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2020,湖北三农观察|根治长江流域水域“生态之痛”的喜和忧】

【2020,湖北三农观察|根治长江流域水域“生态之痛”的喜和忧】

曾几何时,水花生、水葫芦一度蔓延长江流域水域,堵塞河流、恶化水质,甚至严重到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物种大面积死亡,成为长江流域水域的“生态之痛”。

近日,湖北之声记者走访长江流域荆州段等重要水域发现,在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甲虫大军”的抗击下,水花生蔓延的现象得到根本遏制。这种“甲虫大军”能否持续发挥作用?其他生态污染能否也采取同样方式治理?

小小水花生,曾是湖北水域“生态之痛”

在湖北荆州市长湖水产养殖基地,记者看到,水面波光粼粼,水质清澈见底,几乎看不见一丝杂质。荆州市长湖水产养殖场办公室主任吕美容告诉记者,几年前可不是这个光景:“以前鱼塘水面被水花生覆盖,进水沟、排水沟水全部是满的,水进不来也出不去,水质明显不行,鱼缺氧浮头。调水质不知道花了多少钱,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吕美容向记者介绍水花生

吕美容说的水花生,学名叫空心莲子草,原产于南美洲,上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湖北河湖众多,为水花生提供了天然滋生环境。根据监测,水花生野蛮生长,造成局部水域水体交换受阻、水质恶化、水生物大面积死亡。

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毛波:“水花生一旦疯长,长满水面,容易造成河道淤塞,降低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面鱼缺氧死亡,严重影响水产养殖。旱生水花生进入农田,抑制其他作物生长,降低作物产量,影响生物多样性。”

据了解,湖北曾是全国水花生重点危害区之一,最多时分布面积达300多万亩,因此渔业受灾、作物减产、人工打捞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花费一年达1.9124亿元。

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副站长樊丹:“外来入侵物种,水生入侵植物泛滥成灾,曾经一度把水面完全覆盖,影响渔业生产,也影响航道,也影响本地植物正常的生态系统。”

叶甲生物防治技术有效控制水花生入侵

2009年洪湖水花生应急事件发生后,国家及湖北省农业部门组织科研力量,采用生物防治手段,从海南、广西等地引进专食水花生的水花生叶甲,不到3个月就控制住了水花生的疯长。

毛波:“打药,六七十块钱成本,还污染水体,对其他水生物有影响。完全靠人工打捞,每亩地成本起码300块。水花生生物防治整个综合成本不到10块钱,效果非常明显,见效快,成本低,又生态、安全。”

 

水花生的天敌——水花生叶甲

水花生叶甲属亚热带物种,其虫卵及幼虫在环境温度低于4℃下生存率极低,湖北冬季低温下,大部分叶甲都会被冻死。如何帮助叶甲繁育越冬,让生物防治形成持续稳定效果?

2012年,在原农业部支持下,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在荆州、咸宁建立全省第一批叶甲越冬繁育基地,探索“温室大棚繁育叶甲”的新技术,冬季保种,春季释放,叶甲存活率大大提高。

 

荆州长湖水花生叶甲越冬繁育基地

荆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红兵:“通过增温辅助它越冬。第一,增温。建温室大棚,提高繁殖速率;第二,调湿,使里面处于湿润状态,有助于水花生生长,也有助于叶甲的保育繁育;第三,除杂,除去杂草;第四,培育好水花生,在越冬期间有意识对水花生施一点点肥,让它长好一点,茂盛一点,有利于叶甲繁育。”

 

米粒大小的黑色昆虫为水花生叶甲

在长湖水花生叶甲越冬保育温室,记者看到,温棚内4个浅水塘里布满了水花生。仔细看会发现,叶片上爬行着一些米粒大小的黑色昆虫,这就是水花生的天敌——水花生叶甲。吕美容告诉记者,长湖水花生叶甲越冬保育温室棚占地128平米,每年可培育2000多只叶甲平安越冬,防治面积可达20000亩。

吕美容:“把叶甲幼虫引进过来用温棚培育,到了春天温度升高,我们把温棚底下打开,成虫慢慢往外飞。现在,又把温棚重新盖起来,保证幼苗越冬,到了明年我们再放飞。虫飞出去,就把水花生吃了,水花生就没有了,非常明显,一年比一年好。”

在长湖率先开展的水花生叶甲生物防治示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后,鄂州、宜昌等地相继建设水花生叶甲越冬繁育基地。2010年以来,湖北已建设了15个水花生叶甲越冬繁育基地、水花生天敌越冬繁育示范区31万亩,水花生生物防治技术已覆盖20多个县市,防治示范与推广面积达173.8万亩。在此基础上,2018年,湖北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了省级地方标准《湖北省空心莲子草生物防治技术规程》,初步构建了水花生生物防控技术体系。

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副站长樊丹:“湖北省基本上水花生都得到了控制。经过验证,水花生叶甲也确实是专食性的,30天一代,自然消亡。”

 

村头的沟渠可见水葫芦

水葫芦入侵成隐患 生物防治遇瓶颈

眼下,水花生入侵基本控制住了,但这两年,另一种外来入侵生物水葫芦逐渐成为隐患。据了解,水葫芦原产于南美,繁殖速度极快,生长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破坏生态多样性。

樊丹:“我们原来水花生泛滥的区域,现在是水葫芦出来了。还有一些入侵的动物,包括福寿螺,现在也开始蔓延了。”

参照水花生生物防治成功经验,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组织荆州、英山、鄂州、浠水等4个县市农业部门引进水葫芦天敌——水葫芦象甲,开展繁育试验。

毛波:“水葫芦象甲跟水花生叶甲不一样,叶甲30天一代,繁殖力非常快,象甲200天一代,种群数量不够,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下一步,要加大水葫芦象甲种群数量的繁育。”

经过专家论证,目前生物防治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污染最少的能根治长江流域水域“生态之痛”的技术。

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副站长樊丹建议,湖北作为长江流经水域最长的省份,国家可以支持其建立成规模、成系统的天敌综合繁殖基地;此外,水体富营养化、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是水生外来入侵物种泛滥的重要因素之一,统筹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建立多部门、多行业参与的联防联控体系与机制,协同推进水污染治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和生态系统修复工作,十分必要。

樊丹:“能不能思考,以这样的基地为基础,我们建这些天敌的综合工厂。我在这里能找到水花生的天敌,能找到水葫芦的天敌,能够找到草地贪夜蛾的天敌,或者其他病虫害、物种的天敌,来做防控。”

 

相关知识

【2020,湖北三农观察|根治长江流域水域“生态之痛”的喜和忧】
又见长江“腰肢”舞翩跹 长江流域湖北段生态修复见闻
湖北三宁化工精心浇灌企业文化之花
郑东新区:生态意志勾勒水域靓城
生态为先农旅融合 武汉蔡甸打造特色文旅“名片”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长江保护法今起实施守护一江碧水,重庆各部门这样干!
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焕发新风采
首届湖北(黄石)园博会开幕 污泥滩上盛开生态之花
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发布2018年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网址: 【2020,湖北三农观察|根治长江流域水域“生态之痛”的喜和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3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4.5万只“天敌”投入战斗!江北
下一篇: 孔子故里·中国曲阜网 农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