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葛剑雄:“华”亦作“花”,“华夏”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美丽中国”|书香名家

葛剑雄:“华”亦作“花”,“华夏”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美丽中国”|书香名家

8月18日上午,2023年度中国好书《品读中国》创作分享活动在南国书香节期间举行。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曹家齐来到现场,向读者讲解充满干货又富有趣味的中国历史。


锦绣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中国”国名由何而来?中华民族如何形成?中华文明如何由微而盛、浩荡蓬勃地发展?在分享会现场,葛剑雄就着这些问题,将这段历史娓娓道来。


“要讲清楚事情的发展过程,你要明确它的起源。那么‘中国’两个字到底是怎么开始的?”葛剑雄指出,现今发现最早记载的“中国”二字出现在一件名为“何尊”的青铜器,其中有“宅兹中国”一句。何尊铸造于周成王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后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

葛剑雄从“华夏”概念的演变切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在古代,“夏”与“诸夏”原本是指代中原地区的人民,后来逐渐延伸为其文化的象征。而“华”字则源于“花”,形容中原人有章服之美。“‘华夏’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美丽中国’。”葛剑雄说。葛剑雄进而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距今5800年前后,在中华大地上出现文明的曙光,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西辽河流域出现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这些地区陆续进入文明阶段。距今约3800年时,中原地区形成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其文化影响力辐射到四面八方。”他说。


据了解,《品读中国:风物与人文》是一部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如何在锦绣大地上创造辉煌文明的普及性读物,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邀请著名文史学者、地理学家联手打造。

全书由自然编、人文编、中外编三部分组成,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地讲述广袤中华大地上的自然风物和人文创造,述说大江大河所孕育的厚重文明,展示人文遗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深入浅出地揭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随后,该书另一名作者曹家齐带来一场关于“万里通途——中国历史上的陆路交通”的精彩分享。古代的先人如何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实现万里通途?就此话题,曹家齐向现场读者生动讲解中国历史上最具特色的交通制度“驿传”。


文 | 记者 陈晓楠图 | 记者 刘畅

相关知识

北京东城“书香世业”文化街区年底亮相
【嘉应讲堂】张兰花: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
七种美丽的插花形式
蔬菜花卉所葛红研究员荣获“中国观赏园艺2020年度特别荣誉奖”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西泠印社理事王佩智书作欣赏!
郭泳:中华文明为什么曾以花为图腾
【向两会报告】满城书香点亮文明之光 ——“读城·书香常德”全民阅读品牌建设综述
中国茶花画的发展
花·文化 | 华夏文明的历史印记——中国插花
中国酒史:文化的脉络(3)

网址: 葛剑雄:“华”亦作“花”,“华夏”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美丽中国”|书香名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21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葛剑雄:“华”亦作“花”,“华夏
下一篇: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华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