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松褐天牛与其天敌花绒寄甲进化保守OBPs的嗅觉功能及转录调控分析

松褐天牛与其天敌花绒寄甲进化保守OBPs的嗅觉功能及转录调控分析

封面

声明

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表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松褐天牛及其天敌花绒寄甲

1.2寄主松树、松褐天牛及其天敌花绒寄甲之间的化学联系

1.3昆虫的嗅觉识别

1.4OBPs的基本性质

1.4.1OBPs的结构和分类

1.4.2OBPs与配基的结合和释放机制

1.4.3OBPs的选择性结合

1.4.4松褐天牛和花绒寄甲OBPs与配基的结合特性

1.5OBPs基因家族的进化适应性

1.5.1编码区的进化特征

1.5.2OBPs的时空表达与非编码区的进化适应性

1.6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松褐天牛和花绒寄甲进化保守OBPs的鉴定

2.1材料与方法

2.1.1鞘翅目昆虫OBPs的系统进化分析

2.1.2松褐天牛和花绒寄甲同源OBPs所在分支选择压力分析

2.1.3进化保守OBPs的序列分析

2.1.4进化保守OBPs的演化速率分析

2.1.6常见植食性昆虫-天敌昆虫同源OBPs的进化选择压力分析

2.2结果与分析

2.2.1松褐天牛和花绒寄甲进化保守OBPs的鉴定

2.2.2进化保守OBPs的序列分析

2.2.3进化保守OBPs的演化速率分析

2.2.4常见植食性昆虫-天敌昆虫进化保守OBPs的鉴定

2.3讨论

第三章进化保守OBPs的表达模式与嗅觉功能

3.1材料与方法

3.1.1实验材料

3.1.2主要仪器、试剂及菌株

3.1.3进化保守OBPs的时空表达分析

3.1.4进化保守OBPs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3.1.5进化保守OBPs的荧光光谱学分析

3.1.6进化保守OBPs对天牛及其天敌行为反应的影响

3.2结果与分析

3.2.1MaltOBP24和DhelOBP10的表达模式与嗅觉功能

3.2.2MaltOBP19和DhelOBP22的表达模式与嗅觉功能

3.2.3MaltOBP16和DhelOBP16的表达模式与嗅觉功能

3.3讨论

第四章进化保守OBPs的转录调控机制

4.1材料与方法

4.1.1实验材料

4.1.2主要试剂及仪器

4.1.3DhelOBP22基因5’非编码区克隆

4.1.4DhelOBP22基因5’非编码区转录活性分析

4.1.5转录因子DhelBarH1在果蝇S2细胞中超表达

4.1.6转录因子DhelBarH1的凝胶迁移阻滞实验(EMSA)

4.1.7BarH1在花绒寄甲和松褐天牛体内的表达模式分析

4.1.8沉默BarH1对DhelOBP22及MaltOBP19表达的影响

4.1.10沉默BarH1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4.2结果与分析

4.2.1DhelOBP22基因5’非编码区克隆

4.2.2DhelOBP22基因5’非编码区转录活性分析及调控元件预测

4.2.3BarH1调节DheloBP22基因5’非编码区转录活性

4.2.4BarH1调控花绒寄甲DheloBP22表达的体内验证

4.2.5BarH1调控松褐天牛MaltOBP19表达的体内验证

4.2.6沉默BarH1基因影响松褐天牛和花绒寄甲对莰烯的行为反应

4.2.7沉默BarH1对松褐天牛和花绒寄甲嗅觉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3讨论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相关知识

释放花绒寄甲卵防治松褐天牛技术
利用无人机投放天敌昆虫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研究
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危害白蜡的云斑天牛
天牛的重要天敌——花绒寄甲的研究
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寄生效果的研究.docx
松褐天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天牛霉纹斑叩甲
基于无人机投放天敌昆虫花绒寄甲的生物防治技术及应用研究
始兴县应用生物防治方法遏制松材线虫病扩散两万只天敌昆虫花绒寄甲被释放—韶关新闻网
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调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2万只花绒寄甲出征秦岭“战”天牛——渭南市林业部门开展释放天敌昆虫防控松材线虫病培训演练侧记

网址: 松褐天牛与其天敌花绒寄甲进化保守OBPs的嗅觉功能及转录调控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085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三级营养结构中寄主植物与天敌之间
下一篇: 柳杉毛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种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