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税法改革对唐代农村社会影响
两税法改革对唐代农村社会的影响 摘 要:以两税法为主体的赋税制度变革,对唐代农民家庭和农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的赋税制度下,农民的家庭结构、经营模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商品性农业和农产品的商品化迅速发展,商品交换的场地如草市、墟市等也开始向城市转化。这些变化对唐代农村生活、城乡经济以及国家税收结构等等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唐代;两税法;农民;农村;影响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6)02―0014―06 唐代建中年间的两税法改革,对唐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往研究者的有关研究大都集中于两税法对农民赋役负担的影响、两税法对古代赋税体系的革新等方面,而对两税法给农村生活及农民家庭经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研究不够。在讨论两税法给农民赋税负担带来的变化时,主导的结论是农民受剥削程度加深了,农民的家庭负担加重了。实际上,两税法对农民家庭及农村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拟对两税法后农民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两税法对农村经济生活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更为全面地了解两税法对唐代农村经济和农民家庭带来的影响。 一、两税法对农村户口和农民家庭结构的影响 安史之乱后,唐代农村经济陷入萧条,作为税收主体的租庸调已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既无法拯民也无法救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税资产为收税标准的两税法开始实行。两税法实施的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的征税原则,客观上解决了国家征税的税基和税负之间的矛盾关系,达到了“人不士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人”的目的;在征税方式上,两税法统一了税目,简化了征管手续,将过去各种征科色目和租庸调一起并人两税,改变了过去农民“旬输月送”的局面,有利于农民安心生产和生活。 两税法对唐代户口增长起着积极的作用。首先,由于农民安心生产和生活,有利于人口恢复和增长,大量脱籍户的重新人籍也使政府控制的户口迅速增加。其次,两税法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改变了租庸调下的僵化体制,农民家庭经营方式逐步多样化,对其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起了促进作用,唐后期联合家庭明显多于前期,这与农民经营方式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看唐代户口的增长。唐代建国之初,人口损耗非常严重,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恢复和发展,在开元、天宝年间达到唐代人口最高峰。但从安史之乱后到大历年间,人口一直呈萎缩趋势,户口从天宝年间的近九百万户,减耗至代宗广德年间的不足三百万户,大历年间甚至只有一百多万户。由于战乱和不合理的赋税负担,农村人口减耗尤为严重。元结做道州刺史时认为:“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以来不满四千,大半不胜赋税。”元结对农村人口的判断较为客观,对其减耗原因也做出了理性判断,即不合理的赋税负担是农户逃亡、户籍减少的重要原因。由于人口与土地兼并程度的矛盾增长,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已无法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农民家庭人多地少甚至无地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为逃避赋役,逃匿人口的现象大量出现。据杜佑估计,即使在唐代繁盛的开元、天宝年间,虽然人口达到近九百万户的高峰,但仍有逃匿户口至少四五百万户之多。安史之乱后,战争损耗了大量人口,不堪重负的农民家庭又大量逃亡,因此大历年间户口降低到一百三十多万户也就不足为怪了(见附表一)。 两税法明确规定“户无主客”、“人无丁中”都是纳税对象,纳税数额的标准在于“以贫富为差”,农民和官僚贵族同是两税的税户,而且对农户承诺不随意增加税额,“两税外辄别配率,以枉法论”。对苦于安史乱后农村中杂税、摊派多如牛毛的农民来讲,这一政策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原来脱籍的农民又纷纷成为政府的课户。两税法实施的建中元年,农民归附政府户籍的数量激增,户口总数达到了3,805,076户,比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的户口数增长近一倍。虽然增长的户口未必全是农产,但农产是唐代户口的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农民安心生产和生活,自然增殖速度加快。此后,政府控制的人口虽因种种原因有所反复,但总趋势是增长的,到会昌年间达到了唐后期户口的最高峰(见附表一)。 根据附表一的数据,笔者绘制了两税法前后唐代户口增长的示意图(见附表二)。唐代户口之所以在会昌年间达到唐后期的最高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口自然增殖的成分,有两税法后脱籍户重新人籍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农民安心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中,户口多寡是社会治乱的反映。建中初年人口的增长,反映了两税法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马端临赞扬两税法“使人安之”,保证了农村经济的正常运转,缓和了贫富不均的矛盾,从而使国家控制人口的能力增强了。 两税法对唐代农民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在籍户数增加,而且农民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唐前期农民家庭主要是以核心家庭为主体的小
相关知识
租庸调制变为两税法的原因是:( )
韶关翁源:兰花绘雅意,税法润童心
唐代有关花的古诗
中国古典园林史试题库.doc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记
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范例8篇
略述唐代花卉业的发展
疾风吹劲草 改革润爨乡
唐代爱花风尚,对民众生计、文化生活有何影响?
苏州两项目全国农村双创大赛决赛获奖
网址: 两税法改革对唐代农村社会影响.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2939.html
上一篇: “晴热”+“阵雨”=湖南天气关键 |
下一篇: 女子透视装逛寺庙 “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