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营养学PPT.ppt

植物营养学PPT.ppt

植物营养学PPT

植 物 营 养 学;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 一、植物营养学 (plant nutrition) 1. 含义: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探讨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基本概念: 植物营养 ——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营养元素——植物体用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 肥料——调节植物营养与培肥改土的一类物质;二、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 ;2、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改善品质;钾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施肥与农产品品质和安全 ;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分级: 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程度的卫生评价标准(沈明珠,1982) 级别 硝酸盐含量 污染程度 参考卫生性 (mg/kg,鲜重) 1 ≤432 轻度 允许生食 2≤785 中度 允许盐渍,熟食 3≤1440 高度 允许熟食 4≤3100 严重 不允许食用;3. 植物营养与土壤培肥和生态环境安全;第二节 植物营养学的范畴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畴;1. 植物营养生理学;2. 植物根际营养主要研究根-土界面微域中养分、水分及其它物质的转化规律和生物效应;植物-土壤-微生物及环境因素之间物质循环、转化的机制及调控措施。;3. 植物营养遗传学主要研究不同植物种类及品种的矿质营养效率基因型差异的生理生化特征、生态变异和遗传控制机理,以便筛选和培育出高效营养基因型植物新品种。;4. 植物营养生态学主要研究不同生态类型中各种营养元素在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中的转化和迁移规律;各种养分和环境生态系统的关系,其中包括重金属和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富集、迁移规律和调控措施。;花生-玉米间作可改善花生的缺铁失绿症;花生-玉米间作的田间景观 ;土壤养分行为学: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形态、含量、吸附固定等转化和迁移的规律;有效养分的形态、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各种养分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土壤肥力水平与植物营养的关系; 土壤肥力学:研究在农业耕作条件下,施肥对土壤肥力演变的影响;阐明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措施与影响条件。;6. 肥料学与现代施肥技术;测定与分析;; 总结:植物营养学的范畴 1. 植物营养生理学2. 植物根际营养 3. 植物营养遗传学4. 植物营养生态学 5. 植物的土壤营养6. 肥料及现代施肥技术 研究的最终目的:以植物营养特性为依据,在原有土壤肥力的基础上,通过施肥措施,为植物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生物技术,改良植物的营养特性,并在其它农业措施的配合下,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综合效果,并对环境质量和土壤培肥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查阅资料、调查座谈会、现场观察 (二)试验研究 1. 生物田间试验法 2. 生物模拟法:盆栽试验:土培法、砂培法和水培法培养试验:分根培养、流动培养和灭菌培养 3. 化学分析法 4. 数理统计法 5. 核素技术法 6. 酶学诊断法;(一)传统研究方法 1. 生物田间试验法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是植物营养学科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试验条件最接近农业生产要求,能较客观地反映生产实际,所得结果对生产有直接的指导意义;;2. 生物模拟试验法;30um隔网;3. 化学分析法;4. 数理统计法;5. 核素技术法 (同位素示踪技术法);(二)现代研究方法;三、植物营养学的主要课程 (本科生阶段) 1. 植物营养原理 2. 肥料基础理论 3.肥料制造与加工(后续课程) 4. 土壤农化分析(后续课程) 5. 植物营养研究法(后续课程) 6. 作物施肥法(后续课程);第二节 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一、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早期探索(?—1840);明朝徐光启,著《农政全书》约70万字,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百科全书,在土壤肥力和绿肥方面有较多的记载。 清朝杨屾著《知本提纲》提出施肥应与耕、灌相结合,并提出施肥要注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

相关知识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课件
植物营养学学科
《植物营养学》.doc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实验
《植物营养学》教学大纲
网络课程—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智慧树网
植物营养学试题一.docx
花卉营养学

网址: 植物营养学PPT.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460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完整版)植物营养学
下一篇: 高级植物营养学幻灯片.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