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茶叶学报》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王让剑   杨军   孔祥瑞   陈常颂   余文权   开通知网号

【摘要】:茶树是多年生异花授粉作物,育种效率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育种效率,已成为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重点。发掘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功能性分子标记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前提,目前主要依靠QTL作图与关联作图两种方法。简述了QTL作图和关联作图在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中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祥宗;胡云飞;吴淋慧;赵雅琦;郑伟铭;黎巷汝;李力;茶树叶绿体基因组SNP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J];茶叶科学;2022年06期 2 翟秀明;唐敏;邬秀宏;张军;侯渝嘉;SCoT分子标记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18年2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玉琴;铁观音茶氨酸合成酶(TSI)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II-1.1)亚细胞定位及功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2 郑淑琳;茶树种质资源矿质元素含量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2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谭贤杰;吴子恺;程伟东;王天宇;黎裕;关联分析及其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J];植物学报;2011年01期 2 姚明哲;乔婷婷;马春雷;金基强;陈亮;EST-SSR标记与茶树表型性状关联的初步分析[J];茶叶科学;2010年01期 3 马建强;姚明哲;陈亮;茶树遗传图谱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2010年05期 4 万建民;中国水稻分子育种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年02期 5 李建生;玉米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年02期 6 邱丽娟;王昌陵;周国安;陈受宜;常汝镇;大豆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7 黄福平;梁月荣;陆建良;陈荣冰;应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构建茶树回交1代部分遗传图谱[J];茶叶科学;2006年03期 8 黄建安,李家贤,黄意欢,罗军武,龚志华,刘仲华茶树AFLP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J];茶叶科学;2005年01期 9 莫惠栋,顾世梁基因组长度的估计方法[J];科学通报;2000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成付;大豆QTL准确定位技术和策略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礼羿;茶树SSR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茶橙瘿螨、日灼病和炭疽病抗性QTL的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2 苏会;豫南茶区茶品质相关性状与EST-SSR标记的关联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3 乔婷婷;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表型性状关联EST-SSR位点的初步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让剑;杨军;孔祥瑞;陈常颂;余文权;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J];茶叶学报;2017年04期 2 周颖;褚飞洋;仇方方;胡光灿;冯德品;肖秀丹;胡庆琼;黄声东;宜昌市茶树品种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南农业科技;2023年11期 3 王怡娟;刘辉;唐燕;郜爱玲;牛正文;康华靖;茶树品种‘嘉茗1号’不同部位主要组分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4年01期 4 颜学海;许春梅;涂勇;贺孝思;刘媛媛;罗李飞;龚芸;钟琼;罗琳;四川省乐山市选育茶树品种基本情况及推广应用现状[J];中国种业;2024年03期 5 朱飞;王章学;王衡;代祥青;凤冈县茶树品种结构现状与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24年03期 6 朱留刚;孙君;张文锦;40个福建茶树品种叶片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茶叶学报;2024年03期 7 陈薛;左欣欣;徐安安;徐平;王岳飞;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多糖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J];茶叶科学;2022年06期 8 邢瑶;梅菊芬;储睿文;艾仄宜;徐德良;唐锁海;杨亦扬;江苏省茶树品种现状及发展思考[J];中国种业;2023年01期 9 杨丽冉;和明珠;周大鹏;蒋宾;杨广容;9个茶树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3年01期 10 伊冉;黄晓琴;姜忠磊;杨小青;于敏;不同茶树品种与加工工艺对黄茶香气形成的影响[J];茶叶通讯;202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浩;李素芳;21世纪生物技术与大茶业[A];21世纪中国大茶叶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赵洋;杨阳;刘振;杨培迪;成杨;梁国强;宁静;23个茶树品种在湖南长沙的适应性研究[A];第七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2年 3 张丽群;成浩;韦康;王丽鸳;茶树查尔酮合酶基因CHS2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A];第七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2年 4 李娜娜;陆建良;郑新强;梁月荣;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和“小雪芽”叶片基因转录组研究[A];第七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2年 5 孙云;林玉玲;赖钟雄;江春柳;茶树品种及萎凋过程中叶片APX基因表达的qPCR分析[A];第七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2年 6 陈常颂;陈志辉;钟秋生;游小妹;林郑和;王秀萍;福建茶树品种生育期与亲缘关系鉴定及搭配技术[A];第七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2年 7 朱忻驹;王迅磊;王开荣;梁月荣;嫁接对新梢白化茶树“黄金芽”化学成分的影响[A];第七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2年 8 朱步泉;“松溪红”由来与高端产品采制技术[A];2011中国红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陈常颂;游小妹;陶湘辉;林郑和;钟秋生;陈荣冰;瑞香等3个高香型红茶与乌龙茶兼用新品种的主要性状[A];2011中国红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磊;杨如兴;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加工白茶工艺初探[A];第七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礼羿;茶树SNP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数量性状候选基因挖掘[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2 陈盛相;茶树品种(系)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3 杜颖颖;新梢白化茶树品种白化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康受姈(KANG SUYOUNG);不同茶树品种、生产季节和加工方法对茶叶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6年 5 杨培迪;氟胁迫下茶树生理生化特性和转录组差异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0年 6 周琳;EST-SNP分子标记技术在茶和咖啡中的开发与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7 金珊;不同茶树品种抗假眼小绿叶蝉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凌云;不同茶树品种绿茶饮料适制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FAWAD ZAMAN;不同茶树[Camellia sinensis(L.) O. Kuntze]品种的主要代谢物、养分和产量构成因子在年生育周期中的自然变化[D];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媚;调控茶树茸毛形成CsTTG1基因表达特征分析[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2 林雅斯;清至民国粤北地区茶业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3 陈红旭;四川茶树机采品种筛选及机采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9年 4 李涛;藏茶原料筛选与后发酵工艺研究及品质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5 胡双玲;绿叶挥发物和组蛋白H3K4甲基化在茶树干旱胁迫响应中的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6 张艳鸽;茶树氮需求规律及CsATG2、CsATG18f-1、CsATG18f-2与氮高效利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7 胡尧;川渝茶树品种及70份新品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8 杨建坤;木质素与茶树新梢嫩度关系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9 黄临莉;茶树转录因子CsEIN3/EIL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0 郭玲玲;茶树CsAAPs和CsLHTs亚家族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双虎;茶叶香自基因来[N];科学时报;2011年 2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李鑫磊;我省首次实现茶树品种科技成果转化[N];福建日报;2024年 3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樊园芳;贵州古茶树焕发勃勃生机[N];贵州日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李玺;务川古茶树揭开中国种茶史研究新篇章[N];遵义日报;2019年 5 记者 李玺;黔北古茶树为“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提供佐证[N];遵义日报;2019年 6 记者 杨保国 朱汉斌 通讯员 吴丹丹 曹雷;中国种茶树全基因组获解密[N];中国科学报;2018年 7 记者 吴长锋;中国种茶树全基因组密码破解[N];科技日报;2018年 8 记者 王晓阳 通讯员 郭鸽;规范茶叶产业 加速转型升级[N];云南政协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韩继旺;南方茶树在沙漠安了家[N];工人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徐金玉;酷暑下的茶叶保卫战[N];人民政协报;2017年

相关知识

棉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花生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标记辅助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优点是()。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第五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第五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第十八章 分子标记辅助 选择 育种
怎么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网址: 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516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遗传标记技术在作物繁殖和育种中的
下一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回交育种中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