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5期总172期 SHANDONG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2007.No.5 文章编号:1002--2724(2007)05—0102一04 植物组培脱毒技术及其在花卉上的应用 毕伟1,董慧慧2,李顺凯3 (1.即墨市园林环卫管理处266200;2.福建农林大学;3.青岛市农业局) 摘要:综述了植物蛆培脱毒技术的形成、研究进展、意叉噩其应用植物组培脱毒技术的培养夺件,并重点阐速了植精组培 脱毒方法厦其在花卉上的应用以厦病毒检测的重要性,最后浅析了植物组培脱毒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关t词:植物组培脱毒;花卉;应用;病毒检测 中图分类号:$722.3+7 文献标识码:A . 消除了病毒的影响,植物的生长性能大大增强,能有效提高 1植物组培脱毒技术概述 植物生长指标和经济指标.研究表明.脱毒试管苗比常规苗 1.1植物组培脱毒技术的形成 有更好的生匠性能,较高的商品价值和生产利用价值。花卉 危害植物的病毒、植物菌原体、类细菌有几百种…,果树、 苗木脱毒后花色鲜艳.品质优良.捉岛了其观赏价值和商品 花卉、蔬菜等植物病毒也不下500多种o】.绝大多数植物种类性}经济林和用材林苗木脱毒后,能保持其优良性状,生长迅 是靠无性繁殖的,由于病毒通过无性繁殖传递.在母体内逐代 速,增加结果量,提高果实品质和术材利用率;农作物脱毒后 税累,种性退化严重,表现为植物生陡受到抑制,形态畸变,产 表现出生长良好,单位产量和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达 量下降.品质变劣,严重时只好拔除病株.因而造成很大经济 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而且如果脱毒苗移栽后管理得当,防治 损失,而目前生产上对病毒病的防治尚无特效药物。 措施做得好,再次感染病毒病的机率比较小,崩此植物组培 自从20世纪50年代发现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脱毒技术显得非常重要。 以脱除严重患病毒病植物的病毒,恢复种性,提高产量、质 1.4培养条件 量,组纵培养脱毒技术便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有 运用于脱毒的{士【培条件及培养基种类很多.主要生态 lx.日照时8~12小时; 不少国家已将其纳入常规良种繁宵体系,有的还专门建立丁 因子:光照强度一般在1000~2000 大规模的无病毒莆生产基地。 1.2植物组培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MS、White、B5、N6等为主体的添加培养基,较为广泛应用的 是MS培养基添加2,4一D,6一BA.NAA等。其中愈伤组织 Whire于1943年首先发现.在感染烟草花叶病毒的烟草 0.5~2 0.5~ 植椿生长点附近病毒的浓度很低,甚至没有病毒,并且病毒 诱导培养基以MS添加6一BA mg/L,2,4一D 2 的含量随植株部位和年龄而异.Morel等在这个启示下,于mg/L。NAA0.2~0.5mg/L为宜;分化培养基以MS掭加 6一BA0.5~3 1~2 0.2~ 1952年利用感鞋花叶病毒的大丽菊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得到 mg/L,2,4一D mg/L,NAA 0.5 了无毒植株”1。自1952年以来,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或 0.5 PPⅢ有利于芽的分化.
相关知识
组培技术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植物组培技术在花卉领域应用广阔一
植物组培技术在花卉中的应用
花卉的组培技术应用
植物组培快繁和脱毒技术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
植物组培技术的应用
菊花苗组培脱毒与快速繁殖的方法.pdf
植物组织培养在花卉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花卉组培技术及前景
网址: 植物组培脱毒技术及其在花卉上的应用.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8070.html
上一篇: 植物組织培养技术发展史.doc |
下一篇: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