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广州市发布“龙舟水”农业生产防御应对指南

广州市发布“龙舟水”农业生产防御应对指南

  小满后,江河渐满。

  据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通知,当前,我市即将进入“龙舟水”降雨集中期。预测“龙舟水”期间全市平均累计雨量400-50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3成。降水过程大致发生:5月26-27日(中到大雨),5月29日-6月1日(大到暴雨),6月3-5日(大到暴雨),6月8-12日(大到暴雨),6月16-18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实际,现制定发布农业生产防御应对指南。请广大农户和农企注意抓好农业生产防御应对工作,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龙舟水”农业生产防御应对技术指导意见

  一、粮油作物

  (一)“龙舟水”防御措施

  1.密切关注“龙舟水”降雨集中期的天气预警。

  2.对于易倒易折的粮油作物进行适当加固。

  3.及时疏通沟渠,开好田间排水沟,确保排灌畅通并配置应急抽水设备。

  4.水稻要抢抓有利天气做好排水晒田工作,促进水稻根系深扎,为后续壮秆防倒伏打下基础。

  5.玉米能够采收的尽量提前采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二)水稻灾后复产技术措施

  当前我市水稻大部分已进入分蘖末期至孕穗期,是水稻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龙舟水”期间重点是做好保穗、防病、防虫等“一保二防”管理工作。

  1.排除积水。迅速疏通排水系统,尽快清除田间淤泥和杂物,排除田间积水。清淤排水后,按照早稻中后期管理要求,确保安全孕穗和有效穗数。一是孕穗期保穗,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保护好水稻后3片功能叶;二是孕穗至抽穗期,田间保持水层,做到浅水抽穗;三是后期保持湿润灌溉,维持至蜡熟期。

  2.及时追肥。对植株生势较差的禾苗,一是抢晴追施1次复合肥,可亩施复合肥5-6公斤+氯化钾4-6公斤,或尿素5-8公斤+氯化钾5-6公斤,以提高穗数和形成大穗。二是适当补施粒肥,可亩施2-3公斤尿素或复合肥,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抢晴防治病虫害。病害重点预防纹枯病、稻瘟病等;虫害重点预防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天气转晴应喷施1次农药,病害可选用井冈霉素、春雷霉素、氯噻啉等药剂,虫害可选用烯啶虫胺、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

  4.改种其它作物。对农田冲毁、严重影响失收的,可以考虑及时改种其它短期、速生的蔬菜作物。

  (三)玉米灾后复产技术措施

  我市玉米生长期不一,大部分处于授粉期至灌浆期,低洼地玉米受浸严重的会出现根系发黑或植株枯死,严重影响产量,根据受浸情况和不同生育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排水清园。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促进玉米根系恢复生长,清除田间杂物,减少病虫害发生。

  2.分类加强田间管理。根据不同生长期、倒伏程度和受浸程度,对于倒伏较轻的玉米不需人为扶直,让其自然生长直立起来;对于倒伏严重的玉米,应及时进行人工扶直。结合中耕培土,增施氮、钾肥及喷施叶面肥,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3.加强病虫防控。喷施代森锰锌、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等,预防大小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

  4.及时采收。对已成熟的玉米要及时采收上市。

  (四)花生灾后复产技术措施

  1.排除田间积水。根据积水情况和地势,雨后要及时清沟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清理淤泥、杂物,尽量减少受浸时间。

  2.及时追肥。若叶色偏黄,可亩施复合肥15公斤结荚肥。当长有50%荚果时,可每亩撒施优质石灰粉15公斤。

  3.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预防叶斑病、锈病等病害的发生,中后期注意防治蚜虫、蓟马、斜纹夜蛾等虫害。

  4.改种其它作物。如农田淹水时间较长、大部分植株已死亡,及时清理水浸致死的花生植株,消毒土壤,可及时改种其它短期、速生的蔬菜作物。以减少涝害损失。

  二、蔬菜

  (一)“龙舟水”防御措施

  1.密切关注天气预报。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提早安排好落实好蔬菜生产各项防御技术措施。

  2.种植抗性好的品种。近期种植蔬菜应选择耐雨水、耐涝、耐热、抗病、丰产、优质的品种,提高蔬菜抗灾能力。“龙舟水”前播种未出苗的露地蔬菜可覆盖作物秸秆、无纺布、薄膜或遮阳网,避免暴雨冲刷伤苗。

  3.及时抢收已成熟蔬菜。在“龙舟水”来临前,要及时采收在田已成熟蔬菜,易受水淹地块和不耐涝的蔬菜视情况提前采收,减少蔬菜在雨水中受损的风险。

  4.清洁疏通沟渠。及时检查和疏通沟渠,做好田间排涝准备,保证暴雨时能及时排除积水。

  5.检修加固设施。提前进行设施设备的检修和加固,提高设施装备抗灾害能力,确保瓜豆棚架、温室大棚设施、外遮阳设施、排水管道器械等的完整和正常。

  (二)灾后复产技术措施

  1.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及时做好菜田排水和清淤工作,减少田间积水,保持土壤透气,恢复根系生长。

  2.抢收上市。对“龙舟水”仍有商品价值的蔬菜产品要及时、尽量采收上市,减少损失。

  3.加强田间管理。对受灾程度较轻的蔬菜,灾后要及时加强生产管理,尽快恢复生产。刚刚播种移植的受损菜田要及时补苗补种;抓紧修复并加固棚架,更换受损的棚膜;清洁田园,及时清理残株败叶;结合清沟培土,追施1-2次速效肥,亩施尿素4-5公斤,并选用芸苔素或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4.抢播速生蔬菜或改种其它蔬菜。对受灾严重的或者完全损毁菜田,及时清洁田园,撒施生石灰消毒后整地,并根据当地市场条件和栽培习惯迅速复产,及时改种耐涝、耐热的速生蔬菜如空心菜、藤菜、苋菜、芥菜等,有条件的覆盖遮阳网或搭建防雨小拱棚,以尽快恢复蔬菜生产。

  5.加强病虫害防治。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农业农村部门的病虫测报,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加强田间巡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优先采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对病虫害进行综合绿色防控。“龙舟水”期间要趁晴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防治苗期猝倒病可选用多菌灵或噁霜灵·锰锌等药剂防治。霜霉病、疫病需避免田间积水,选用烯酰吗啉或霜脲氰喷雾。防治白粉病要增施磷钾肥,及时摘除老、病叶,选用硫磺或腈菌唑喷雾。防治炭疽病可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选用咪鲜胺或苯醚甲环唑喷雾。防治软腐病及时清除病株并在病穴四周撒生石灰消毒,排除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发病初期喷施春雷霉素或噻菌铜等防治。防治蓟马可覆盖地膜,苗期覆盖遮阳网,利用蓝板诱捕成虫,选用乙基多杀菌素或噻虫嗪喷雾。防治斜纹夜蛾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选用灭幼脲或核型多角体病毒,宜傍晚施药。瓜实蝇需清除田间烂瓜、虫瓜;用粘蝇纸、性诱剂诱杀成虫。豆荚螟可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清除田间落花落荚。红蜘蛛可选用阿维菌素或螺螨酯喷雾防治。

  三、水果

  (一)“龙舟水”防御措施

  1.及时收获可上市或已经成熟果实,避免生产损失。如在暴雨前抢收杨梅、早熟荔枝等水果。 

  2.疏通果园排水沟渠,保证排水顺畅,避免发生果园淹水。

  3.立柱加固果树树干。特别香蕉园,应在暴风雨前及时立支柱护蕉。

  4.做好防病工作。暴风雨期间,容易造成机械伤,高温高湿天气,利于病菌传播,可在下雨前,全面喷施一次广谱性杀菌剂防病。

  5.加固果树大棚棚体,增设立柱和斜拉支柱,提前做好防风工作。

  (二)灾后复产技术措施

  1.雨后应及时巡查果园,及时做好田间管理和设施维护工作。如发生果园积水情况,应疏通排水沟,排除积水,防止沤根烂根现象;如发生倒树、断枝落叶等情况,应做好果树修剪、扶正和果园清洁工作。及时扶正歪斜的果树,设支柱固定树干;转晴后回缩修剪断裂的枝杆;将落果、残枝、败叶等清除出果园,减少病虫源。如发生大棚等设施设备损毁等情况,应及时修复。

  2.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暴风雨后,容易引发病虫害。应根据果树物候期并结合病虫发生规律,做好防护工作。荔枝、龙眼重点防治霜疫霉病、炭疽病和蒂蛀虫;柑橘类重点防治炭疽病、溃疡病和螨类;香蕉应注意防治疫病和叶斑病;番石榴重点防护炭疽病;火龙果应注意防治炭疽病、溃疡病等。对容易发生烂根的果树,如香蕉、番木瓜,应及时挖除烂根和死株,在树盘周围撒施生石灰或淋施杀菌剂消毒。

  3.加强肥水管理。雨后根系吸收能力较弱,可通过抢晴喷施核苷酸、氨基酸、海藻素以及含钙、硼、镁等元素的叶面肥,及时补充树体营养和保果壮果,淋施海藻类或黄腐酸钾类水溶肥促进根系生长,加快树势恢复。

  四、花卉

  (一)“龙舟水”防御措施

  1.清洁疏通沟渠。及时疏通沟渠,清洁整理场地,做好田间排涝准备,保证暴雨时能及时排除积水。

  2.扶正固定苗木。对于易倒伏、易折断的花卉苗木进行适当扶正加固,必要时用支架支撑固定。

  3.检修加固设施。提前进行设施设备的检修和加固,提高设施装备抗灾害能力,确保温室大棚设施、外遮阳设施、排水管道器械等的完整和正常。

  4.预防病虫害。“龙舟水”前1-2天喷施溴菌腈等广谱性杀菌剂预防,以减少花卉植株病源,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二)灾后复产技术措施

  1.抢排积水。及时排除苗床、田间、花盆积水,减少田间和耕作层滞水时间,及时修复排灌喷淋系统。

  2.植株管理。及时清理植株表面的淤泥,以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排水后必须及时对倾斜的植株进行扶正、支撑固定。受害重苗木要适度进行重剪,观花、观果苗木还应摘去部分或全部花或果实。涝害后要适当遮阴花卉植株,待植株恢复后,再转入正常光照管理。

  3.肥水管理。花卉作物被水淹过后,待盆土、园地表土基本干燥时,及时松土。及时追肥以恢复植株生长,植株恢复生长前以补充速效叶面肥为主;植株恢复生长后可进行根部施肥,增施磷钾肥、水溶肥以及微量元素,增强植株抗逆能力。

  4.通风降低设施内的空气湿度。修复受损设施和棚膜,温室大棚和荫棚等设施栽培的花卉植株,在雨后适当加强通风,降低设施内空气湿度,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

  5.防治病虫害。“龙舟水”后,温度高、湿度大,再加上植株生长衰弱,抗逆性降低,适于多种病虫害发生,要及时进行防治,控制蔓延。场地可选用次氯酸钠或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地面、床架及相应设施做消毒处理。期间疫病、叶斑病、软腐病多发,可选用烯酰吗啉、霜脲氰防治疫病,选用乙蒜素、中生菌素防治软腐病,选用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等防治叶斑病。

  五、水产

  (一)“龙舟水”防御措施

  1.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信息,暴雨前要提前加固池基、闸门,检查供电线路、增氧机、投料机、电机、进排水系统等,有问题及时处理。

  2.适当降低池塘水位,有条件者在塘基边装围网,以防漫塘跑鱼。

  3.在池塘基边撒石灰粉,维持池水酸碱度稳定,增加钙质。

  4.加强增氧。暴雨前后、气压低的浓雾天气、白撞雨天气、闷热等天气,要增加开增氧机时间,以防缺氧浮头。

  5.全池均匀施用过氧化钙,防止池塘鱼虾浮头甚至泛塘。在池塘中均匀泼洒维生素C和葡萄糖,以防鱼虾应激。

  (二)灾后复产技术措施

  1.立即修复池基和进排水系统,维修好损坏的增氧机、投料机、电泵等机械,恢复正常生产。

  2.做好疫病防控。及时排涝,发现死鱼迅速捞取作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发生。施一次广谱杀虫药进行预防性杀虫,防止寄生虫病发生。近期易出现斜管虫、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

  3.每亩每米水深用10-15千克生石灰兑水全池均匀泼洒,以沉淀悬浮物,澄清水质,提高池塘酸碱度,消毒杀菌。也可用明矾、聚合氯化铝、过氧化钙(三种的用量均为每亩每米水深用0.75千克)沉淀水质,然后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等药物消毒池水。

  4.如暴雨后池塘的藻类大量死亡,杀菌杀虫后要施芽孢杆菌,以降解池塘死亡藻类以及大分子有机物,同时施肥培育浮游藻类。

  5.全池泼洒腐植酸钠、葡萄糖、维生素C等抗应激,用试投料的方法确定池塘鱼存量和投料总量,然后投八成料为宜,做到定时、定质、定量、定位,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多维、三黄散等提高鱼体免疫力。

  6.如出现漫塘跑鱼情况,对池塘逃鱼、应激死亡的虾和鱼等情况进行观察、判断,摸清塘存鱼量,及时补充鱼种,恢复正常生产,避免池塘空转,弥补养殖损失。

  7.近期阴雨天较多,可施用光合细菌,以利用硫化氢、有机酸、铵盐、硝酸盐等,防止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超标。

  8.规范用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养殖户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发布的《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规范用药,严禁使用禁停用渔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六、畜禽

  (一)“龙舟水”防御措施

  1.加强巡逻排查。养殖场外通过加宽、加深防洪沟,保证周边及场内积水及时排出。检查场内排水系统,清理杂物,在场内地势低洼区域放置挡水板和沙袋,做好引流排涝。检查养殖栏舍、饲料药品仓库的屋顶、门、窗是否完好,特别注意地势走向,有风险时要做好加固、维修、隔挡等防范措施。老旧栏舍要注意防范屋顶、墙体的垮塌风险。要加强栏舍电路检查,加强对漏电、短路等风险的预防与控制。

  2.做好人员生活和养殖生产所需各类物资的储备,重点做好饲料、消毒、发电机等急需物资装备准备。提前做好生产计划,稳定有序、合理安排生产。

  3.放牧养殖应及时转入栏舍,舍饲养殖要保持合理密度。

  (二)灾后复产技术措施

  1.做好排污、清场工作,加强消毒。采用生石灰、漂白粉、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栏舍一般消毒2-3次才能重新使用。养殖小户可用10%-20%石灰水对栏舍地面、墙壁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喷洒消毒。

  2.修复、加固破损的栏舍。不能及时修复的,应尽快将畜禽转移至干燥、安全地带。

  3.加强饲养管理。“龙舟水”后要确保饲料和饮水质量,禁喂受水浸泡变质的饲料,饲料要少添勤喂,避免发霉。在饮水中可加入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

  4.雨后畜禽防疫工作要点。一是做好“龙舟水”后畜禽健康观察。要对低龄、体弱、伤残、病情严重的畜禽及时淘汰,并做好无害化处理,降低饲养成本。商品畜禽达到出栏标准的要尽快出栏,降低饲养密度。二是做好“龙舟水”后消毒灭源工作。按照“消毒-清扫-再消毒”的原则,做好养殖场饲养环境的消毒灭源工作。三是做好存栏动物的饲养管理和强制免疫工作。按要求做好存栏动物的强制免疫工作,应免尽免。加强饲养管理,消毒同时做好饲养场的通风、除湿工作,给饲养动物补充适量维生素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中草药,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四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报告。如出现大批动物异常死亡时,要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积极配合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异常动物进行处理。

  联系方式&保险理赔

  如有重大农作物灾情发生,需要农业防汛救灾技术服务,可与本地农业农村部门联系,如农作物受灾需要保险理赔可与投保公司咨询。

广州市农业农村系统

防灾减灾应急联系方式

图片

广州市政策性

农业保险联系方式

图片

相关知识

农业生产如何更好应对气候变化风险?
广州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版).docx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广州市2022年上半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广州市2019年上半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商务部发布《出口花卉技术指南》
广州市居民家庭垃圾分类指南
防范应对农田渍涝灾害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切实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广州市花景建设规划(2016
应对拉尼娜极端天气,合肥市发布抗灾保供21项种养技术指南!

网址: 广州市发布“龙舟水”农业生产防御应对指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956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全力以赴 抗旱夺丰收
下一篇: 早春小麦病虫草害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