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田松海团队发表利用CRISPR筛选技术研究细菌毒素作用机制的实验方案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田松海团队发表利用CRISPR筛选技术研究细菌毒素作用机制的实验方案

2024-11-05 13:31

上海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病原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是传染病的分子基础。这些相互作用涉及多种细菌毒力因子,特别是高度进化的蛋白质类外毒素。毒素在发挥其毒理作用的过程中,通常会挟持部分宿主细胞的蛋白或通路为其所用。例如,通过特异性识别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来实现对靶向细胞的选择性;通过利用宿主细胞的一系列机制来进入细胞质;通过作用于特异性底物来调节关键的细胞生物学功能等。了解相关机制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类研究的核心问题为如何在功能基因组水平发现并表征与毒素相关的宿主因子。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基于CRISPR体系的正向遗传学扰动筛选技术为这一领域提供了强大的研究工具。

2024年11月1日,北京大学药学院田松海研究员、波士顿儿童医院董民教授等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Protocols 上发表了题为:Design, performance, processing, and validation of a pooled CRISPR perturbation screen for bacterial toxins 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从前期设计、筛选过程、数据处理和机理性验证等四个方面,归纳并总结了典型合并型CRISPR扰动筛选的流程和评价准则,为毒素相关研究提供了标准的实验方案。

该论文前期一系列实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遗传学筛选理论、不同筛选策略的优劣、文库的构建及选择、设计筛选实验的技术考量、以及筛选过程中的技术细节等。该实验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多种重要毒素(如志贺毒素、蓖麻毒素、艰难梭菌毒素、索氏梭菌毒素、肠球菌穿孔毒素等)的研究,鉴定及表征了一系列重要的宿主因子(如细胞受体等)。除毒素外,该实验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应用场景,例如研究病原病毒、小分子药物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等。

典型实验方案示意图

北京大学药学院田松海研究员与波士顿儿童医院董民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北京大学药学院2023级博士生秦宇航和2020级本科生吴瑜宣参与了论文的写作。北京大学药学院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6-024-01075-y

原标题:《Nature子刊:北京大学田松海团队发表利用CRISPR筛选技术研究细菌毒素作用机制的实验方案》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这些彩陶回家了财政部长新信号!政策还将更给力国常会再部署稳外贸政策

最高罚款额由5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新修订文物保护法强化执法监督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逾2万亿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是哪位著名诗人的自述?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属于哪种风格?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知识

Nature子刊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钟超团队揭示脯氨酸对肠稳态的调控作用
潘长田研究员在Nature Protocols发表植物育种双功能CRISPR新系统研究成果
华中农业大学Nature子刊解析植物免疫
中国学者领衔发表最新Nature文章:二代,三代测序技术揭示兰花基因关键机制
《Nature》子刊:华人研究团队合作揭示植物开花的奥秘!
华南农业大学副研究员以一作身份在植物学一区top期刊(IF=8.3)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Nature Communications —陈功友团队揭示植物病原菌拮抗活性物吡唑三嗪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
李刚博士在Nature Plants发文揭示在高温环境下作物花序发育响应分子机制
学术头条:宇宙物质总量精确测量完成,鸟类可能具有感觉意识,微调干细胞代谢可防止脱发

网址: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田松海团队发表利用CRISPR筛选技术研究细菌毒素作用机制的实验方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317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棉花枯、黄萎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
下一篇: 原线虫和病原体拮抗细菌相互作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