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漫步于临泽县蓼泉镇,一幅幅喜人的图景映入眼帘:田野里黄灿灿的玉米给整个地垄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装,高原夏菜基地上一行行娃娃菜鲜翠欲滴,养殖场里猪儿壮来牛儿肥,劳作的人们欢笑声和不远处儿童嬉闹的声音汇聚成一片,好似一曲欢乐的交响曲。
近年来,该镇着力培育多元富民产业,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厚植新优势,攻坚克难促增收,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新态势。
做精制种产业,稳定收入打底子
眼下,制种玉米已经颗粒饱满亟待收获,技术员段兆军更是骑着摩托来回奔忙,细心地给农户做着指导,“玉米制种产业是与农户利益连接最紧密的产业,只有弱化产业风险,做好田间管理,才能保证大家有好的收入。”段兆军如是说。
近年来,该镇积极探索,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引导农户将土地向制种大户、专业合作社流转,推动优质基地向有品种、有实力、有信誉的龙头企业集中,鼓励湾子、蓼泉、寨子等8个村分别与屯玉绿源、绿源、隆平高科、甘肃金源4家种业公司合作,落实玉米制种2.18万亩。实行最严格的玉米制种企业准入、合同审查、公开公示、种款限期兑付等制度,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及“一监督一确认”工作法,有效规避违法违规生产玉米种子行为,确保种子市场秩序,全镇没有发生无证企业和个人生产玉米种子的行为。
展开剩余70%
做强蔬菜产业,鼓起群众钱袋子
又快到高原夏菜收获的季节,从寨子村供港澳蔬菜基地的大棚里放眼望去,一颗颗娃娃菜菜形规整,大小均匀,颜色鲜艳,焕发着勃勃生机,这是全镇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全面落实县委1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该镇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全镇新建100座以上钢架拱棚示范点2个475座、连体拱棚6座60.5亩,建成钢架拱棚2772座1689.8亩、日光温室3043座3476亩,500吨气调保鲜库1座,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8100亩;深入挖掘产业潜能进行招商引资,不断发展壮大产业格局,成立了临泽县丝路绿洲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建成以西兰花为主的高原夏菜基地1000亩,蓼泉镇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祁连绿宝(深圳)有限公司合作,达成了供港澳蔬菜基地建设协议,建成高原夏菜基地700亩;切实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管控,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780亩、产品4个,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100亩、产品5个,注册“丝路绿洲”等商标3个,新建新添、寨子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点2个,累计达到5个。
做大草畜产业,稳步增收有法子
墩子村“双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内,一头头肉牛健壮结实,悠闲地打着盹;下庄村金鑫养殖专业合作社里,计划总投资800万元,修建占地面积50亩的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中;越来越多地农户发展养殖业,一栋栋高标准棚舍正在建成……全镇畜牧业发展持续向好。
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民增收,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优化养殖结构,提高畜牧经济增长质量和增长速度,为全镇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金鑫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兰州正大集团合作,投资800万元,分三期建设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1个,修建标准化圈舍6栋,其中今年投资400万元修建2栋,正在进行主体修建,即将完工投入使用。全镇累计建成养殖小区15个,奶肉牛饲养量达到6.5万头,羊只饲养量达到4万只,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进一步推进了畜牧产业化发展;同时,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做优特色产业,拓宽致富新路子
“今年的甜叶菊长得不错,最近高度已经长到膝盖,十月份左右就能采摘晾晒了,这两年我们村种甜叶菊的农户还挺多,大家都是看准了它的好效益,希望今年也能卖个好价钱”湾子村文书赵天军说。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特色林果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新产业,积极引导、强力推进,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采用多种形式支持产业发展,特色林果基地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现培育元杰林场等示范点3个,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蔬菜制种581亩、花卉制种 50 亩、甜叶菊3247亩、洋葱1570亩,嫁接肉苁蓉1500亩;积极推进现代林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围绕拱棚葡萄、枸杞栽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加大新技术研究和推广普及,全面落实枣树病虫害防控“四统一”措施,促进林果生产基地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同时,加强劳务技能培训,不断转变劳务输转方式,共组织开展转移就业培训600 人次,输转劳力46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270万元。(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