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美娟; 黄坤艳; 韩庆典小麦白粉病生物防治抗病基因
摘要:本文综述了小麦白粉病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致病机理、生物防治措施、抗性鉴定、抗性基因的来源与功能、基因聚合育种及抗病基因定位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小麦白粉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小麦白粉病为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为真菌性病害,其致病机理为经过越冬越夏的小麦白粉病菌,在秋季适合条件下进行初侵染,再侵染。目前该病的主要防治手段有生物防治和抗性育种,其中抗性育种最为有效和安全。不同小麦品种抗性不同,所含主效基因也会不同,至今已发现54个Pm的抗性位点,78个抗性等位基因,100多个数量性状位点(QTLs),其中,53个抗性基因定位于普通小麦的A、B、D染色体组上。小麦白粉病菌复杂多变的特性,易导致小麦单个抗病基因抗性的丧失,因此,小麦抗白粉病育种需要不断挖掘新的抗病基因和抗源,选育基因聚合抗病植株,拓宽小麦遗传基础,对于我国小麦抗性育种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相关知识
甜瓜白粉病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植物数量抗病基因克隆及其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
辣椒白粉病及其抗病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pdf
获得病毒抗性的植物基因工程策略及其抗病机理研究进展
紫萁白粉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小麦品种对白粉病抗病性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如何防治月季花的白粉病?
关中主要小麦品种抗条锈病鉴定及抗病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遗传发育所等发现新类型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网址: 小麦白粉病及其抗性研究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8156.html
上一篇: 园林植物育种学考试重点2.doc |
下一篇: 园艺植物育种学技术总结.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