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的调控模式研究

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的调控模式研究

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的调控模式研究

【摘要】:针对陕西玉米生产实际,以提升玉米产量、提高玉米的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分别在陕西的渭北旱作农业区和关中灌溉农业区设置了5种玉米栽培模式进行试验,模式1:农户种植习惯;模式2:高产高效栽培模式1(目标:产量增长10%~15%,水肥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0%~15%);模式3:高产高效栽培模式2(目标:产量增长10%~15%,水肥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0%~15%);模式4:创高产栽培模式(目标:产量增长30%,水肥资源利用效率提高30%~50%);模式5: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目标:产量增长30%,水肥资源利用效率提高30%~50%)。探索陕西渭北旱作农业区和关中灌溉农业区玉米的生产潜力和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玉米的生理特点,明确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增产增效的生理基础和生理机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有:1、与农户种植习惯(模式1)比较,模式2、模式3、模式4及模式5等4种栽培模式的籽粒产量在2个试点均表现增产,模式2增产13.57%~14.49%,模式3增产20.83%~25.45%,模式4增产40.60%~58.52%,模式5增产36.66%~36.97%,4种栽培模式均实现了增产目标。2、与农户种植习惯(模式1)比较,模式2、模式3、模式4及模式5等4种栽培模式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WUE)在2个试点均不同程度提高,模式2提高23.87%~24.35%,模式3提高24.33%~29.83%,模式4提高37.68%~65.16%,模式5提高33.65%~42.69%,4种栽培模式均实现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标。3、与农户种植习惯(模式1)比较,模式2、模式3、模式4及模式5等4种栽培模式的氮肥利用效率(PFP)在2个试点表现为:模式2的PFP提高13.59%~14.50%,模式3的PFP提高20.83%~25.47%,模式4的PFP降低20.72%~29.69%,模式5的PFP仅提高2.49%~2.72%。模式2和模式3实现了玉米高产与水肥高效利用的目标,而模式4和模式5的氮肥利用效率较低。4、与农户种植习惯(模式1)比较,模式2和模式3玉米吐丝期光能截获量增加0.58%~15.91%,群体干物质积累总量增加13.48%~24.49%,尤其是玉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增加18.50%~37.73%,玉米干物质转移率提高3.76%~89.51%,干物质转移量增加45.81%~268.12%,氮肥的玉米干物质生产效率提高13.48%~24.49%,氮肥的玉米花后干物质生产效率提高18.50%~37.73%,氮肥的玉米干物质转移效率提高14.29 %~88.73%。模式2和模式3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在于具有合理的群体结构,花后光合生产能力强,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大,干物质转运效率高,氮肥的玉米干物质生产效率、氮肥的玉米花后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肥的干物质转移效率高。5、与农户种植习惯(模式1)比较,模式4和模式5的玉米吐丝期光能截获量增加9.74%~27.99%,群体干物质积累总量增加29.03%~37.57%,玉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增加43.35%~55.68%是其高产的生理因素。与农户种植习惯(模式1)比较,模式4和模式5氮肥的玉米干物质生产效率降低1.08%~32.34%。模式4氮肥的玉米花后干物质生产效率降低22.16%~24.80%,其氮肥的干物质转移效率也降低1.41%~32.14%;而模式5氮肥的玉米花后干物质生产效率仅提高7.52%~10.65%,其氮肥的玉米干物质转移效率也仅提高7.14%~15.49%。模式4和模式5氮肥的玉米干物质生产效率、氮肥的玉米花后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肥的干物质转移效率低是其氮肥利用效率不高的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1290318664393818112

1 尹建义;钱海燕;姜春英;旱稻与小麦、玉米、豆类的多元种植模式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8年02期 2 李波北方春玉米区早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3 王勇,高育锋旱地秋覆膜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的特性研究[J];玉米科学;2004年01期 4 张中东,王璞,何雪峰,张红梅不同密度对农大486群体结构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4年02期 5 连艳鲜,李潮海,周苏玫高产玉米杂交种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特征[J];河南农业科学;2003年07期 6 胡瑞法,Erika C.H.Meng,张世煌,石晓华中国玉米研究的优先序[J];中国科学基金;2003年05期 7 郑若良,宋志荣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J];杂粮作物;2003年04期 8 檀尊社,陈润玲,赵保献,韩卫红,雷晓兵,梁晓伟,游福欣,王定勋玉米新品种豫玉27群体生理指标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3年02期 9 党永华,吴金娥,杨凯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超甜玉米“双元600”产量及群体指标与生态因子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刘丽;李瑜;蒋琛;平衡施肥在水稻、玉米、大豆良种繁育中的试验研究[J];种子世界;2003年09期

相关知识

玉米高效施肥模式与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魅力长岭 乡村振兴06|探索水肥高效的玉米密植高产模式
花生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全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20项高产高效技术及模式展示
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技术方案
生姜种质资源创制利用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新阶段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重点
山东省平度市粮食生产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调查
农业高效用水及农艺节水技术

网址: 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的调控模式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737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试论水肥耦合与调控技术
下一篇: 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水肥综合调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