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营养学)11

(植物营养学)11

(木质素) 油酸 亚油酸 FIGURE 7.9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af Mn concentration, seed yield and seed composition of soybean. Adapted from Wilson et al. (1982). MnSOD 主要存在于厌氧组织中,能清除氧自由基(O·2) 锰能控制细胞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从而调控植物体中Fe3+和Fe2+的比例。 4 调节植物体内氧化还原电位 植物吸锰过多就容易引起缺铁失绿。 作物体内要求一定的锰/铁浓度 小麦 1/2.5 大豆 1/1.5 ~1/3.5 三、植物缺锰症状 1 植物缺锰症状 幼嫩叶片首先失绿发黄,但叶脉仍保持绿色; 严重缺锰,叶面出现杂色斑点,并逐步扩大增多散布于整个叶片。 植株瘦小、花发育不良,根系细弱。 缺锰植株往往有硝酸盐累积。 典型症状: 燕麦“灰斑病(gray speck)” 豌豆“杂斑病” 作物对缺锰敏感性分组 ◆高度敏感 (含Mn量 50–260 mg/kg) 豌豆、大豆、荞麦、小麦、高粱、苏丹草、马铃薯、食用甜菜、菠菜、莴苣、芜菁、洋葱、柑橘、桃树、燕麦、烟草 ◆中度敏感(含Mn量 30–128 mg/kg) 苜蓿、三叶草、大麦、玉米、糖用甜菜、胡萝卜、卷心菜、芹菜、黄瓜、花椰菜、萝卜、番茄 ◆不敏感(含Mn量 30–60 mg/kg) 棉花、黑麦 大豆 玉米 菜豆 缺锰“杂斑病” 大豆 缺锰“杂斑病” 马铃薯 缺锰“杂斑病” 水稻(四川) Critical Tissue Concentrations and Deficiency Symptoms 植物含锰量超过600 mg/kg时,就可能发生毒害作用。 老叶边缘和叶尖出现许多棕褐色焦枯的小斑,并逐渐扩大。 锰中毒会诱发棉花和菜豆发生缺钙(皱叶病,crink)。锰过多也易出现缺铁症状。 2 植物锰过量症状 羽衣甘蓝 不同作物体内锰中毒的一般含量 作物种类 含锰量(mg/kg干重) 玉 米 木 豆 大 豆 棉 花 甘 薯 向日葵 200 300 600 750 1380 5300 四、锰肥及其施用 1 影响土壤中有效锰的因素 ◆ 土壤pH值 ◆ 氧化还原电位与湿度 ◆ 锰与有机物的络合反应 ◆ 石灰性反应 ◆ 质地 缺锰易发的土壤气候条件 富含碳酸盐、pH值大于6.5的石灰性土壤(特别是质地较轻的石灰性土壤,成土母质富含钙的冲积土和沼泽土容易发生缺锰) 质地轻、有机质少的易淋溶土壤;或富含有机质、排水不良的高pH土壤 酸性土壤施用石灰,使pH6.5会诱发缺锰(尤其是缓冲能力较弱的砂质土) 水旱轮作时,由于氧化还原电位的反复波动,淹水时锰溶解度增加,可溶性Mn2+因渗漏而损失;旱作时土壤变干,锰又迅速氧化,容易造成缺锰。 低温、弱光照和干燥的季节,容易缺锰,尤其是多年生的果树往往出现症状。 富含铁、铜、锌的土壤。 2中国土壤中活性锰的分布图 3 锰肥品种 ■ 硫酸盐 MnSO4·H2O 含Mn 31% MnSO4·3H2O 含Mn 28% MnSO4·4H2O 含Mn 24% MnSO4·2H2O 含Mn 20% ■ 氯化盐 MnCl2·4H2O 含Mn 27% 农用MnCl2 含Mn 17% 玫瑰红色小晶体(粒状或板状),易溶于水。 4 锰肥施用技术 ■ 浸种 硫酸锰0.1%溶液,浸种12-24小时 ■ 拌种 硫酸锰200 g + 种子100 Kg ■ 喷施 硫酸锰0.1-0.5%浓度溶液 锰肥施用方法比较 小 麦 花 生 甜 菜 吕世华(四川省农科院) 水旱轮作中的锰及其管理 Preculture of lowland rice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Mn deficiency (Sichuan) SM SM+Mn 第十一章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肥施用 第一节 硼素营养与硼肥 第二节 锌素营养与锌肥 第三节 钼素营养与钼肥 第四节 铁素营养与铁肥 第五节 锰素营养与锰肥 第六节 氯素营养与含氯肥料 第七节 铜素营养与铜肥 第八节 镍素营养 Manganese/ Magnesium? 一、植物体内锰的含量和分布 植物体内锰的含量高,变化幅度大。 含锰量 痕迹 ----1000 mg/kg 一般 20 ~ 100 mg/k

相关知识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课件
植物营养学学科
《植物营养学》.doc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实验
《植物营养学》教学大纲
网络课程—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论文范文
植物营养学—智慧树网
植物营养学论文汇总十篇

网址: (植物营养学)11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457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营养学(上下)考试题题库
下一篇: 植物营养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