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学术论坛 | 乡土食源植物虾子花引鸟、引蝶效果调查及栖息地景观营造

学术论坛 | 乡土食源植物虾子花引鸟、引蝶效果调查及栖息地景观营造

乡土食源植物虾子花引鸟、引蝶效果调查及栖息地景观营造

深圳园林研发中心 孙延军

作者简介:孙延军,中山大学生科院植物学硕士,有着多年公园管理工作经验,现任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深圳市植物学会副秘书长、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管理委员会秘书长、九三学社深圳福田十二支社主委;主持园林和生态学相关科研课题10几项,发表园林和生态学论文40多篇,参编园林和生态学方面论著5部等;《深圳马峦山郊野公园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获2008年“深圳市科技创新奖”。

1、引言

优良的鸟类、蝶类食源植物对生态园林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可以展示多种声、色效果,配以多种科普措施,可提升公园的美感度和社会效益,为市民及游人提供感官上的愉悦,形成丰富多彩的游览体验[1,2]。同时也能结合城市整体生态网络构建,基于公园的生态节点意义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3]。

深圳市已利用优良的鸟类、蝶类食源植物虾子花(Woodfordia fruticosa)营造出明显的生态景观效果,如仙湖植物园在每年花期时更会聚集大量全国摄影、观鸟人群,尤其部分外籍旅客专程到仙湖植物园“定点拍鸟”,对普通游客也具有效果显著的生态科普作用。

2、虾子花简介

分类地位:虾子花隶属于千屈菜科 Lythraceae虾子花属Woodfordia ,该属仅有2种,国内自然分布1种[4,5]。

形态特征:披散状灌木,高可达3-5米,有长而披散的分枝。叶对生,近革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4厘米,宽l-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下具黑色腺点。1-15花组成短聚伞状圆锥花序,长约3厘米,被短柔毛;花梗长3-5毫米;萼筒花瓶状,鲜红色,长9-15毫米,裂片矩圆状卵形,长约2毫米;花瓣小而薄,淡黄色,线状披针形,与花萼裂片等长,稀过。蒴果膜质,线状长椭圆形;种子甚小,卵状或圆锥形,红棕色[4,5]。花期春季,在珠三角区域一般为2-5月,广西从11月陆续开花至翌年5月[6],云南干热河谷为2-3月[7]。

分布:自然产于广东、广西及云南,常生于山坡路旁。越南、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及马达加斯加也有分布。现阶段作为园艺种点状栽培在国内的华南区和西南区。

蜜源植物:虾子花是云南干热河谷春季主要蜜源之一[7],吸引多种蜂类、蝶类。

3、虾子花引鸟、引蝶调查

3.1 调查时间

2016年3月-4月。

3.2 调查地点

仙湖植物园、园博园、大沙河苗圃。

3.3 调查方法

对虾子花群落进行定点观察,记录鸟类、蝶类取食花蜜的次数。为更好反映虾子花整体具有大量花朵供鸟类取食的效果;同时,也因无法辨别每次飞来的群体、个体是否为重复取食,因此每个鸟类个体取食单个花朵计数为一次。

3.4 调查点虾子花基本情况

3.4.1仙湖植物园

仙湖植物园在1996年尝试引种新品种乡土植物虾子花,并于1998年种植3棵于化石森林广场,后发现景观与生态效果良好,在教授楼等地进行扩大栽培。

表1 生态景观营造时间表

Tab.1 Ecologic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chedule

3.4.2 园博园、大沙河苗圃

园博园虾子花种植时间约10年,为2棵形成1丛,位于南区人工湖边,周边被乔木群落紧密围绕,整体高约3m,面积约20m2;

大沙河苗圃虾子花为苗圃苗木储备花木,种植时间约8年,为5棵形成2丛,周边被灌木紧密围绕,面积约40m2。

3.5 虾子花引鸟引蝶效果调查结果

3.5.1 仙湖植物园

对仙湖植物园的虾子花群落进行定点观察,鸟类取食频率高,基本可保证每10分钟都有鸟类活动景观,具体鸟类种类、蝶类种类和活动频率如表2:

表2 仙湖植物园化石森林区鸟类、蝶类取食记录

Tab.2 the record of bird feeding in Fairy Lake Botany Garden

3.5.2 园博园、大沙河苗圃引鸟引蝶效果调查结果

对园博园、大沙河苗圃虾子花群落进行定点观察,具体鸟类种类、蝶类种类和活动频率如表3:

表3 其他公园虾子花区鸟类取食记录

Tab.3 the record of bird feeding in ohter park

3.5.3调查结果分析

经调查发现,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叉尾太阳鸟(Aethopyga christinae)、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朱背啄花鸟(Dicaeum cruentatum)、红胸啄花鸟(Dicaeum ignipectus)、橙腹叶鹎(Chloropsis hardwickii)、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等高价值的城市景观鸟类具有非常明显的吸引效果,其中的太阳鸟类、啄花鸟类、叶鹎类颜色鲜艳闪亮,景观效果明显;暗绿绣眼鸟是中国传统笼鸟,集群活动,叫声频繁悦耳,易于辨别;整体都非常容易吸引游客关注,是良好的景观鸟类。蝶类发现有巴黎翠凤蝶(Papilio paris)、玉斑凤蝶(Papilio helenus)、玉带凤蝶(Papilio polytes)、青凤蝶(Graphium sarpedon)、报喜斑粉蝶(Delias pasithoe)、眼蝶类、灰蝶类取食其花蜜(详见图1-10)。

3.5.4 虾子花景观对游客的吸引效果

在调查中,发现大量游客喜欢与其合影,在对仙湖植物园的虾子花定点观察时,统计合影游客人数,共计7天,摄影、合影普通游客共7672人,节假日为高峰,单日最高为1627人。整体生态景观“声色俱全”,声景观效果显著,尤其大量城市近人鸟类在近乎平视、距离仅3-4m的情况下取食,对游客吸引作用显著;节假日时常内圈为摄影人士,外圈为普通游客。

4 虾子花生态栖息地景观应用建议

4.1 虾子花景观营造意义

鸟类、蝶类食源植物在公园建设中具有独特的生态学意义,特别虾子花提供春季繁殖期的食源,对其种群的维持具有明显意义。在景观方面,其吸引的鸟类、蝶类包括了色彩艳丽的种类,如朱背啄花鸟、叉尾太阳鸟、橙腹叶鹎、红胸啄花鸟、凤蝶类等,也包括了城市中种群占据优势的近人鸟类、常见蝶类,如红耳鹎、白头鹎、暗绿绣眼鸟、凤蝶类、粉蝶类、眼蝶类等,这保障了该景观在花期不断有鸟类或蝶类来到,具有可看性和持续性。同时,鹎类和暗绿绣眼鸟一般集群活动,鸣叫频繁,提供了良好的“声景观”,对游客吸引作用明显。西双版纳植物园种植的虾子花也吸引大量本地鸟类,包括部分西南分布的啄花鸟类、太阳鸟类、鹎类、绣眼类等,同样吸引大量人群。

4.2栖息地景观营造建议

4.2.1 搭配其他优良植物,营造生态栖息地景观群落

虾子花枝叶伸展、花朵密集艳丽,适合在湿地、河道、湖岸、溪流等生境营造滨水植物景观,同时,根据其引鸟、引蝶的特性,建议搭配其他引鸟、引蝶植物,如: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毛稔Melastoma sanguineum、大红花、苦楝、水蒲桃等植物,营造复合栖息地群落景观。

4.2.2 挖掘生态价值,进行科普宣传

设置科普宣传展示牌、固定观鸟设备等,结合虾子花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虾子花对鸟类、蝶类的吸引效果,从食源、蜜源对鸟类、蝶类的吸引作用着手,对市民进行植物、动物、生态方面的科普宣传。

4.2.3树立生态理念,建设适当的保护措施

大量围观人群对鸟类的活动造成明显干扰,尤其是部分人群为更近的观察、拍摄鸟类,使得鸟类很容易被惊吓飞走,无法正常觅食,应在虾子花群落景观外5m处设立低矮的绿篱带、灌木球等自然形式进行分隔,防止游客和摄影者近距离接近栖息地,减少人为活动对鸟类、蝶类的干扰。

参考文献

[1] 王和祥. 增加生物多样性是建设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J]. 中国园林,1999,05:77-78.

[2] 蓝蕾,谭富健,林石狮. 深圳石皮山公园景观多样性调查与管理策略[J]. 森林工程,2015,v.3106:51-54.

[3] 喻本德,叶有华,吴国昭等. 绿道网规划建设与管理进展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8:1444-1450.

[4] 方文培, 张泽荣. 中国植物志52(2)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3: 87.

[5] Haining Qin, Shirley A. Graham, Michael G. Gilbert. Flora of China Vol. 13[M]. Sain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2007: 288.

[6] 钟业聪. 一种有观赏价值的野花——虾子花[J]. 植物杂志,1982,06:30+50.

[7] 刀丽红. 虾子花花期蜂群管理[J]. 养蜂科技,1995,01:11.

[8] 张树斌,张教林,曹坤芳. 干旱对干热河谷优势木本植物虾子花光能分配的影响[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v.36;No.17305:774-780.

(学术论文转载需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学术论坛
基于引鸟和护鸟的城市绿地植物景观营造
林草科普|基于引鸟和护鸟的城市绿地植物景观营造
植物造景与动物生境营造
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与配置模式
优良鸟类食源植物冬红Holmskioldia sanguinea生态景观营造实践
花开四季、筑巢引鸟!广州全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以江北湿地公园为例
上海越来越多花园少了“匠气”多了生机,但种对乡土植物未必能“招蜂引蝶”
南京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调查及景观营造分析

网址: 学术论坛 | 乡土食源植物虾子花引鸟、引蝶效果调查及栖息地景观营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100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黄河览胜湿地自然保护区
下一篇: 澳新州将建国家公园 以保护考拉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