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替代控制3种入侵杂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0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高尚宾 张宏斌 孙玉芳 张国良 开通知网号
【摘要】:植物替代控制是利用一种或多种植物的生长优势控制入侵杂草的方法,它是控制外来杂草危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因其既可控制入侵杂草危害又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而被人们广泛接受。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3种入侵杂草植物替代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系统总结了植物替代控制技术阻截和修复豚草、紫茎泽兰及黄顶菊扩散危害的技术模式和效果,提出了植物替代控制技术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开赟;王钿;丁新华;贾尊尊;吐尔逊·阿合买提;张国良;付卫东;文俊;加马力丁·吾拉扎汗;王兰;郭文超;豚草和三裂叶豚草拮抗植物的筛选[J];新疆农业科学;2022年12期 2 王坤芳;两种替代植物对少花蒺藜草的生态修复技术[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04期 3 熊韫琦;赵彩云;赵相健;埋深和播种密度对豚草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年24期 4 路晓云;于新芹;豫北地区外来入侵生物黄顶菊综合防治试验技术研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年07期 5 王森森;贾宏定;张志飞;胡龙兴;陈桂华;入侵植物美洲商陆与3种牧草的竞争效应研究[J];草地学报;2021年01期 6 牟丹;张世彬;欧为友;唐俊伟;才让东周;谢久祥;土著入侵种黄帚橐吾的替代防控展望[J];生物安全学报;2020年04期 7 朱金方;赵彩云;李飞飞;柳晓燕;李俊生;不同替代修复年限对飞机草种群和本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0年12期 8 王坤芳;三种植物与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的竞争效应[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02期 9 曲智;辽宁外来入侵植物豚草防控现状、困境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1年04期 10 宋振;王忠辉;范志伟;张瑞海;张国良;付卫东;薇甘菊替代植物的筛选及其防控效果试验[J];中国农业气象;202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森森;美洲商陆的替代控制牧草筛选及其相互竞争效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1年 2 姜理涛;湖北省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及短稳杆菌防治效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 3 方雅琴;基于组合模型(EM)对菊科三种入侵植物在中国的扩散趋势预测与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21年 4 陈曦;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的生物学特性及使用花芽抑制剂对其进行防治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9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海;付卫东;宋振;晏静;朱昌雄;张国良;河北地区黄顶菊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对替代控制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16年05期 2 朱文达;曹坳程;颜冬冬;李林;刘晓燕;郭章碧;不同林木种群对紫茎泽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11期 3 卢向阳;王秋霞;刘冰;俞晶山;杨万吉;紫穗槐替代控制对撂荒山地紫茎泽兰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3年05期 4 张瑞海;付卫东;张国良;张衍雷;紫花苜蓿和向日葵对黄顶菊的替代控制机理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万方浩;刘万学;郭建英;强胜;李保平;王进军;杨国庆;牛红榜;桂富荣;黄文坤;蒋智林;王文琪;外来植物紫茎泽兰的入侵机理与控制策略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1年01期 6 周忠实;郭建英;李保平;孟玲;傅建炜;陈红松;马明勇;史梦竹;李敏;郭薇;罗敏;郑兴汶;郑海燕;罗源华;万方浩;豚草和空心莲子草分布与区域减灾策略[J];生物安全学报;2011年04期 7 周文杰;芦站根;郑博颖;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与白三叶草异株克生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0年03期 8 冯帮贤;芦站根;杨文红;支丽雅;康红梅;白三叶草与入侵植物黄顶菊互感研究初报[J];现代农村科技;2010年04期 9 谢水祥;朱清仙;邬玉兰;刘志刚;韩立民;豚草花粉过敏原的分析、鉴定与纯化[J];广东医学;2010年16期 10 李香菊;张米茹;李咏军;张朝贤;黄顶菊水提取液对植物种子发芽及胚根伸长的化感作用研究[J];杂草科学;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瑞海;黄顶菊替代植物的筛选及其与黄顶菊竞争效应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刘冰;2种替代植物与紫茎泽兰竞争效应及竞争相关指标适用性探索[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马杰;入侵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生态调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尚宾;张宏斌;孙玉芳;张国良;植物替代控制3种入侵杂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生物安全学报;2017年01期 2 衣艳君我国外来杂草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01期 3 马瑞燕,王韧,丁建清利用传统生物防治控制外来杂草的入侵[J];生态学报;2003年12期 4 强胜,曹学章外来杂草在我国的危害性及其管理对策[J];生物多样性;2001年02期 5 张小冬;徐兆春;路迈;李登清;杨勤民;入侵杂草对农村生态文明的影响及防范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14期 6 曾小飚;姚贤章;张德任;百色市外来杂草调查及防除对策[J];南方农业;2022年21期 7 林冠伦全国杂草生防会在扬州召开[J];生物防治通报;1985年03期 8 李祖任;柏连阳;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杂草领域的研究进展[J];杂草学报;2020年01期 9 陈明林,张小平,苏登山安徽省外来杂草的初步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3年06期 10 李林杰;季蕾;周丽丽;王凯;进口大豆中杂草籽截获规律及检疫要点[J];生物灾害科学;202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冠伦;我国杂草生防的发展和问题[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2 张朝贤;强胜;李香菊;孔垂华;倪汉文;王金信;董立尧;余柳青;魏守辉;黄红娟;崔海兰;杂草科学学科发展研究[A];2010-2011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C];2011年 3 张泽溥;倪汉文;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学分会的建立、发展及任务[A];面向21世纪中国农田杂草可持续治理——第六次全国杂草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安雨;不同柳枝稷品种对伴生杂草的生长及群落结构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第八届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学分会委员名单[A];第七届全国杂草科学会议论文集杂草科学与环境及粮食安全——中国化学除草50年回顾与展望[C];2004年 6 褚世海;喻大昭;李儒海;常向前;万鹏;朱文达;武汉市夏季外来杂草调查研究[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丁建清;几种外来杂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5年 8 黄华;郭水良;金华市春夏季外来杂草生态位分析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A];浙江省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付仲文;张朝贤;钱益新;胡祥恩;张建中;抗药性杂草检测方法[A];面向21世纪中国农田杂草可持续治理——第六次全国杂草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王啸;姜临建;倪汉文;中国北部地区“杂草麦”调查及遗传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儒海;稻麦(油)两熟田杂草子实的水流传播机制及杂草可持续管理模式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李志臣;基于机器视觉的杂草对准喷药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李会娜;三种入侵菊科植物(紫茎泽兰、豚草、黄顶菊)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4 毛文华;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杂草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刘伯言;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资源化利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6 卢志军;中国西南地区植物群落的可入侵性与紫茎泽兰的入侵[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7 王瑞;我国严重威胁性外来入侵植物入侵与扩散历史过程重建及其潜在分布区的预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8 周凌娟;入侵植物紫茎泽兰遗传变异及克隆多样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9 胡文泽;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株间机械除草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24年 10 吴海荣;南京地区外来杂草调查及婆婆纳属外来杂草入侵性特征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宇航;基于深度学习的田间杂草分割定位与多分类识别技术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22年 2 吴雪;重庆主城区杂草物种组成特征及其多样性格局[D];重庆大学;2019年 3 余清;云南烟地杂草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4 秦虎强;陕西省关中西部麦区主要阔叶杂草生态学及综合治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韦兴竹;基于模糊分类和特征融合技术的杂草分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6 李伟杰;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田杂草发生危害调查及化学防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7 刘小丽;哈尔滨城区杂草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半世纪以来动态变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侯红乾;冬小麦—杂草氮素营养竞争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9 高帅;基于目标检测与实例分割的田间杂草图像识别方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22年 10 张杰;周口地区农业耕作模式对田间杂草的影响[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应向伟 通讯员 杜琼;国际杂草科学大会登陆中国[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尹玉;花海中的杂草怎样清除?[N];中国花卉报;2021年 3 本报记者 马强;园林杂草的高性价比防治[N];中国花卉报;2020年 4 洪恒飞 柯溢能 记者 江耘;关键基因成簇排列 水稻进化出对抗杂草“保护壳”[N];科技日报;2020年 5 ;迈草迪套除:解决麦冬草坪中的杂草难题[N];中国花卉报;2020年 6 本报记者 张婷 本报通讯员 陈佳;“杂草”变身致富“法宝”[N];山西日报;2019年 7 宋军言 吕德生 狄慧敏 记者 雷蕾;彻底改变“进村少见人,地荒杂草生”面貌[N];人民政协报;2018年 8 ;机器人除杂草先修分类课[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记者唐开文;杂草不应斩草除根[N];北京日报;2002年 10 ;杂草的分类[N];云南科技报;2004年
相关图书
刑事诉讼文化漫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国际招投标及国际商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银行卡 知网卡 在线购卡 更多>> 免费送卡上门 银行汇款购卡 400-819-9993 010-62982499 010-62783978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阅读器下载 充值中心 知网卡 新手指南
订卡电话 400-819-9993
在线咨询 https://help.cnki.net
京ICP证04044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2-8866
举报邮箱:jubao@cnki.net
©2022中国知网(CNKI)
相关知识
外来入侵生物—少花蒺藜草的分布、危害及控制技术
兰州大学科研人员提出入侵杂草控制管理新理论
外来入侵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薇甘菊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防治:理念、技术与实践
入侵物种的治理方法
英国的入侵植物
水生植物学进展、应用与展望,Applications in Plant Sciences
危险外来入侵生物—西花蓟马分布与应急控制技术
控制物种入侵保护生态家园
干货!浅谈植物入侵及防治措施
网址: 植物替代控制3种入侵杂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