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为了保障花博会,上海海关已架设智能昆虫诱捕监测设备

为了保障花博会,上海海关已架设智能昆虫诱捕监测设备

记者 方卓然

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上海崇明举办。本届花博会园区总面积8840亩,国内外参展花卉品种1000余个,花卉种植面积达5.8万余平方米,共种植花卉苗木2000余万株。

为了进一步服务保障本届花博会,上海海关加强进境植物全链条检疫监管,与地方多部门协作织密植物疫情防控网,同时运用智能化手段做好展期监管和外来有害生物监测,推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花博会上,上海海关启用多项智能化软硬件设施设备,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

关员在园区内进境植物集中的重点区域,安装架设了智能昆虫诱捕监测设备。昆虫诱捕器配有内置摄像头和感受器,结合自动计数等功能,可使关员通过实时传输的视频影像直观、高效、准确地掌握昆虫诱捕情况和气象因子信息,实现监测信息的远程监控和精准管理。

崇明海关关员通过有害生物智能监测设备实时查看展区内的昆虫诱捕情况及气象因子监测数据。

而在上海海关与花博会筹委会共同筹备建立的园区检疫工作室内,除了常规的显微镜、培养箱、生物安全柜等仪器,还配备了“全维有害生物智能鉴别仪”。

这台设备可以对昆虫、杂草等有害生物样品进行智能化鉴别,并基于深度学习框架和鉴别算法,结合有害生物的实际特点,不断扩充数据库,提高鉴定的种类和准确率。关员在园区巡查和监测期间采集的有害生物样品可在第一时间送往检疫工作室,通过这台设备进行快速的现场初筛鉴定,并将结果作为开展进一步处置工作的重要依据。

此外,花博会期间,上海海关还将运用遥感传送智能眼镜等智慧动植检辅助设备开展巡查工作,将现场情况以语音、视频等形式实时回传至监控指挥中心,联动检疫工作室专业力量开展远程技术指导,提升植物检疫监管工作成效,推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保障国家生物安全。

据了解,上海口岸平均每年输入苗木、鳞球茎和宿根类植物繁殖材料400余批。负责花博会花卉种植工作的光明集团在园区内使用了历年进境的芍药、绣球、萱草、百子莲等多个品种,共计10万余株。这些植物每批均经过海关严格的口岸检疫和隔离检疫,合格后投入种植和使用。

而本届花博会还有一批进境参展的“明星”植物——新西兰银蕨。

早在2020年初,了解到花博会主办方引进银蕨的需求后,上海海关就成立“进境银蕨检疫专项工作小组”,相关处室、隶属海关和技术中心共同制定协同工作方案,为银蕨的进境通关和检疫监管提供保障。

崇明海关关员在花博会“花卉超级工厂”温室大棚内开展有害生物监测工作。

进境银蕨在浦东机场口岸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完成口岸检疫后,运往崇明的指定种植地点实施隔离检疫,并于近日进入花博会新西兰奥克兰花园封闭展示区完成布展。上海海关对银蕨展区进行全天候监控,通过手机端和园区海关检疫工作室电脑端实时观察植物状况。

花博会园区内大数量、多品种花卉苗木的集中种植,对于植物疫情的防控工作是巨大考验。

上海海关联合市农委、市林业总站等部门共同制定外来有害生物监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从引进植物风险评估和隔离场所实地考察,到花卉布展情况调研和展期巡查检疫监测,形成海关与地方农林部门的监管合力,共享进境植物展品信息、有害生物监测信息、疫情突发情况等信息。

通过互相配合,协同作业,上海海关保证了审批、备案、监管、处置等各环节检疫流程严密、顺畅衔接,构建了有效防范植物疫情风险的闭环。

相关知识

海关多项智能化设备上线助力花博会植物检疫保障
“智慧”检疫筑牢生物安全防线,上海海关多措并举保障花博会举行
智慧检疫构筑生物安全防线,上海海关多措并举保障花博会
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卉在花博会绽放,都安全吗?别怕!
聚焦第十届花博会,共赴繁花之约
物联网智能害虫监测设备/昆虫性诱智能电子测报系统设备软件
花博会10万株进口花卉被盯上,1600岁油橄榄、新西兰银蕨都没逃出一双眼
一种智能化成蚊密度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上海崇明加强花博会有害生物监测
一种害虫智能监测诱捕系统及害虫监测方法技术方案

网址: 为了保障花博会,上海海关已架设智能昆虫诱捕监测设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835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草专用检测器,浇水施肥随时提醒
下一篇: 阳台种花草,如何防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