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北京特有的非遗民间手工艺术品

北京特有的非遗民间手工艺术品

老北京人儿时的玩具,现在有很多都成了非遗,这些封存在记忆里的小物件哪些是你玩过的?

1.老北京的毛猴

老北京的毛猴艺术十分有名,它的四肢是用蝉蜕的四肢做成的,身体是一味中药-辛夷,也就是玉兰花在秋天里形成的花骨朵,毛猴的造型不一,每一只毛猴艺术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永久保存。

孩子们正在体验制作毛猴

2.北京面人

北京面人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3.皮影人

制作皮影人的民间传统工艺方法,整个过程要经过制皮、描样、雕镂、着色、熨平、上油、订缀等几个细致复杂的过程,其中雕镂是最重要的过程。先刻头帽后刻脸,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装发须一身全,最后整装把身安,刻成以后再上色,整个制作就算完。刻成以后,在皮影人的四肢关节等处用线订缀起来,连上铁杆,再用一皮条包围在上身的脖领处作为安装影人头的插口,在脖领前订上一根铁丝作为支撑影人的主杆,在两手端处用线各拴一根铁丝为耍杆,插上影人头后,一件完整的皮影人即告完成。

4.北京绒鸟

北京绒鸟就是用蚕丝绒制作成的花、鸟、虫、草、走兽、风景等传统手工艺品的总称。北京绒鸟制作始于清初,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5.鬃人

鬃人的头和底座采用胶泥脱胎,是用胶泥做头和底座,用秫秸杆做身架,外绷彩纸(或色绸)外衣,并絮少许棉花,然后依据人物故事勾画脸谱,描绘服饰,底座粘一圈约二三厘米长的猪鬃,便制作成一个生动的鬃人,数个鬃人组成一组戏剧人物,按京戏中的生、旦、净、末、丑,放置于铜盘中,只要轻轻敲打铜盘的边,靠猪鬃的弹力,盘中的人物便会舞动起来,再配上京剧的唱腔,就如同真人在舞台上演出,展现了古典文学和戏曲艺术的魅力。

相关知识

北京非遗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毛猴制作技艺
绒花:一张靓丽的中国非遗名片
融入非遗!这届北京冬奥的颁奖花束大有来头
文化产业评论:融入非遗!这届北京冬奥的颁奖花束大有来头
赏百种菊花 观非遗文化 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上演菊花擂台赛
浅析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南京非遗文化项目绒花为例
非遗保护应保护什么和不保护什么?​
绒花开不败,但愿春常在:非遗绒花手工活动顺利开展
【探寻开平非遗】玉石花盆景·从清朝宫廷走向民间,如今开平人使其热销全球!
非遗通草花手工制作指南:永不凋谢的花

网址: 北京特有的非遗民间手工艺术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128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粉纸扇的花语与象征意义(探寻扇中
下一篇: 人文学院举办“妙手生花”手工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