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述·北方园艺2010(19):218220
[13]宋顺华,郑晓鹰,徐家炳,等.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6,21(3):86-90.[14]黄聪丽,李传勇,潘爱民,等.RAPD分析花椰菜不同品种的遗传变异[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1,30(3):1-6.[15]AstariniIA,PlummerJA,LancasterRA,eta1.Geneticdiversityofopenpollinatedcauliflowercultivarsinindonesia[J].ActaHorticulturae,2005,694:149-152.[16]林珲,黄科,李永平,等.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08,23(2):172-177.[17]赵前程,宋文芹,陈瑞阳.花椰菜类蔬菜自交系基因组间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J].园艺学报,2009,29(1):72-74.[18]许忠民,张恩慧,程永安.芸薹属作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2):317-320.[19]侯喜林,曹寿椿,吴志行.十字花科作物几种主要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及其利用[J].长江蔬菜,1999(5):1-3.[20]刘玉梅,方智远,孙培田,等.十字花科作物雄性不育性获得的主要途径及其利用[J].中国蔬菜,2002(6):52-55.[21]李桂花,张衍荣,曹健,等.雄性不育在十字花科蔬菜中的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2):181-186.[22]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等.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甘蓝新品种及其繁育技术[J].长江蔬菜,2007(11):32-34.[23]李素文.花椰菜雄性不育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05,11(1):16-18.[24]王燕,朱隆静,柳李旺,等.花椰菜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08,6(3):549-554.[25]JoäoCarlosdaSilvaDias.EffectofactivatedcharcoalonBrassicaolera-ceaL.microsporecultureembryogenesis[J].Euphytica,1999,108:65-69.[26]顾宏辉,胡林军,周伟军.小孢子培养技术在芸薹属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研究[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12(2):212-216.[27]孙德岭.花椰菜育种新技术研究及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育与推广[J].天津科技,2007(3):10-11.[28]孙德岭.花椰菜育种研究现状及进展探讨[C].全国蔬菜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2002:104-108.
第一作者简介:李冰华(1986-),女,北京人,在读硕士,现从事园林植物应用研究。通讯作者:**珂(1966-),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应用设计及遗传育种。E-mail:gaoykcn@yahoo.com.cn。收稿日期:20100611草花混播发展历程研究李冰华,高亦珂(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摘要:从草花混播的起源、初步发展和近代应用研究阐述了草花混播的历史演变;分析了现阶段国内外草花混播的现状和问题,并对草花混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草花混播;城市景观;历史发展中图分类号:S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009(2010)19022003草花混播是人为筛选1、2a生、多年生野生花卉或栽培花卉,经人工调和配植并通过混合播种建立的一种模拟自然并富于景观效果的一种形式。20世纪90年代派特·欧多夫(Piet·Oudolf)、汉克·德瑞森(Henk·Gerritson)引领的“荷兰浪潮”(Dutchwave)对欧洲花园设计产生了突出的影响,这一新宿根运动(NewPerennialMovement)用精细的自然主义园林美学影响了当代的景观设计师,雅克·彼得·蒂济(Jac·P·Thijsse)设计的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丘日公园(HeemPark)向人们揭示了生态种植设计的可能性。如今,景观设计师在营造景观时不仅追求植物群落的自然之美,更要求其成本低(创建及维护成本)、景观效果稳定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具有自然气息的宿根花卉因而受到人们关注,景观设计师不仅关注本土的宿根材料,也将目光放到了国外优秀的宿根植物上[1]。随着世界资源的全球化,从各地引种而来的植物材料丰富了城市景观。而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及环境保护的认知逐渐加深,城市景观的生态多样性的需求不断增加。自中世纪以来,人们开始关注野花草甸的大自然美,并模仿自然将其运用于私家花园、城市景观中。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起起伏伏,草花混播在人们呼唤自然的呼声中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草花混播营造的景观不仅观赏性高,具有大尺度范围的自然之美,可持续性、稳定性强,并且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替能力以及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有利于保护本地的野生物种。同时还能为蝴蝶、昆虫、小动物提供栖息地。在资金投入方面,具有建立和管理的投入少,养护成本低等优点。草花混播相对于种植花卉具有成本低的优点,平均每平方米成本下降90%,而且除了能达到色彩丰富、花期持久的景观效果外,其生态效益也是种植花卉不能比拟的。而在建立这一景观时,初期幼苗的存活是关键因素[2]。草花混播可选用的植物种类丰富,包括野生花卉、乡土花卉以及来自不同气候带的花卉栽培种等。而景观建立的2个最大的问题是蛤蝓、蜗牛对植物的幼苗啃食和杂草的竞争[3-4]。1草花混播历史发展草花混播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于19世纪末分别由罗宾逊(William·Robinson)和洁格(Hermann·Jager)在英国和中欧引领振兴[4]。从17世纪,随着“Enamel-lingmead”概念的出现,草花混播这一景观形式逐步发展,19世纪作为“Wildgardening”的一部分,20世纪的中期发展为“Flowermead”,后来逐渐发展成为“Meadowgardening”。从这一系列名词演变上可知,草花混播从一种偶然的自然美景在园林中引入,到人们在园林中追220
相关知识
青绿苔草与三种草坪草混播草皮卷研究
混播草花多少钱一平米
自然草甸对花卉混播群落建植的启示
花卉混播在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边坡绿化草灌花混播植草技术方案
CSR理论与草花混播群落种类的3个选择
边坡绿化草、灌、花混播植草技术方案
混播草花组合及配比技术规程.pdf
豆禾混播建植人工草地对牧草产量和草质的影响
缀花草坪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网址: 草花混播发展历程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8719.html
上一篇: 去龙美术馆了解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
下一篇: 在DNF中的一些发展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