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 绪
三、药用植物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专业基础课,承前启后,关系密切的有: 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学 ,中药栽培学,中药炮制学 四、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认真努力 理论联系实际 合适的学习方法,系统比较,纵横联系 * * 勣 * 药用植物学(Pharmaceutical Botany) 明朝名医李时珍不仅医术精湛,而且颇有文才。 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面生活了五个月,在这期间。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李时珍看了夫人的情书,感慨万千,心中也油然生起对夫人的思念之情。他立刻回信写道: “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菀。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从容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日苍耳子。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至时有金相赠也。” 绪 论一、药用植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概念: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作用的植物的一门科学。 地位:中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承前启后的课。 研究对象: 八角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白果 :止咳平喘 酸枣仁:宁心安神 银耳:银耳科 滋阴养胃 润肺生津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朱 砂:重镇安神 雄 黄:解毒,杀虫 炉甘石: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思考: 那我们为什么要学《药用植物学》呢? 绪 论一、药用植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药中占绝大部分的是植物药材。 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和制剂532种,其中与植物有关的为464种,占87.2%。 《中药大辞典》记载药物5767种,植物药4773种,占82.8%。 一、药用植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任务: (一)研究中药的原植物种类,解决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常用的中药中,多品种、多来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比较普遍。 整理中药复杂品种,逐步做到一药一名,保证来源真实。 益母草,别名:宝塔草、千层塔、坤草 中药品种的演变及复杂性 中药的多源性 对常用中药534味(根据《中华本草·精选本》)进行统计,单源者(297味)占55.6%;两源者73味,占13.7%;多源者164味,占30.7%。两源和多源共有237味,共占44.4%。(其中植物药454味,单源256,两源59,多源139,合计多源198味,占43.6%) 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多源者也占27.6%。 有限多源性药材的形成——亲缘关系相近,形色气味合格,具相同和较高含量的有效成分,极为相似的临床疗效。 山茱萸: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果皮。 杜仲: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白芨:兰科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 单源者 两源者 甘草:来源于豆科植物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干燥根。 两源者 黄芪:来源于豆科植物膜荚黄芪、蒙古黄芪的干燥根。 多源者 苦杏仁: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杏 一、药用植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任务: (二)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为合理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药用植物奠定基础。 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避免和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药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此方面的观念和知识。 一、药用植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任务: (三)利用学科的有关规律,不断寻找和开发新的药物资源。 利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往往含有相似的活性成分这一规律为线索,去寻找新的药物资源。 二、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古代由于药物中植物类药占大多数,所以古代把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把药学称为“本草学”。下面介绍一些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药物学专著。 汉代: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37种。 梁代:陶弘景 神农本草经集注 载药730种,将药物按其自然属性分类。 唐代:李勣、苏敬等 新修本草 载药844种,我国第一部药典。 宋代:唐慎微 证类本草 载药1746种,是宋代以前本草发展最完整的文献。 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 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是我国16世纪以前祖国药
相关知识
药用植物学—花(课堂ppt)
植物学实验ppt
《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
【广东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学全套教学视频
药用植物学实验
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
潘晓军《药用植物学》第四节 花
第二章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第四节
网络课程—药用植物学
网址: 药用植物学 绪.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72811.html
上一篇: 植物学4教学课件.pptx |
下一篇: 药用植物学件——茎.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