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张家口坝上地区小菜蛾发生规律及其综合治理研究

张家口坝上地区小菜蛾发生规律及其综合治理研究

张家口坝上地区小菜蛾发生规律及其综合治理研究

【摘要】:以张家口坝上地区小菜蛾为目标,调查研究小菜蛾的主要寄主植物、年发生世代、虫源及越冬特性等生物学特性;性诱剂防治小菜蛾的田间效果;室内测定小菜蛾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水平;评价了几种杀虫剂及复配药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探讨有效控制出口型甘蓝小菜蛾的综合治理技术。结果表明:(1)张家口坝上地区小菜蛾的十字花科嗜食寄主植物主要是芥菜、结球甘蓝、油菜、花椰菜、青花菜;一年发生四代,田间成虫始见期为4月26日,田间成虫终见期为10月上旬;第一代卵5月23日为始见期,第一代茧6月6日为始见期;第一代成虫始见于6月13日;从第二代开始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全年主要为害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第一代幼虫为害高峰期在6月上旬;第二代幼虫为害高峰期在6月底至7月上旬;第三代幼虫为害高峰期在8月上旬;第四代幼虫为害高峰期在8月下旬~9月上旬,8月上旬开始种群数量急剧减少。随着蔬菜的收获,成虫向晚熟品种寄主植物田转移,小菜蛾在张家口坝上地区露地上未发现能安全顺利越冬的成虫。(2)采用性诱剂迷向干扰小菜蛾正常交配的方法,可减少落卵31.25%、减少幼虫33.41%,虫口减退率可达33.09%。采用性诱剂诱杀小菜蛾雄虫的方法,可减少田间落卵25%、减少田间幼虫52.84%,虫口减退率可达48.40%。利用以性诱剂为主的生物防治,可减少田间化学药剂的使用4-5次,降低了化学防治成本和人工费;性诱剂诱杀法可优先用于小菜蛾的综合治理技术。(3)张家口坝上地区小菜蛾种群对当地常用药剂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状况为低水平抗性和中等水平抗性。(4)防治甘蓝苗期第1-2代小菜蛾可选用乙酰甲胺磷、氟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甘蓝结球期2-3代小菜蛾选用环境友好型药剂:虫螨腈、氟虫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等、小菜蛾GV悬浮剂,田间安全施药期为甘蓝收获前40d。(5)出口型蔬菜小菜蛾的综合治理技术,应优先采用性诱剂诱杀法和保护利用当地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小菜蛾成虫盛发期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在甘蓝的苗期和莲座期可选用出口许可的常用药剂控制1-2代小菜蛾,3-4小菜蛾要选用环境友好型生物药剂,甘蓝包心中期至收获前的40天内停止使用化学药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1234187246572142592

1 张真和;刘肃;我国蔬菜产业的国际化比较[J];中国蔬菜;2006年03期 2 张德纯;刘中笑;日本“肯定列表制”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6年05期 3 杨明伟;董双林;蛾类昆虫雄性信息素及其功能[J];华东昆虫学报;2006年03期 4 王香萍,方宇凌,张钟宁小菜蛾性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J];植物保护;2003年05期 5 张纯胄,林定鹏,王诚,胡丽秋“安打”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的毒力及药效试验[J];华东昆虫学报;2003年01期 6 朱国仁研发无公害蔬菜 拓宽国内外市场[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年10期 7 倪珏萍几种高效杀虫杀螨剂的室内毒力测定[J];农药;2002年11期 8 侯有明,庞雄飞,梁广文,尤民生性诱剂对蔬菜大棚小菜蛾种群的控制效应[J];中国生物防治;2001年03期 9 向延平,王小平,周程爱,陈章发长沙地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交互抗性及增效剂的作用[J];植物保护;2001年03期 10 姚彩媚,陈绍平广州地区小菜蛾的发生及药剂防治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1年05期

1289887145204383744

1289887717202591744

相关知识

张家口地区蜂群发生螨害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基于沉积量和生物效果的甘蓝小菜蛾防治喷雾参数优化
张家口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小菜蛾绒茧蜂之间的相互作用
杭州地区地下害虫成虫发生规律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果树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论文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种类及综合治理技术
我院董双林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小菜蛾利用植物“防御物质”识别寄主植物的分子机制
山楂白粉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的研究
小菜蛾的综合防治方法

网址: 张家口坝上地区小菜蛾发生规律及其综合治理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15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巴戟天藤蔓单节扦插育苗
下一篇: 中药材、中药饮片用硫磺熏蒸存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