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率和溶质种类;第一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 速率和溶质种类;一、运输途径 1、主要为韧皮部,具体运输的细胞为筛管-伴胞复合体。 2、证明方法 环割(剥):将树干(枝)环割一圈(并剥去树皮)。此法可证明光合产物的运输途径是韧皮部,生产上可用来促进旺树结果、繁殖苗木等。 同位素示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32P 追踪分析植物体内物质去向(行踪)。光合产物的示踪常用14C。;环剥;压条繁殖;荔枝“肥婆树”促花四措施;14C同位素示踪;二、运输方向;三、运输的速度和溶质的种类 1 、运输速率 平均速率:平均100cm/h (不同植物的有机物运输速度有差异,如大豆84~100,甜菜85~100,南瓜40~60,马铃薯20~80,菜豆60~80,棉花35~40,甘蔗270,葡萄60,柳树100。同一作物,由于生育期不同,有机物运输的速度也有所不同,如南瓜幼龄时,同化物运输速度较快(72cm/h),老龄则渐慢(30~50cm/h)。运输速度也随物质种类而异。蔗糖在生长12天的菜豆叶中运输速度是107cm/h,而32P则约为87cm/h。 速率范围: 30--150cm/h 之间。;; 许多实验测知,筛管汁液干重90%以上是蔗糖,蔗糖是糖类运输的主要形式。此外,在某些植物的筛管汁液中还有少量棉子糖(三碳糖),水苏糖(四碳糖)和毛蕊花糖(五碳糖),这三种糖在结构上也都具有一个蔗糖残基。;第二节 韧皮部装卸; 一、韧皮部装载 韧皮部装载(phloem loading):光合产物从叶肉细胞到筛分子—伴胞复合体(sieve element--companion cell complex)的过程。 ;叶肉细胞; 2、蔗糖跨膜的方式 蔗糖通过质外体途径装载入筛管存在一主要问题—蔗糖需两次跨膜:第一次是从韧皮薄壁细胞中进入质外体(细胞壁);第二次是从质外体(细胞壁)进入筛管或伴胞。跨膜的方式:由膜上ATP酶水解ATP提供能量,推动载体(蔗糖-质子同向运输器,sucrose-proton symporter)运转而将蔗糖运过膜。;3、韧皮部装载的特点;二、韧皮部卸出 韧皮部卸出(phloem unloading):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产物输出到库的接受细胞(receiver cell)的过程。 大致过程:蔗糖从筛管分子卸出以短距离运输途径运到接受细胞,在接受细胞贮藏或代谢。 原则:阻止卸出的蔗糖被重新装载。;1、韧皮部卸出的途径 共质体途径:嫩叶、根尖等分生组织中,筛管与库细胞间具有胞间连丝,筛管中的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转入库细胞。 质外体途径:在种子、块茎等贮藏组织中,筛管与库细胞之间没有胞间连丝,筛管中的蔗糖需先释放入细胞壁(质外体),再转入库细胞。2种方式:A、蔗糖由筛管排入细胞壁,在细胞壁中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以葡萄和果糖形式进入库细胞,再合成为蔗糖,贮于液泡中。如甘蔗茎、甜菜根。B、蔗糖由筛管排入细胞壁后不水解(直接)进入库细胞。如大豆种子、玉米种子。;1、韧皮部卸出的途径;2、韧皮部卸出的特点 1)走共质体途径不需跨膜,但同化物若需转入液泡,则需跨越液胞膜。 2)走质外体途径则需跨膜2-3次(筛管膜、 库细胞膜、库细胞内的液泡膜)。 跨膜的方式:由膜上ATP酶水解ATP提供能量,推动载体运转而将物质运过膜。;第三节 韧皮部运输的机制 (筛管运输机理);; 二、细胞质泵动学说 (cytoplasmic pumping theory);三、收缩蛋白学说 (contractile protein theory) 认为筛管内具有由收缩蛋白(P-蛋白)组成的微纤丝,它消耗ATP就会发生颤动→把筛管内的细胞质泵走→存在于筛管细胞质中的光合产物随之被带走。;第四节 同化产物的分布(命运,去向);1、保留在源叶中,供给自身代谢所需(在叶中进行配置)。 又有2种命运: 1)立即用于代谢:通过呼吸,为细胞生长提供能量和碳架,维持光合系统本身需要。 2)转化为暂时(临时)贮藏物,供阴雨天 或夜晚代谢所需。 暂时贮藏物的种类:淀粉(贮于叶绿体,主要种类)、蔗糖(贮于液泡或细胞质)、果聚糖。大多数植物特别是双子叶植物的暂时贮藏物大部分是淀粉,小部分为蔗糖;甜菜、甘蔗的主要为蔗糖;而许多草本植物则为果聚糖。既有淀粉又有蔗糖的植物,用时一般先动用蔗糖,蔗糖用完后才动用淀粉。 ;2、多余部分—形成运输化合物运输入库 库可分为2种: 1)使用库:大部分输入的同化产物用于生长 的库。一般来说,
相关知识
植物体内有机物转化和运输
植物生長与环境.ppt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
糖运输在植物体内的主要形式
第五章花卉的应用.ppt
关于植物激素的运输方向
第五章花卉的繁殖.ppt
植物生理学.ppt
植物修复在污水治理中的研究与应用探析.doc
【大学课件】第五章西方式插花艺术.ppt
网址: 第五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探析.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1085.html
上一篇: 7第七章植物营养物质运输、积累和 |
下一篇: 植物靠什么吸收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