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花蕙兰疫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7年08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河北大花蕙兰疫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李小六 李艳梅 李萍 范永山 开通知网号
【摘要】:为了明确大花蕙兰疫病的发生机制,对河北地区引起大花蕙兰疫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和接种试验,并对大花蕙兰疫病的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北大花蕙兰疫病的病原菌为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有伤接种3 d后即可以产生典型疫病症状。病原菌的适应能力较强,在24~32℃和pH值4.0~10.0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7.0。在V8培养基、查氏培养基和CA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但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差。在无菌水中连续光照培养2 d即可诱导产生大量孢子囊和孢囊孢子。孢囊孢子保湿12.0 h萌芽率即可达90.0%以上,适宜萌芽温度为20~40℃,最适萌芽温度为30℃,适宜萌芽pH值为4.0~9.0,最适pH值为7.0。以上研究表明,河北地区大花蕙兰疫病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建彬;魏翠华;江昊;大花蕙兰疫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J];福建农业科技;2016年03期 2 李玉萍;王燕青;武文婷;罗凤霞;春兰与大花蕙兰杂交种原球茎分化和生根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5年08期 3 杨丽萍;李楠;朱晋云;张月胜;韩耀斌;高林霞;大花蕙兰普通日光大棚规模化栽培[J];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4 唐祥宁;邓建玲;上海地区大花蕙兰真菌病害鉴定[J];江西植保;2008年04期 5 周玉卿;赵九洲;陈洁敏;邢春艳;兰花疫病综合防治技术[J];北方园艺;2007年02期 6 刘园,王四清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的研究动向[J];园艺学报;2005年04期 7 成家壮,韦小燕,范怀忠广东柑橘疫霉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成家壮,韦小燕广州地区茄疫病的发生及疫霉种鉴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陈永强,戚佩坤,姜子德广州地区九种花卉疫病病原种的鉴定[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李晖,李国英,丁胜利新疆主要农作物疫霉菌种类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六;李艳梅;李萍;范永山;河北大花蕙兰疫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7年08期 2 秦建彬;魏翠华;江昊;大花蕙兰疫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J];福建农业科技;2016年03期 3 秦建彬;魏翠华;江昊;福建大花蕙兰疫病病原菌生长特性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5年07期 4 杨艳团;大花蕙兰生物学特性及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年10期 5 妍然;大花蕙兰秋冬花束设计[J];中国花卉园艺;2023年11期 6 周静媛 ;陆继亮;大花蕙兰 产量小幅萎缩 市场快速扩容[J];中国花卉园艺;2024年01期 7 陆继亮;大花蕙兰“水”管理要点[J];中国花卉园艺;2024年02期 8 陆继亮;大花蕙兰 产量减少行情看涨[J];中国花卉园艺;2022年12期 9 兰友;一流的大花蕙兰源自精微的管理——访嵩明博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J];中国花卉园艺;2023年01期 10 陆继亮;大花蕙兰生产“温控”核心技术[J];中国花卉园艺;202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男;杨秀珍;栾添;王四清;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对大花蕙兰幼苗生长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2 朱根发;红花系大花蕙兰的杂交亲本及育种进展[A];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2004)[C];2004年 3 朱根发;香花型大花蕙兰新品种[A];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2004)[C];2004年 4 赵鹂;杨晖;大花蕙兰组培褐变的防止措施[A];长三角现代植物生物学与农业专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庞基良;郑立明;王利琳;向太和;胡江琴;植物激素对春兰×大花蕙兰杂交苗试管开花的影响[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木桂;黎扬辉;曾瑞珍;谢利;曾飞燕;杜宝贵;张志胜;大花蕙兰多倍体资源的创建[A];2008年园艺植物染色体倍性操作与遗传改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刘佩佩;刘燕;大花蕙兰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研究[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志胜;何琼英;谢利;曾飞燕;兰花新品种日出的选育和快速繁殖[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丁铭;方琦;张丽珍;李婷婷;苏晓霞;李展;张仲凯;从大花蕙兰花叶病株中分离到Tobamovirus分离物[A];第三次全国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秀兰;大花蕙兰种子原球茎(PLBs)诱导与分化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开云;大花蕙兰抗病转基因体系及相关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赵九洲;大花蕙兰产业化栽培技术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3 李杰;几种名贵洋兰转基因受体系统的建立及遗传转化[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王利民;大花蕙兰杂交育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王敏艳;盆栽花卉缺素症及硫高效植物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的营养生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满静;大花蕙兰菌根诱导转录的几个基因的功能初步分析[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2 梁炜琪;菌根诱导的三个大花蕙兰SWEET基因的功能初步分析[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3 牛文倩;印度梨形孢在大花蕙兰快速繁殖中的应用[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4 章鹏程;大花蕙兰体外再生优化、感病叶差异蛋白初探及模式植物抗病毒机制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东旭;大花蕙兰杂交及种胚萌发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柏亨;英茂集团短周期大花蕙兰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20年 7 文磊;温室大花蕙兰生长发育与形态指标的预测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8 刘佩佩;大花蕙兰‘幻影’组培再生体系建立及离体保存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柴艳芳;碱预处理对大花蕙兰基质松树皮发酵进程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10 何思亮;大花蕙兰有益菌株VOCs组分分析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D];华南农业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丽波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主播进大棚 乐享“花经济”[N];农民日报;2024年 2 本报记者 谢利媛;大花蕙兰新优、中小型品种缘何俏销[N];中国花卉报;2022年 3 ;大花蕙兰低开高走 有望迎来牛市[N];中国花卉报;2020年 4 本报记者 薛倩;大花蕙兰年宵又遇低谷[N];中国花卉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薛倩;大花蕙兰种苗市场“稳”字当头[N];中国花卉报;2019年 6 史秀娟;2019大花蕙兰订货交流会在云南举办[N];中国花卉报;2019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史秀娟;大花蕙兰销售需开辟新渠道和新模式[N];中国花卉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薛倩;大花蕙兰价格高开高走[N];中国花卉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薛倩;大花蕙兰主销市场后期剩货[N];中国花卉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薛倩;大花蕙兰种苗触底反弹[N];中国花卉报;2018年
相关知识
大花蕙兰疫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绣球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陕西辣椒疫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剂的室内筛选
龙船花赤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牡丹叶斑病病原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蝴蝶花枯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pdf 全文免费在线看
陕西省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及病原鉴定
兰州百合枯萎病病原鉴定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抑菌药剂研究
海南岛木菠萝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
网址: 河北大花蕙兰疫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6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