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产业园发展史=半部改革开放进程史?

中国产业园发展史=半部改革开放进程史?

导语:我国无疑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贫困到全面脱贫、全面繁荣,改革开放确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谈到改革开放,又不得不提及我国产业发展, 期间环环相扣、息息相关,才得以今日我国能在“工业大国”的国际谈判桌上拥有一席话语之地。

全文共2249字,精读约需5分钟。

思考延伸:有人评价“我国离制造业大国还有十万八千里”“工业强国仍然是个花架子”,对此,你是否有不同看法?

产业地产是如何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生长和发展的?

产业园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引擎,其区域、形态、发展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在推动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的变革、促进对外开放、构建生态城市、完善经济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诞生、成长与发展起来,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其产品设计、开发模式、盈利模式等均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相适应。

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园区经历了从工业集中的1.0阶段,到如今的城市功能为中心的4.0发展阶段,其发展历程见证了从劳动密集型企业集聚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再到城市功能复合型产业的探索;从无到有构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并不断进行完善;转变单一的生产方式走向多维经营,并不断的转变了城市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发展历程几何?

从1979年深圳设立第一个产业园—蛇口工业区开始,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如下1.0到4.0的四个阶段:起步、成长、调整、转型。

1.0 起步、创建与探索阶段(1979年~1991年)

此阶段以我国产业地产的雏形——1979年蛇口工业区的建立为始。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1979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

这一时期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国内生产力落后,产业发展停滞,贸易基础薄弱,多以“三来一补”的形式承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的外来加工业务。“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园区行政化特征显著,若从行政地位来看,蛇口工业区的“区”这一概念,与今天的地级行政区概念相当,尚未有园区概念出现。且由于处在产业园区单枪匹马的探索阶段,区内企业主要由政府划拨。

虽然产业园区1.0功能相对单一,主导产业不明确、产业特点不明显,产业定位模糊,但是也大致满足了我国当时廉价劳动力、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发展环境,为我国工业革命的提供了强劲动力。

(蛇口工业区)

2.0 成长与快速推进阶段(1992年~2002年)

阶段以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产业园区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成长与快速推进的阶段。张江高科、苏州工业园区等成立,这一时期的另一桩重要事件,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随后贸易迎来十年黄金发展期,二代园区靠此发展,我国大工业的发展与产业的规模逐渐集聚,同时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苏州工业区)

在这10年里,经开区和高新区的发展节奏进一步加快,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发展壮大。但在后期,各地盲目开发园区,爆发期到来,导致财政税收的极大损失和资源浪费,在2003年引发国家清理整治行动。

以中关村为例,这是中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地,到1987年,每天人流量最高达20万人次,科技型企业148家,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2亿元。是集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北京中关村)

面对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需求,产业园区加快推动自身的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实现产业园区2.0阶段,以技术、投资、服务为核心驱动要素,使其高新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为市场经济带来新活力。同时吸引了技术密集型企业集群,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新一轮革命作出巨大的贡献。

3.0 整顿调整阶段(2003年~2015年)

这一阶段以2003年我国开始有意识地对产业园区进行整顿、调整为标志。

1984年到2003年,我国的开发区数量从14个(首批14个经开区)暴涨到6866个,园区的爆发导致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和企业的随意迁移:为了引资,地方政府一再降低土地价格、水电等资源费用和其他税收标准,造成了土地开发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同时,一些企业为追寻最优惠政策而在相邻园区间迁移,导致财政税收的极大损失。

在我国加入WTO与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宏观经济形势要求产业园区必须迈向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以中关村的再次发展以及产业地产商华夏幸福开发的固安工业园为代表,产业园区在产业集聚、产业链完善以及产城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中国经济逐步从粗放式发展步入集约式发展阶段,产业链的完善、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产业园区发展将开启新一轮革命。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升级,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成为园区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上下游的链接与配合,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效率,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4.0 转型升级阶段(2016年~至今)

2016年开始,传统房企纷纷开始寻求转型。在面对传统房地产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 整提供载体的产业地产成为热门首选。在供给侧改革、脱虚向实的大背景下,政府鼓励向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实体经济发展,产业地产迎来新一轮的资本,也迎来新一轮的转型与升级。

园区4.0产城融合的理念,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核心,构建生产、生活、商业、物业、休闲娱乐混合布局的生活圈,驱动园区完善综合配套服务,营造“人产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同时满足入驻企业和员工的多元化需求。

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都在不断优化,推陈出新。产业园区4.0的迸发,不断引入管理新途径,探索服务新渠道,打造运营新模式,优化园区生态环境,在大力推动企业的成长,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赋予园区新的价值和愿景。

国运与产业命运的息息相关?

古人尚且“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当前中国繁荣昌盛,与百年间数辈的努力不无关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我国的产业发展史,不仅能透视半部改革开放发展进程史,故事如果讲好了,也是小半部中国复兴进程史。

内容来源:网易新闻

免责声明

1.平台局部文字及视象素材来源于作者投稿和网络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行业交流参考之用,如涉版权、侵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我司来电联系,核实后立即删除。

2.平台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发布、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本平台内容暂未开放任何形式的传播和转载授权,如有意引用或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

4.本公众号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互联网的变化以及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本声明。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插花史,一部精神和智慧的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发展史
[北京您早]我是园艺师:月季自然史与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
插花艺术发展史共54页.ppt
讲述斗南发展史 《No.1亚洲花都——昆明斗南花卉产业发展口述史》发布
中国植物分类及标本采集史简述
中国花鸟画发展史
插花艺术发展史演示课件文.ppt
历时五年编纂 《苏州园林史》首发——中国新闻网

网址: 中国产业园发展史=半部改革开放进程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361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花卉文化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
下一篇: 2017年中国鲜花电商行业分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