拍卖价都要上万了。葛剑雄说,这本书是清朝有名的刻本,纸好,有朱墨眉批套印,它收了六朝很短的文章,令他百看不厌。   他还收藏着他在文革时裱的,“颜真卿家庙”拓片。葛剑雄说,当时他把一条条废纸买来拓片,然后裱出来,每天没事裱几页,来消磨时间。这些一条一条的很薄的拓片裱在底纸上面,裱好后放在玻璃版上面,会自动慢慢干,可以长期保存。他在〈我的书和书房〉里也提到这个经历:“到了1967年春夏,学校实际已无人管理,但我的一言一行还很受造反派注意。我百无聊赖,又为了证明自己已回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来了,索性在学校过起了逍遥生活:在三楼找了一间朝南的教室住下,每天早上起来打羽毛球,上午下围棋,下午睡足以后去学游泳。除了毛选,其它书是不能看了。我从旧书中找到一卷颜真卿家庙碑的拓片,是以前只花二毛钱在摊上检来的,就天天练习裱糊。反正有的是浆糊和纸张,再拆下一批书橱的玻璃门,教室的一半就成了晾纸片的场所,每天可以完成4页。裱完后有寸把厚,学校的切纸刀无计可施,只能送到纸张店加工。这本特殊的字帖现在还藏在我的书橱中。”   他的珍藏还包括谭其骧先生的手稿和书信。他拿出谭先生当年为他的书题的字,谭先生写了许多遍让他挑,葛剑雄翻看这些书信、题字,感觉老师的温情至今仍让他感怀不已。他还有一个心目中的无价之宝,那是当年谭其骧先生大学毕业论文的手稿《中国移民史要》,上面还贴有谭先生的老师潘光旦批改的条子,其中有几个字是周一良先生写的。   此外,他还收了一些签名本。其中堪称“巧遇”的是在哈佛访问时,买到罗香林送给老师洪煨莲先生的签名本《兴宁先贤丛书》第六、七两册。葛剑雄说,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小孩子不懂,照规定如果馆藏里有两本的话,可以把一本拿出来卖,他们就把里头有写字的扔出来。听说当时燕京图书馆还把朱德签名送给史沫特莱的书,郭沫若签名送给费正清的书都卖了。   除了外头书架上的书,小书库里还放着一些书。这些书分两部分,一边放的是比较不常用的书,另外一边则是自己所写的书。他把自己的书分放成一迭一迭,像书店里的库房一样,他说,这样哪些书还剩下多少,他就一目了然了。和自己的作品一起放的,还有一本周一良先生使用过的书,这是周先生家里的人送给他的。另外还有一本谭先生的自备本,这是葛剑雄帮他编的一本书,谭先生若发现有错就改在上面,称做“自备本”。   参观葛剑雄书房的时候,他似乎对于自己没太多时间待在这里而觉得可惜。他说:“这里的好处是一个人非常安静,环境不错,自己也可以种点花草,有时间周围散散步也不错,但可能等退休之后吧?我相信退休以后书房的会发挥很大作用,因为时间多了,可以对得起它了。”   从一个棚户板屋的小书架,到这样一间书房。我猜葛剑雄心里一定有很多感触,而这些感触其实也可以说是他对人生的看法。葛剑雄说:“人是要靠自己努力,很多条件不会自然给你的,这包括做学问也包括为人处事。像这个房子,如果我现在要买是买不起的,之前房价比现在便宜多了,可以说我当时的判断也帮我把书房扩大了,如果犹豫的话,就错失良机了。人呢,还是各种条件的配合,等是等不来的,不管是在学问还是在社会上都是如此。”

相关知识

葛剑雄:“华”亦作“花”,“华夏”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美丽中国” 书香名家
葛剑雄:“华”亦作“花”,“华夏”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美丽中国”|书香名家
河北美术学院2016
叶子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生物菌肥和土壤调理剂处理对大棚春番茄生长、坐果和病害的影响
湖南少儿非具象美术的发展状况
牡丹鲜花精油的工业化提取及组分的GC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第三十一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参展作品评比结果公示
《美食课·2:夏季养心》徐文兵【文字版
草原害鼠种群的变动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网址: 葛剑雄的书房梦 徐淑卿=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282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斟心游记】【欧风掠影之==德国
下一篇: 一文通览!2024中国(中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