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苦夏”来了,这20种紧急情况咋防?

“苦夏”来了,这20种紧急情况咋防?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

大家做好度夏的准备了吗?


花露水、电风扇、藿香正气水、凉席……除了这些,我们还需要为夏天高发的20种意外情况做好充足准备!比如:

你知道夏天怎么防中风、心梗吗?

你知道夏天被哪些蚊虫叮咬会要命吗?

……

这些内容事关健康和安全,认真花时间看完,用时能救命!


心梗、脑梗

夏季出汗多,有的人喜欢整日整夜地开空调、吹电风扇,这样水分丢失更多,血液浓缩,血液黏度也随之升高,特别是老人,或多或少有血管弹性下降,血液黏度增加的问题,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形成。


1、睡个午觉防意外

有研究表明,一天中,人有三个睡眠高峰点:上午九点、中午一点和下午五点。所以人除了晚上睡觉外,中午的睡眠也是不可缺少的。俗话说得好:中午睡眠好,犹如捡个宝。

2、脑梗三步识别

看——脸不对称,口角歪;

查——单侧手臂无力,不能抬;

听——说话口齿不清,不明白。

如果有以上任何一种症状突然发生,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以最快的速度将病人送往有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抢救。

3、心梗赶紧服药

本身有冠心病的朋友,一定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

发生心绞痛时,立即舌下含硝酸甘油1片。每片含量0.5毫克。

建议把硝酸甘油片轻轻嚼碎后再舌下含服,起效会更快,若病人口干可滴少量开水到口内。

如有条件要同时吸氧,含服五分钟后若不见效或疗效不明显,可再含服1片,最多可连续含服3次(共3片),每次隔5分钟。

一般含服1~3分钟症状就能有所缓解。

4、别猛然回头

我们在生活中不要猛回头,或者做颈部的按摩,以免意外发生。四十岁以上、高血脂、血压不稳的人,对此要尤为注意。尤其是猛然回头这一动作,可能会成为令心脑血管崩溃的导火索。

5、控制好房颤

另一个容易形成致命栓子的因素就是心脏的房颤。临床观察发现,有相当多的中老年人不知道自己有房颤。房颤容易形成血栓。血栓随着血液进入循环系统,会形成脑梗、肺栓塞等重大疾病,甚至可以诱发猝死。

对于房颤,最佳治疗用药为华法林,而不是人们所熟知的阿司匹林(用药请遵医嘱)。

6、糖尿病血糖别太低

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人在夏季千万不要把血糖降得过低,否则患者反倒容易出现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病房单海燕教授提醒:一般来说,夏季血糖最好控制在空腹6~8毫摩尔/升,饭后8~10毫摩尔/升之间。

中 暑

中暑高热,因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体温在40℃以上,头疼、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干热、汗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


1、防暑试试药浴

炎炎夏日,泡澡不但不会中暑,可能还会消暑,夏天泡药浴可以用来袪暑。

仁丹浴:一盆水,大人加入一包仁丹,小儿加入半包,充分搅拌后使其溶解,而后按常规洗浴,浴后皮肤沁凉,有助消暑祛热提神。

菊花浴:取菊花适量,煎汁去渣,加入浴水中,洗泡20分钟,再用水冲净。此浴有解暑、明目、清火、醒脑之功。

2、随身带两种水

高温和缺水是中暑的两大关键因素,所以中老年朋友夏季外出一定要带好两种水,白水和藿香正气水:

及时补充流汗所散失的水分,还能帮助降温,避免中暑。当然,也可以是茶水、柠檬水等等。

藿香正气水是为了防止或者治疗中暑的,感觉马上中暑或者中暑之后喝一支,马上好转!

皮肤病、蚊虫叮咬

因夏季高温引起的季节性皮肤病明显增多,除了被虫咬引发的,因日晒引起的日光性皮炎也很多,皮肤被晒伤,红肿起泡,毛囊炎等。另外,因天气太热,身上出湿疹、痱子也是常见的皮肤病。


1、常泡药浴防虫、止痒

皮肤病治疗最重要的是清洁皮肤表面,所以洗澡是重要的一步。用些药浴能很好地保护皮肤,对于防虫、止痒也有帮助。

艾叶浴:毛囊炎、湿疹

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滞、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取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

茶水浴:润肤、修复晒伤

茶叶主要成分有咖啡因、茶碱、鞣酸等,鞣酸可消毒杀菌,收敛伤口。因此,茶水浴身,具有护肤功效。尤其皮肤干燥的人,经过几次茶浴后,皮肤可变得光滑细嫩。

金银花浴:痱子

取金银花适量,煎水,滤汁后放入浴水,洗泡20分钟左右,再冲洗干净,浴后凉爽舒畅,治痱效果很理想。

2、蚊子叮咬

六神花露水、清凉油、风油精这种小而实用的东西随身带好,防蚊驱蚊效果都很好,被咬了涂上一点也能止痒。

3、隐翅虫

少部分隐翅虫是有毒的,但是它并不会“咬人”。所谓隐翅虫“有毒”,是指它们的体液接触到人类的皮肤后,会出现皮炎疱疹,也可能出现关节痛、呕吐、腹泻等,但并不会致死。

毒隐翅虫在天气闷热的夜晚受到灯光引诱时常飞入室内,因此要关好纱门纱窗;

切忌在皮肤上拍打压碎虫体,应用嘴吹气将其赶走;

毒隐翅虫在遇到风油精时会立即毙命。

一旦皮肤上沾染了隐翅虫的体液,应立即用碱性的肥皂水反复清洗,不能用热水洗烫。

4、蜱虫

蜱虫虽小,却能通过叮咬,将体内携带的致病性微生物传播给人类。如果被蜱虫叮咬,千万不能生拉硬拽,因为强行拔蜱虫反而会被叮得越来越紧。

用酒精、煤油、松节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

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厚的涂在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

如果发生被蜱叮咬或有过疫区暴露3~32天后皮肤出现大片红斑或丘疹,须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胃肠炎

夏季饮食不洁,冰箱里的生熟食不分开放置都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或者肠道疾病。主要有沙门菌、致病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1、消化不良喝茉莉花奶茶

如果感到消化功能不佳,可用热牛奶浸茉莉花,制成茉莉花奶茶,味道淡香,还有不错的辅助疗效呢。

茉莉味辛甘、性温,能帮助胃的消化吸收,缓和胃痛,对腹泻腹痛有很好的疗效。所以茉莉花茶素有胃部保护茶之称。此外,茉莉还有安定精神的效果,舒缓紧张情绪。

2、腹泻记得补充电解质

夏季病毒性的腹泻也很常见,除了用药止泻,还一定要补充电解质,葡萄糖水也好、淡盐水也好,如果这两个都没有,那么白糖水、冰糖水也可以。及时补充电解质能防止脱水,而适当的喝些糖水还能补充体力。

3、着凉喝点姜枣茶

除了消化不良、病毒性腹泻,夏季最常见的腹泻还有吃冷饮、吹冷风等引起的腹泻。对于这种情况,尽快来杯热乎的姜枣茶,最好是煮的,实在不方便,泡的也好。

出游、居家意外

夏季也是出游的高峰期,一来很多中老年朋友会选择凉爽的地方避暑,二来很多中老年朋友也会带孩子出门游玩。还有的父母会把放了暑假的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发生意外。


1、烧伤、烫伤

民间流传的处理烫伤的方法多如牛毛,常见的比如涂牙膏、酱油、大酱、菜油、风油精等,但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正确做法俗称“一冲二脱三泡四盖五送”:

首先是“冲”,用流动水冲洗;

其次是“脱”,在水中小心剪开脱去衣服,否则,衣服上的热度得不到散发而继续作用于创面,会使创面加深;

接着是“泡”:在冷水中持续浸泡至少30分钟;

然后“盖”:用干净毛巾等覆盖烫处;

最后“送”:尽快送医院。

2、外物划伤磕伤等

外物磕伤划伤,首先要确认是什么东西划伤的,如果是生锈铁丝等容易引起破伤风的东西,一定要尽快注射破伤风疫苗。

如果不是有这种风险的物体造成的伤害,在消毒后一定不要撒粉末状的药物在伤口表面,这样容易产生疤痕。

3、猫狗咬伤、抓伤

第一时间要打狂犬疫苗,千万不能拖。就算是目前的医疗水平,狂犬病发作后,死亡率也将近100%。

4、脚踝扭伤

脚踝的外侧韧带损伤最为常见。如果在进行登山等活动时不慎受伤,一定要避免继续负重前行,也不要让同伴对伤痛部位进行按揉。因为按揉不当,不仅难使血肿消退,反而会人为增加出血量。

可用绷带或毛巾对患足进行包扎固定、限制行走,抓紧时间送到就近医院。如果症状较轻,可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并抬高患肢,不至于使血液瘀积于血管损伤处。平时就应加强运动和力量训练,回到家后最好用温水泡脚,缓解一下疲劳。

5、食道卡异物别乱用偏方

卡鱼刺是最常见的情况了,但如果出现这个情况千万别吞饭团、喝醋、吃馒头,因为不但没用还容易让鱼刺卡得更深,正确的做法是:

感觉鱼刺卡得不深,可以试着咳嗽咳嗽,如果咳不出来,用手电筒照一照,能看到的话就用镊子夹出来。

而如果刺入位置太深、或者刺太小、恶心呕吐的感觉特别明显,建议及时到医院,通过后镜等仪器将刺取出。


大家自己收好,再发给亲人还有一起出门游玩的朋友,家里有父母的更要发给父母,事关健康和安全的这些事,一定要记牢!


为您

推荐

一个简单的动作,治好了多年膝盖痛,还能帮助减肥!连骨科医生都赞不绝口!

中国医师协会提示:晒太阳可能引发癌症!炎炎夏日,该如何防晒?

警惕!吃东西老塞牙其实是一种病!处理不当会引发大问题

图文来源:长寿健康之家(ID:csjkzj-)

转载编辑:李雨楠 // 责编:李沛 // 监制:汪群均


相关知识

这20种花卉不分四季,全年开花!收起来~!
今年病虫害咋防控
养花不懂施啥肥?咋施肥?养花施肥大全来了,涨知识了!
养花不懂施啥肥?咋施肥?养花施肥大全来了,涨知识了
浇水也能浇爆盆?这20种花儿这么浇,叶子油绿猛开花!
【健康原产地】它被称为“东方神草”,让您在伏天告别“苦夏”,胃口大开,远离三高!
秋天养花咋施肥?
立春之后咋浇水?这几个技巧学会了,花苞猛蹿绿叶疯长!
苗木幼苗期猝倒病咋防 – 根盆网
小植物有很大的功能,这20种“健康花”在家里养10盆也不算多

网址: “苦夏”来了,这20种紧急情况咋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874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颗粒水溶肥科普植物缺素的表现
下一篇: 如何防治红花的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