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荥阳市民自制工具雕刻葫芦 作品被天津大学收藏

荥阳市民自制工具雕刻葫芦 作品被天津大学收藏


平先生展示他做的蝈蝈笼

映象网讯(记者 王文凯 通讯员 张海霞 郑鸿斌)63岁的荥阳市民平顺,和他的名字一样,非常平和、慈祥,而他的故事,也很平顺,爱做蝈蝈笼、爱雕刻葫芦。

12年前,也就是2006年,51岁的平先生工作已不再繁忙,他决定重新开始养蝈蝈、做蝈蝈笼,重拾小时候的爱好。2007年,他和几位好友去郑州玩儿,路上看到有卖葫芦的,特别喜欢,就花了20元买了一个,想把它做成蝈蝈笼。这一买,就再也没有停下过。

平先生的部分作品

刚开始不会进行葫芦雕刻,总是弄破,连个盖子都弄不好。于是,平先生就自己制作雕刻工具,研究雕刻方法,经过多次尝试,他摸到了雕刻葫芦的窍门,作品也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富有创意。

后来,平先生开始尝试在葫芦上作画,因为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在葫芦上作画并不太难,难的是对烙铁的掌控、对镂刻的把握。“一个拳头大的小葫芦,就要刻画2天多才能完成。之前,我用的是电烙铁,已经用坏4个了,现在用的是我专程跑到天津买的专用烙铁。”

11年的葫芦雕刻,让他结交了一群有共同爱好的朋友,2018年初,新乡县大召营村要举办一个葫芦节,他受邀参加并接受了新乡电视台的采访,其在雕刻葫芦上的精湛技艺受到了许多好评。

2018年6月,在朋友的推荐下,平先生申请了天津大学“葫芦雕刻技艺”培训,由于该培训要求年龄60岁以下,以为不会通过,却在6月24日接到了电子“入学通知书”。2018年7月1日,他和39位葫芦雕刻艺术家一起开始了30天的培训学习。

平先生自己制作的雕刻工具

学成结业时,平先生用作品《腾飞》收获了赞誉满满,该作品连同他的另外2个作品一同被天津大学收藏。

都说“十年磨一剑”,平先生用几十年的热爱、十几年的钻研,“磨”出了属于他的刻刀与烙铁下的精彩岁月,也带给我们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美的享受。平先生表示,他愿意将这份技艺传承下去,只要有愿意学的,他就免费教。

近年来,荥阳市各地掀起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潮,文艺汇演、艺术教学、百姓讲堂等一系列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在丰富百姓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不断深入挖掘艺术人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融入到文化建设中,在营造浓厚氛围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群众爱国主义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传播主阵地。

早在2015年,荥阳便全面启动“修身行善 明礼守法”全民行动,构建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典型带动等长效机制,推进全民修身行动常态化,加快提升市民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内涵和“气质”。确立了“十大工程”,引导党员干部“修德”养廉,企业“修诚”立信,市民“修习”正德,学生“修志”立强,围绕公民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道德教育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市呈现出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社会稳、风气正的良好局面。

(荥阳政务新闻热线:15890037786 投稿邮箱:472061029@qq.com)

相关知识

即墨区姐妹花传承葫芦雕刻老手艺 被授予非遗技艺大师
精微万千 葫芦生“花”
行走中国|精微万千 葫芦生“花”
拿着手术刀将水仙雕刻出了花篮大象造型?曾经普外科医生成了民间水仙雕刻大师
葫芦砑花相关材料、工具、技法都是什么?
荥阳植物园月季花海邀您来赏“花中皇后”!
老蓝水适合雕刻什么,探索老蓝水的雕刻潜力:适合雕刻哪些物品?
翡翠用什么雕刻?哪种工具最适宜,价值更高?
葫芦的寓意与象征风水(传承的宝藏——葫芦的文化内涵与风水之道)
作品解读丨天津大学2022“Garden”花园杯植物景观设计竞赛获奖

网址: 荥阳市民自制工具雕刻葫芦 作品被天津大学收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976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自制多肉植物花盆】
下一篇: 喜庆春节装饰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