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泉州湾红树植物秋茄治理互花米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

泉州湾红树植物秋茄治理互花米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

泉州湾红树植物秋茄治理互花米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

【摘要】: 互花米草在上世纪被引进我国后,因其密集生长、抗逆性与繁殖力极强,导致滩涂生态失衡、航道淤塞,同时对本土植物种及鸟类造成了严重威胁而亟待治理。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潮间带木本植物,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秋茄是我国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重要乡土红树物种。课题组研究出“刈割+翻耕+覆膜+种植乡土红树植物+回收薄膜”的互花米草生物-物理防控方法,该方法高效环保起到了良好的成效。本研究以泉州湾“滨海湿地乡土红树植物防控互花米草示范基地”为实验样地,在研究秋茄一年苗治理互花米草生态效应的基础上,对泉州湾互花米草和秋茄二年苗种群生长特征以及秋茄治理互花米草的生理生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刈割可以显著降低互花米草的株高、丛径、鲜重和干重,但一年后反而使其密度有所上升。刈割过的互花米草叶片中碳、氮、磷含量及其C/N、C/P与未经处理的互花米草有显著差异,N/P比较相似。单一物理刈割可以在一定程度抑制互花米草生长,但经一年恢复后效果则不明显。(2)用生物-物理专利方法防控互花米草,随着秋茄的生长,低密度种植模式的优势逐渐体现。在第二年生长周周期末时,100×100 cm种植模式的秋茄株高、冠幅、根长、生物量、绝对生长速率、叶片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且固碳水平和对P的利用效率为4种种植模式中最高。种植模式对秋茄叶全氮含量影响不大,秋茄二年苗的生长可能主要受N元素限制。(3)密集种植模式(25×25 cm、50×50 cm)会导致秋茄第二年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下降,但对叶绿素a/b比值影响不大。抗氧化酶活性随着秋茄种植的密集程度而增加,但最密集25×25 cm秋茄二年苗的酶活性也未下降,密集种植胁迫没有对秋茄二年苗造成不可逆损伤,仍低于其耐受阈值。研究结果表明100×100 cm种植模式最适于秋茄二年苗的生长,带来的胁迫最小。(4)种植秋茄第二年后,100×100 cm秋茄种植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上、下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小幅度提升土壤全磷含量,同时有效地降低土壤浸出液的盐度和pH,改良土壤性质。综上所述,采用专利生物-物理方法防控互花米草入侵的效果显著,100×100 cm种植模式的秋茄在第二年末期生长状况、营养元素含量、抗逆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均优于其他种植模式,建议可在滨海湿地生态恢复中采用该方法和种植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1234187246572142592

1289887717202591744

1289887145204383744

相关知识

红树植物秋茄治理互花米草的生态效应研究
泉州湾互花米草入侵滩涂中人工种植秋茄幼苗的叶片营养元素动态特征
红树植物秋茄替代互花米草的生态修复评估——以浙江温州为例
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生物
红树林和互花米草相互作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利用无瓣海桑控制入侵种互花米草的初步研究
一种运用生境修复生态演替措施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与流程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防治:理念、技术与实践
互花米草的生态治理
除治互花米草 守护湿地安全

网址: 泉州湾红树植物秋茄治理互花米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718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骆驼刺植物生态物学研究进展.do
下一篇: 七子花苗期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