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软体动物蛞蝓对园林的危害

软体动物蛞蝓对园林的危害

简介:蛞蝓属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俗名鼻涕虫、野蜗 牛、托盘虫、泫达虫等。其分布面积很广,全球多种农作物和园林植物都曾遭受其危害。

   蛞蝓一般 一年繁殖1至3代,在阴雨多、湿度大、温度高的季节繁殖很快。5月中旬至10月上旬是它们的活动盛期,多于4、5月产卵于草根、土缝、枯叶或石块下,每个成体可产卵50至300粒。6至9月蛞蝓的活动最为旺盛,一直到10月下旬开始下降。

   11月下旬以成虫和幼虫在花草灌木及田埂土缝、残株落叶、宅前屋后的砖块瓦片等物体下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开始活动,蛞蝓白天潜伏,傍晚或清晨取食,遇有阴雨天则整天栖息在植株上。4月下旬到5月上旬成虫开始交配,此后不久产卵,成虫一年可多次产卵,卵多产于潮湿疏松的土里或枯叶下,卵表面具粘液,干燥后把卵粒粘在一起成块状,初孵幼虫多群集在一起聚食,长大后分散危害,喜栖息在植株茂密低洼潮湿处。

  一般成虫存活2年以上,性喜阴湿环境,如遇雨天,昼夜活动,因此温暖多雨天气及田间潮湿地块受害较严重。干旱时,白天潜伏,夜间出来危害;若连续干旱,便隐藏起来,并分泌粘液,封住出口,不吃不动,潜伏在潮湿的土缝中或茎叶下,待条件适宜时,如下雨或浇水后,于傍晚或早晨外出取食。11月中下旬又开始越冬。

(蛞蝓躲在阴暗潮湿地方取食)

一、蛞蝓对人类的危害

对人类的危害,蛞蝓假寄生于人体后,可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多种吸虫和绦虫均可以蛞蝓为中间寄主在家畜、家禽或哺乳动物体内寄生。寄生在蛞蝓体内的管圆线虫的幼虫可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 炎或脑膜脑炎。双线嗜黏液蛞蝓与其他腹足纲动物相比,对人的感染率更高;近年来由蛞蝓引起的病例多有发生。2002年数据显示,我国已报告寄生人体蛞蝓5 例,隶属3属3种。另有报道,一女性曾一次吐出活蛞蝓20多条。

二、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光合作用减少、物质运输中断。蛞蝓取食植物后,直接造成植物组织的机械损伤,导致叶片、花瓣残缺、孔洞,严重者根茎被咬断,幼苗被吃光。蛞蝓爬行过后留下的粘液带粘附于植物表面,使植物透气和透水性减弱,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内源激素减少。植物内源激素主要在细胞快速分裂部位或细胞代谢较快部位( 胚芽鞘、营养芽、嫩叶、叶原基等)合成。而这些部位极易遭到蛞蝓危害,从而造成内源激素合成量降低,植物生长受限、生理平衡失调、抵抗力降低等。

商品质量下降。蛞蝓取食植物幼果直接导致减产。蛞蝓取食果皮后常使果实出现带状伤痕;另外其分泌液干燥后可留下1 条白带,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

微生物寄生。植物被蛞蝓咬伤后,生理屏障遭到破坏,微生物可直接感染植物内部,大量滋生而堵塞输导组织,且产生的毒素可导致植株死亡。

(蛞蝓取食叶片)

三、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蛞蝓喜水怕光,常躲避在阴暗潮湿、腐殖质较多的地方,故秋季应及时清理和深翻土地,杀死其他越冬成虫和卵。

适当修剪,增加通风透光性,做好排水设施,切忌使用未腐熟或劣质的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

化学防治

蛞蝓对甜、香、腥气味有一定的趋性。而且软体动物都是夜晚出来活动取食,我们可以用国光诺定清,在傍晚用药效果最佳。

对乔木使用,每棵树建议50-100g,均匀撒施树基部周围(可提前浇少量水,使树基部环境湿润,有利于虫体活动和药效发挥)。

对灌木、草坪中使用,每100㎡100-200g,均匀撒施,傍晚施用(可提前浇少量水,原理同上),雨后转晴的傍晚最佳。

相关知识

蜗牛和蛞蝓对花卉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软体动物的害处
危害花卉的软体动物有蛞蝓,用800倍代森锌喷雾,可杀死78.8%。
兰花害虫蛞蝓 蜗牛的防治
兰花虫害及软体动物的防治
一种铁皮石斛栽培过程中软体动物的防治方法技术
北方温室花卉生产中蜗牛和蛞蝓的防治技术
1240:又见蜗牛危害及防治办法
蛞蝓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对策
园林常见食叶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网址: 软体动物蛞蝓对园林的危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7615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陆生软体动物的防治和保护
下一篇: 软体动物的危害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