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发展现状 1、花卉苗木作为海宁农业的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迅猛。一是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全市现有鲜切花种植面积 3000多亩,苗木面积6万多亩(其中桑苗2万亩),预计年底前鲜切花种植面积可望超过4000亩,海宁 已成为浙江省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二是品种档次不断提升。花卉品种在原有玫瑰、非洲菊基础上,发展种植了高档名贵品种,如百合、郁金香、天堂鸟、马蹄莲、鸢尾、天门冬等。苗木晶种目前已达70多个,彩叶树种已初露发展苗头,行道树苗木已成为沪杭等大中城市绿化树种的重要来源。三是生产设施日趋完善。不少种花大户建造了用于种球处理和产品保鲜的冷库,购置了大棚加温设备,长安花卉园区已备有压灌溉条件,花农普遍采用滴水灌溉.四是招商引资势头良好。目前已经落户和即将落户海宁的企业有浙江森禾种业有限公司、浙扛国美园艺有限公司、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浙江汇凯园艺有限公司、杭州怡思园艺有限公司等。省农科院将在海宁建立科研开发基地,省农业厅优农中心计划在海宁建立花卉引种生产基地。五是基地特色更为明显。以长安花卉园区为核心的海宁鲜切花生产基地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较高的产业集聚度,被列入省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和省级林业特色基地。郭店行道树苗木生产基地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种苗特色基地。由于我市花卉苗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区域化、专业化程度较高,2002年我市被省林业局命名为“鲜切花之乡”和“行道树苗木之乡”。 2、 以苗木产业发展为动力,推进了林业生态建设。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本身为我市创造了良好的绿色环境,同时,我们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用“以苗养林”的运作机制(即:林苗结合、林苗共育,业主用造林地苗木生产的收入来弥补造林成本)积极发展生态林业,一是绿色通道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县乡级以上公路两侧建造10-30米的林带,已造林1800多亩。二是城市片林工程。在市区周围规划建设万亩生态片林,以改善塘市生态,美化堀市环境。目前已流转土地10253亩,已植树育苗7000多亩。三是河道绿化工程。结合河道整治、标准海塘和城市防洪等工程,建5-20米水土保持林带,已造林2000多亩。 3、 花卉苗木的发展和城市片林等工程的实旆,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我市种植花卉苗木的企业有10多家,花卉10亩以上苗木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300多户,一般种植户近1万户。花卉苗木经济效益较好,市场前景广阔.花卉每亩年收益平均超过1万元,普通的月季花每亩年收益8000元以上,象百合等名贵花卉每亩年收益可高达3万多元:苗木每亩年收益平均为6000多元。根据2002年长安花卉园区2280亩普通花卉调查分析,单位产品成本每亩6000元,总成本1368万元,销售收入每亩14000元,销售总额3192万元,单位利润每亩8000元,产品总利润1824万元。2280亩花卉解决760人就业,农民增收786.6万元(其中工资收入684万元,土地流转费收入102.6万元):城市万亩片林工程的实施,不仅使农产获得了每亩5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而且农民还能在片林工程建设中获取劳务收入或作为工程实施主体取得效益。 二、 发展目标和设想 把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做强是我们的目标.我市花卉苗木的发展目标为,到2007年花卉面积1万亩以上, 建成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万亩花卉产业园,成为华东地区有名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全市苗木种植面积(包括小桑苗)达到10万亩,成为华东地区著名的苗木生产基地。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我们制订了(海宁市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海宁市农业产业化规划)、(海宁绿色产业行动计划),明确区域布局、发展 目标和步骤。另一方面,我们落实措施.认真实施规划。其中围绕花卉产业今年重点抓四件大事:一是很抓招商引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以许村花卉科技创业园建设为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对外宣传, 引进与产业对接的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培育产业龙头;二是建立海宁虹越花卉苗木科技服务中心。通过种苗供应、网站建设、宣传橱窗等渠道,做好花卉苗木的产前、产中、产后科技服务工作;三是成立海宁市康艺花卉专业合作社。提高花农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花农闯市场的能力。四是举办浙江(海宁)万亩花卉产业园开园仪式.通过开园仪式进一步扩大影响、集聚人气、加快发展。( 佚名)
分享到: 0
相关知识
海宁市大力发展花木产业 激发绿色经济新动能
海宁市全面激活花卉特色产业 赋能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海宁发展花卉特色产业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海宁市虹越国际花卉城
浙江省花卉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世界花园大会主办单位风采——浙江省花卉协会
海宁许村附近花卉市场顾客至上鲜花预定新鲜花材配送上门
海宁市创新发展花卉特色产业趟出效益农业新路径
我国花卉产业概况及发展对策
嘉兴海宁市订开业花篮
网址: 浙江省海宁市花卉产业概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1806.html
上一篇: 翠屏区全链条打造花卉产业 |
下一篇: 花卉产业带:湖南区域经济新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