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斋室茶花丨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斋室茶花丨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茶花与禅花都是文人斋花或小品花的精简形式。文人斋室素颜,斋室之外另辟茶寮或茶室,陈设更为简朴。

茶寮之风起于唐代,而盛于明代,旧唐书记载:大中三年,东都造一僧年一百三十岁,命举保寿寺,名饮茶所曰茶寮。明代记载当时茶寮风气的书更多,如明许次抒《茶疏》说:小斋之外,别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闭塞,壁旁列置两炉,炉以小雪洞覆之,止开一面,用省灰尘腾散,寮前置一几以顿茶,注茶盂为临时供具。

明陆树声《茶寮记》也说:园居敝小寮于啸轩埤坦之西,中设茶灶,凡瓢、汲、罂、注、濯、沸,之具兼备,择一人稍通茗事者主之,一人佐炊汲,客至则茶烟隐隐起。

至于茶室《南浦文集》上有如此记载:比来引余与茶室,即应命赴之,我观茶室之盛状,外设华门,内为瑰宝。小竹子门,门旁有小房子,其形似圭,室小独立而雅。

然而不论是茶寮或者茶室均为煎茶或切茶而设,偶尔可以品茶,但非典型的品茶之所。因此未闻有与茶寮或茶室内插花品茶作风。

大体言,品茶赏花都在斋房书斋行之,因此茶花的插作及摆饰仍以斋房室内行事为主,元方回诗说:花檐移来锦绣丛,小窗瓶水浸春风。朝来不忍轻磨墨,落砚香粘数点红。

因此,古典的茶花与斋花形式大同小异,要之仅在创作旨趣与品位之取舍上,更偏重幽邃,追求其“醍醐味”而已。茶花既在配合幽室,追求茶趣,在花材花期的形色上,自需灵台清明,以新简清寂,纯真而不矫饰为其特色。

首先就花器而言,宋明两代文人斋室除陈列书籍,及斋室常见如琴棋书画文房四宝外,尚摆饰不少古董文玩,此乃由于当时盛行的博古风气使然。而斋室所藏可资盛水之历代铜陶瓷玉名品均可考虑用作插花,换言之,斋花茶花可说是宋明博古之风的结果,文震亨长物志说:铜器可插花者曰尊、曰罂、曰觚、曰壶,随花之大小用之。瓷器用官哥定窑古胆瓶,一枝瓶等。

斋室插花旨在遣寂除烦,清心悦神,花器造型宜选纯真典雅高古者为之,质地“贵铜瓦,贱金银”,这也是现代插花极少见到用金银器的原因。以陶、瓷、铜、竹、木、瓦等造型简约,纹饰朴实者为尚。

《古瓶腊梅诗》谓:“石冷铜腥苦未清,瓦壶温水照轻明,土花晕碧龙纹涩,烛泪痕疎雁字横。”类似石冷铜腥古色斑斓的花器才易于保潜发幽,耐人寻味。

至于大小往往因人而异,窗边独立者,最大不过一尺五寸,最小不过一尺,而书斋插花正如张谦德所说:大都瓶宁瘦,宁小,勿过壮,极高者不可过一尺。实则茶花之插作品赏多于静坐时行之,能以双手抚摩品玩方可得其玄妙,因此花器之大小与手掌有关。

其次,花木形色以精简雅洁为主,清李晴江诗谓:“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可知其中况味。至于花品则求其高雅,春天如兰,夏如莲,秋如菊,冬如梅,花枝利落,多多许不如少少许,一花意味野色阡陌,一叶则寄情缘郊万里,花取半开而富精神者为佳,花色最喜白色。孔子曾谓素以为絇,以白象征着完美,高洁、光明、淡泊及真诚的高贵德志,为茶花所乐用。

其次,花色好,颜色可人,花精神佳,草本则清标风神,花叶不使重叠局促,枝叶明朗,阴阳互生,求得世外之趣。

袁中道曾说:“大都自然胜者,穷于点缀;人工极者,损其天趣。故野逸与浓丽,往往不能相兼。”茶花创作的花与器之搭配在形式上非常单纯,但对姿态内的天心之把握却是花器一体,诚挚感人的。

插花者体察并珍惜植物生命之契机,以平实的技法使花草安详、活跃在花器上,因此茶花的插作手法并非否定技巧,而是旨在超越技巧,达到花器应情适意的目的,此为茶花真谛。

迈出学习一步,插花其实很简单

•本期编辑✎ 二珊

•内容整编自《中国茶花之道》黄永川著,图片来源弘益茶道美学图库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如何拍摄好鲜花植物 拍摄好鲜花植物技巧介绍
盆景花卉施肥要领
人文花道 ∣ 心与花的对话让生活多一些雅趣
中秋节说茶席花 | 文化
中秋节说茶席花
艺术家教授瓶插梅花技巧:讲究穿插与灵动
梅花自身的形态美 以及赋予中国人的美学价值
自然物语、花间研学!南农研究生共创科技与美学的融合课堂
菊花隐语
人文花道:中式插花盆花课开课啦!

网址: 斋室茶花丨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599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中吉尼斯!泰州这棵树,竟然开出
下一篇: 你知道山茶花的花语是什么吗❓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