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抗虫棉花木质素含量及其生物合成关键酶活性研究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06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转基因抗虫棉花木质素含量及其生物合成关键酶活性研究
孙彩霞 陈振华 缪璐 牛翰杰 开通知网号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以不同转基因抗虫棉花及其亲本对照为供试对象,研究木质素含量及其生物合成关键酶活性.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棉花比较,在蕾期及铃期,转基因抗虫棉花Z30,CCRI41,SGK321叶片、茎秆组织中的木质素含量及叶片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显著性改变仅特异性地发生在某些品种、某些组织或某些时期内.在蕾期,转Bt基因棉花Z30茎秆组织中的木质素含量比其常规棉对照Z16显著下降,幅度达34.96%;转CpTI-Bt棉花CCRI41茎秆组织和SGK321叶片组织中的木质素含量比其常规棉对照显著下降,幅度分别为27.15%,13.22%.所有供试转基因抗虫棉花的木质素总量未见显著性改变.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彩霞;陈振华;缪璐;牛翰杰;转基因抗虫棉花木质素含量及其生物合成关键酶活性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2 赵俊兴;李茂辉;陈耀锋;许育彬;邢宏宜;转基因抗虫棉农艺性状及抗病性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10年01期 3 刘生荣,张俊杰关中棉区转基因抗虫棉简化栽培关键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4年03期 4 赵德平安徽省转基因抗虫棉推广应用现状及发展建议[J];乡镇经济;2001年03期 5 卫兵;转基因抗虫棉的生育类型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3年24期 6 张明杨;程志强;范玉兵;气候变化下转基因抗虫棉技术推广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J];农业技术经济;2023年06期 7 张安红;肖娟丽;赵战胜;王志安;刘圆;罗晓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23年05期 8 胡德玉;张条平;张华;马军;胡爱兵;转基因抗虫棉荆棉0436的选育[J];中国种业;2021年03期 9 我国科学家创新转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评价方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年06期 10 我国科学家创新转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评价方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华兰;何炼;刘朝辉;叶鹏盛;韦树谷;李琼英;张骞方;转基因抗虫棉昆虫生态群落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涛;刘新稳;杨绍群;夏绍南;邓艳凤;杨秀;柯兴盛;肖水平;转基因抗虫棉——赣早棉5号[A];江西省作物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3 束春娥;柏立新;孙宏武;孙以文;棉铃虫多代连续取食转基因抗虫棉的抗性演变[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陈曦;中美两国转基因抗虫棉专利技术的比较研究[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光涛;潘玉兴;潘光宝;孟秀红;王桂梅;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银兴棉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A];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李雪源;龚照龙;王俊铎;郑巨云;艾先涛;梁亚军;吐逊江;多力坤;莫明;郭江平;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现状及政策建议[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段冰;张琮;简述转基因抗虫棉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申请[A];山东省棉花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王芙蓉;刘国栋;张传云;宫永超;陈万杰;张军;高产广适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鲁7619的选育与特征特性[A];山东省棉花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曾宪富;王志伟;张晓洁;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的关键技术[A];山东省棉花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张传云;王芙蓉;刘国栋;张景霞;张军;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鲁7619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A];中国棉花学会2014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茂营;NaCl胁迫对转基因抗虫棉生长和抗虫性影响及化学调控修复[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2 睢宁;麦棉周年秸秆还田影响转基因抗虫棉产量形成的钾素替代效应[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王贵彦;从FSD视角对农户水平上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应用过程和效果的系统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左开井;转基因抗虫棉Bt基因的遗传效应与定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5 范存会;我国采用Bt抗虫棉的经济和健康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6 李付广;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的获得及其抗虫性与生理生化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7 李孝刚;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孙丽萍;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与团队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9 孙国清;不同抗虫棉品种杀虫蛋白表达研究及影响抗虫性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麻馨月;树皮基于酶催化技术提取生物基多酚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军;外源转基因抗虫棉的创制及分子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2 陈彦君;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D];海南大学;2017年 3 陈晨;中国六省转基因抗虫棉对棉花害虫的影响及社会经济效益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李孝刚;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生物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唐影;转基因抗虫棉对根区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6 史勇敢;转基因抗虫棉创杂棉2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7 张明辉;德州地区转基因抗虫棉对棉田昆虫群落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8 冷春龙;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赵俊兴;转基因抗虫棉农艺性状、纤维品质及抗病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刘金海;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产业化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柯冬林;转基因抗虫棉怎么啦[N];湖北日报;2000年 2 耿蜀平;双价转基因抗虫棉“863”计划的硕果[N];中国纺织报;2001年 3 滕礼 吴孟菲;深圳转基因抗虫棉全国“开花”[N];市场报;2002年 4 记者 魏东 通讯员 王祥峰;“鲁棉研21号”成为转基因抗虫棉标志性品种[N];科技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左常睿;转基因抗虫棉造福农民[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 穆朝辉;SGK321双价转基因抗虫棉通过审定[N];农民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梅隆;国产转基因抗虫棉 种植已占主导地位[N];农民日报;2004年 8 周铮;转基因抗虫棉直接收益达150亿元[N];中国特产报;2007年 9 杨文利;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带来150亿元直接经济效益[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10 记者 陈星;转基因抗虫棉的自述[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相关知识
我国转基因生物产业化亟待突破
复合性状转基因棉花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核黄素生物合成中的一个关键基因与植物抗病性关系的研究
长春花文多灵生物合成关键酶D4H同源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研发
菊花CmHLB基因调控木质素合成和茎秆强度的分子机制研究
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科技生物专题》(一)基因工程
颠茄MYB1调控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的功能研究
花椒精油提取及其生物活性测定研究
植物精油及其活性成分的抗菌机理
网址: 转基因抗虫棉花木质素含量及其生物合成关键酶活性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75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