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覆膜滴灌对温室气体产生及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覆膜滴灌对温室气体产生及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3年03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覆膜滴灌对温室气体产生及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陶丽佳   王凤新   顾小小   开通知网号

【摘要】:CO2、CH4与N2O作为全球气候变化贡献较大的温室气体日益受到重视,而覆膜滴灌作为一种节水的田间农艺措施也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就土壤温湿度对土壤温室气体产生及排放的影响、覆膜滴灌造成土壤温湿度的改变及其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进行了综述。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1)土壤温度、湿度都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和活性、调节气体传输速率,对土壤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起作用;(2)土壤CO2排放速率与浅层地温正相关,CH4与N2O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最适温度,而CH4的氧化与温度的关系呈多样性;(3)土壤湿度对CH4产生、氧化与N2O产生的作用都大于土壤温度,CH4氧化速率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而CO2与N2O的排放都有一个最佳的湿润范围;(4)覆膜良好的增温保湿效应、对气体传输的自然阻隔作用以及滴灌的局部湿润作用又会影响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最后总结提出了有待进一步展开和完善的几方面研究工作:如何确定和控制土壤湿润范围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何定量确定覆膜滴灌的综合效应,如何通过调控土壤CO2的排放以调控作物的生长过程。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国辉;王军可;王亚梁;朱德峰;陈惠哲;向镜;张义凯;张玉屏;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对水稻温室气体排放及产量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0年05期 2 张怡;吕世华;马静;徐华;袁江;董瑜皎;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6期 3 周爽;王广帅;高阳;江晓慧;李欢欢;张俊鹏;张静祎;滴灌对农田N_2O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0年01期 4 周龙;王芳;赵伟丽;曾志伟;杨德荣;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9年S2期 5 董倩倩;范文波;许忠宇;刘芳婷;张金玺;魏建涛;李长晓;滴灌水量和土壤温度对桶栽棉花土壤剖面CO_2浓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0年03期 6 王雯;张雄;不同灌溉方式对陕北沙区马铃薯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9年02期 7 倪雪;江长胜;陈世杰;李晓茜;石孝均;郝庆菊;地膜覆盖和施氮对菜地CH_4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9年05期 8 刘杰云;邱虎森;张文正;宗洁;吕谋超;节水灌溉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9年06期 9 舒晓晓;刘智杰;浅析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J];中国农学通报;2019年35期 10 罗晓琦;张阿凤;陈海心;冯浩;覆膜方式和灌溉对夏玉米产量及农田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8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小利;半湿润易旱区麦玉复种系统集雨限量补灌的作物产量和环境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 2 王广帅;灌溉模式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3 宋秋来;松嫩平原旱作农田土壤CO_2排放规律及土壤碳平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敏;斜发沸石对膜下滴灌花生田氮素利用及N_2O排放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22年 2 曾唯;施加生物炭和地膜覆盖对菜地CH_4和CO_2排放的影响[D];西南大学;2021年 3 胡国辉;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对机插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年 4 刘芳婷;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与棉花生长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年 5 罗晓琦;不同覆盖措施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碳足迹[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6 石将来;地膜覆盖对稻-油轮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减排措施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7 张凯莉;地膜覆盖和施氮对菜地CH_4和CO_2排放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8年 8 丁新宇;秸秆覆盖及免耕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7年 9 滕园园;免耕密植玉米间作豌豆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特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10 吴瀚;水田转菜地对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治;田富强;钟瑞森;胡和平;新疆膜下滴灌棉田生育期地温变化规律[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2 Carbon Dioxide Fluxes and Concentrations in a Cotton Field in Northwestern China:Effects of Plastic Mulching and Drip Irrigation[J];Pedosphere;2011年02期 3 龙攀;黄璜;作物覆膜温室效应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0年01期 4 姬景红;张玉龙;张玉玲;虞娜;王伟承;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矿化特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9年05期 5 杨俊峰;龚月桦;李生秀;旱地小麦覆膜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陕西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6 李虎;邱建军;王立刚;农田土壤呼吸特征及根呼吸贡献的模拟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7 侯晓燕;王凤新;康绍忠;冯绍元;韩江江;西北旱区民勤绿洲滴灌马铃薯揭膜效应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年04期 8 何婷婷;华珞;张振贤;徐振剑;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释放的因子及固碳措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张东秋;石培礼;何永涛;徐玲玲;张宪洲;钟志明;西藏高原草原化小嵩草草甸生长季土壤微生物呼吸测定[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3期 10 毕建杰;王琦;张衍华;郝兰春;苗长忠;毛武才;施肥对不同品种麦田CO_2通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岳燕;水分条件与水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及多样性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丽佳;王凤新;顾小小;覆膜滴灌对温室气体产生及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03期 2 吕雄杰;陆文龙;宋治文;王建春;一种便携式土壤温湿度数据采集器的研制[J];天津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3 韩璐;陈辉;陈同同;付阳阳;李阳;柴达木盆地土壤温湿度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6期 4 闫超;刘强;孟庆峰;李靖彤;李琳;王文帆;雪被厚度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J];林业科技;2024年01期 5 王荣新;赵维俊;马剑;敬文茂;赵晶忠;武龙庆;祁连山干旱山地草地土壤温湿度变化特征[J];林业科技通讯;2021年06期 6 赵维俊;刘贤德;金铭;敬文茂;王顺利;任小凤;马剑;武秀荣;祁连山林草复合流域土壤温湿度时空变化特征[J];土壤;2018年04期 7 刘秀;张艳林;干旱区农田土壤呼吸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13期 8 丁丹;陈钰皓;陈雄伟;何莹泉;王振师;刘锡辉;水喷淋对防火林带土壤温湿度的影响[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7年02期 9 张恒平;顾玉梅;祁连山典型小流域大气与土壤温湿度季节与年际变化特征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3年10期 10 王栋;夏郅;金马;智能绿植培育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电子制作;2023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征;刘岩;梁梦雪;孙家清;基于多元回归方法的土壤电阻率与土壤温湿度研究[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9 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四届防雷减灾论坛[C];2016年 2 王倩茹;范广洲;文小航;中国区域高分辨率土壤温湿度特征分析[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C];2017年 3 王倩茹;范广洲;文小航;中国区域高分辨率土壤温湿度特征分析[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6 青年论坛论文集[C];2017年 4 丁旭;赖欣;范广洲;青藏高原地区土壤温湿度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C];2017年 5 许铨昂;深圳市温室气体量化方法学标准实践研究[A];标准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第十三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6年 6 陈晓翔;谈航运温室气体减排的对策措施[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薛婕;裴莹莹;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刘芳;喀斯特地区土壤温室气体剖面浓度的相互关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9 余红;席北斗;实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核算[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10 黄德林;蔡松锋;中国水稻甲烷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及其政策意涵[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薇;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2 孙芳;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汪涛;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分析方法及应用[D];清华大学;2012年 4 张绚;天津火电行业大气颗粒物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情景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5 汪玉;用于走航监测的大气温室气体检测系统及网络监测平台的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 6 朱谦;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白卫国;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自选择博弈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王学智;基于深度学习的土壤温湿度预测相关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22年 9 梅雪英;城市草坪温室气体通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建政;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评价及实证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萍萍;大气强迫及地表覆盖数据变化对土壤温湿度模拟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2 周垚嘉;基于CLM3.5的山东省土壤温湿度模拟与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3 唐立佳;土壤温湿度远程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20年 4 刘晨;基于气象模型和MODIS卫星数据反演的土壤温湿度数据对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22年 5 朱禹衡;基于多结构注意力机制的土壤温湿度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3年 6 陆婷婷;施肥、灌溉及火烧对荒漠草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7 黄启慧;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与温室气体减排的法治路径研究[D];厦门大学;2022年 8 袁必磊;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法律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23年 9 刘振华;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10 黄靖;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静;青藏高原土壤温湿度实现组网观测[N];中国气象报;2015年 2 记者 鹿嘉惠;温室气体卫星载荷研究取得进展[N];安徽日报;2023年 3 记者 程国媛;我省加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和管理[N];山西日报;2024年 4 记者 张娟;《2022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发布[N];中国气象报;2023年 5 达川;总局推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N];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 6 记者 曲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首单交易达成[N];中国电力报;2024年 7 记者 李苑;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启动[N];上海证券报;2024年 8 记者 张兆卿;欧盟委员会建议到2040年温室气体减排90%[N];人民日报;2024年 9 ;研究:干旱致土壤中更多温室气体“逃逸”[N];新华每日电讯;2024年 10 记者 金泉才 通讯员 李红梅;省温室气体及碳中和重点实验室入选[N];中国气象报;2023年

相关知识

​温室气体排放是什么意思,温室气体排放的危害
水分胁迫对覆膜滴灌棉花根系活力和叶片生理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是什么意思
武汉植物园揭示生态恢复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及相关政策措施
北疆春玉米覆膜、滴灌技术效应研究
温室气体作用范文
畜牧业:不容忽视的温室气体排放大户
苏北潮滩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温室气体排放

网址: 覆膜滴灌对温室气体产生及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261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公路运输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评价研究
下一篇: 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