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锈病主要侵染叶片和花梗,最初在表皮上产生黄色小点,逐渐发展成为纺缍或椭圆形隆起的橙黄色小疱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环。疱斑扩展较大,至其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的粉末状物,即夏孢子。
韭菜锈病主要侵染叶片和花梗,最初在表皮上产生黄色小点,逐渐发展成为纺缍或椭圆形隆起的橙黄色小疱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环。疱斑扩展较大,至其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的粉末状物,即夏孢子。叶片两面均可染病起斑,广东农民常称之为起“墨屎”,夏孢子散出后叫起“锈色”,该病最大特点是发展快、来势猛,病情严重时疱斑布满叶片,失去食用价值,无法上市销售,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韭菜锈病之病原为葱柄锈菌,属于寄生性较强的高等真菌,除侵染韭菜外还可以侵染多种百合科植物。在华南地区一般不会产生冬孢子,没有发现其转主寄生和越冬现象,周年以夏孢子转移侵染,借助气流传播,在植物表皮湿润有水膜最易萌发,穿透表皮直接侵入,在广东地区一般秋、冬、春季,天气温暖、湿度高,尤其毛毛雨或露多雾大天气时较易流行,如果品种抗病性差,偏施氮肥过多,种植过密和钾肥不足时发病更重。
韭菜锈病的防治该病应从如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合理密植,收割时尽可能低割,并尽量清洁畦面,减少田间病原。随后喷洒45%胶体硫400倍作畦面消毒。
2、浇水不易过湿,雨后注意田间排水;采取合理配方施肥,注意增加磷钾肥施用。韭苗长起时要使用多微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作叶面喷施,以提高植株抗病力。
3、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不能拖延,供选用药剂有:菌扑脱(40%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斑粉脱或腈菌唑(12?5%乳油)1200―1500倍,三唑酮(20%乳油)1500―2000倍,敌力脱(25%乳油)3000倍。每隔7―10天一次,喷1―2次即可有效控制该病。
相关知识
引起韭菜锈病的原因 引起韭菜锈病的原因有哪些
大蒜锈病巧防治
玫瑰锈病的防治方法
油菜白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鸡蛋花发生锈病的条件是什么?如何防治?
韭菜枯萎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花椒锈病的症状、发病时间及防治方法
韭菜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韭菜灰霉病可以用哪些药剂防治?
花木锈病的防治
网址: 韭菜锈病的防治(图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0764.html
上一篇: 蔷薇锈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爱问 |
下一篇: 月季锈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