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健康科普丨夏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健康科普丨夏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炎炎夏日,气温和湿度较高,各类细菌、病毒大量生长繁殖,水源、食物、环境易被污染,是多种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为了切实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提高大家对常见传染病防控的意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都有哪些夏季常见传染病。

夏季有哪些常见传染病?

01

流感

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02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0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叫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脑传染性较强,带菌者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儿童最容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颈项强直,可导致继发性感染、脑及周围组织炎症、免疫反应综合征。本病经过及时有效治疗,一般预后尚可。流脑发病初期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现象极易被错判为感冒。

04

水痘

水痘是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是全身同时出现丘疹、水疱及结痂。部分患者可自行痊愈,若经过积极治疗,也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痊愈后多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再患水痘极少见,但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体内,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引起带状疱疹。水痘的表现是发热,并出现红色斑丘疹。该病症的传染的媒介有空气、水、饮食、接触、生物媒介等。

05

手足口病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06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近年成人也有发病,俗称“乍腮”,潜伏期14—19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预防方法

01

接种疫苗,免受感染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02

开窗通风

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03

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04

加强锻炼,提高体质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来源:武江区卫健局

编辑:车亚茜

责编:徐丽芳

监审:徐丽芳

总监:李艳梅

声明/提醒:1.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改变原文意图,以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申请获得授权!否则必追究法律责任!转载请注明来源:云上梯田和美元阳(ID:ystthmyy);2.投稿说明:请热心投稿的朋友们投稿时在文章中注明作者(真名或笔名)及联系电话,方便刊发时署名及联系,谢谢!(投稿邮箱:yyxwbjb@163.com, 联系电话:3032858;3032859)。

原标题:《健康科普丨夏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健康入秋 预防先行——南阳市内乡县第一小学开展“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
健康园艺:预防植物传染病的方法.docx
科普展教设施设备多样,促进健康知识科普与评价统一
我校举办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科普讲座暨2024级新生结核菌素(PPD)结果解读会
健康宣传进校园 预防疾病护安全——我校举办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
健康知识丨赏花季预防花粉过敏小妙招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导手册
亲宝百科小知识丨科普百科丨睡前故事
2024年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六篇)
以赛为媒 以赛促能 创新推动科普成果转化——2024中国健康科普大赛(湖南赛区)暨第九届“科普兴湘 健康圆梦”全省疾控系统健康科普总决赛圆满举办

网址: 健康科普丨夏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027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夏季常见皮肤病防治小贴士
下一篇: 流感防治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