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3.6厘米,口径14.1厘米,底径6.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碗十花碗口,口一下渐敛。里外满釉,底一圈支烧痕,碗外刻直线五条。 越窑青釉花瓣口碗 根据唐代墓葬资料,当时已通行撇...
北宋李公麟作。绢本,设色。纵41.2厘米,横429.8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牧放图》是唐代著名画家韦偃的作品。场面浩大,全图共画有1286匹马,143个牧人。《摹韦偃牧放图》画面用墨...
据传系宫廷画家顾闳中奉后主李煜之命而画,绢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
高14.2、口径6.1厘米,足径7.4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壶撇口,短颈溜肩,圆腹,椭圆形圈足,颈部一面有八方形短流,另一面有曲柄,柄连于颈间之间。里外施釉,釉青中闪黄,晶莹透...
清宫旧藏。高12.5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12.5厘米。壶提包式,上宽下窄,上端一面有小流,中间凸起曲形柄,壶两面凸起包袱褶纹线各一道,中间凸线一道,底划刻徐六师记四字匠师题...
北宋祁序作,现藏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47.3厘米,横115.6厘米。此图描写江南水乡春色,画面近处有耕牛16头,有从水中驮着牧童踱上岸者,有在水边饮水者,有在水中沐浴者,有...
五代卫贤作。绢本,淡设色。纵134.5厘米,横52.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写的是汉代爵士梁鸿和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画面高山丛树,瓦屋竹篱,屋堂上一坐一跪二...
高22.4厘米,口径2.3厘米,足径7.3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瓶直口,长颈,颈上窄下宽,圆腹,圈足,通体施釉,称秘色。秘色瓷之名,始建于晚唐诗人陆龟蒙的《甫里集》卷十二《秘色...
故宫博物院藏,高10.8厘米,底径6.3厘米。狮子昂首,两眼凸起,双耳直立,张口露齿,长须,卷发,前腿直立,后腿弯曲,尾上卷,伏卧于方台上。狮子两前腿之间卧一幼师。狮子的眼...
五代黄荃作。绢本,设色。此图是一副画稿。共画有各种珍禽、昆虫24只,用笔严谨、清简,设色华丽,形象刻画生动逼真,为一件稀世珍宝。黄荃这种工笔重彩的书风,对宋代花鸟画的...
长13.2厘米,高7.3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鸭缩颈合翅呈伏卧状,背上为海棠花式口,注腹内底伏一小龟,龟身下有孔通向鸭嘴为流,鸭双足为器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鸭眼点...
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现藏故宫博物院。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生动记录了当时清明时节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
北宋王诜作,现藏故宫博物院,手卷,绢本,设色,纵44.4厘米,横219.7厘米。图绘冬日小雪初霁的山光水色。渔村被置于画的右端,开卷便见白雪覆盖的远山和近岸,疏苇寒塘,有众渔...
高4.1厘米,口径5.9厘米,底径3.1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邛窑在今四川邛崃县境内的固驿镇和什方堂,创烧于南朝,是隋唐时期四川境内一处重要的青瓷窑场。它的产品以制作各种釉上...
高3.9厘米,口径12.6厘米,足径6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碗呈五葵花瓣式,敞口,圈足。里面满釉,足边无釉,碗心刻弦纹两道,碗外刻弦纹五道。 唐代白瓷造型虽注重配合实用功能,...
北宋王希孟作。现藏故宫博物院。绢本,大青绿设色。纵51.5厘米,横1119.5厘米。 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此图描绘了锦绣河山。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
为北宋梁师闵的传世孤品,现藏故宫博物院,绢本,淡设色,纵26.5厘米,横145.6厘米。 描绘严冬时节的沙渚平川,薄暮悄然降临,瑞雪覆盖的浅滩上,黄栌枯槎在寒风中摇曳,坡石竹枝...
长16.5厘米,宽10厘米,高9.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枕长方形,圆角。正面及四周白地绿彩,正面中心绘四菱形图案式花纹,组成一大菱形纹,四角各绘一朵花纹,四周各点绿彩一组,...
高21厘米,口径4.5厘米,足径12.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这件青瓷灯由洗形盏、灯柱、灯盘和外撇的高圈足等四部分构成,通体施青釉,釉呈灰绿色。灯盏、灯盘均素面无纹,灯柱堆塑...
南宋马和之作。现藏故宫博物院。绢本,淡设色。纵25.9厘米,横 143厘米。描写北宋文学家苏轼夜游赤壁的故事。画面夜色茫茫,江水浩荡,一叶扁舟随波逐流,船中三人对坐,游玩赏景...
相关知识
[考古] 植物考古概述
植物考古也是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植物考古课题组招聘公告
科技考古5生业考古.pptx
考古2023|科技考古:科技赋能,考古新知
植物考古
植物考古概述
齐风鲁韵|方辉:考古,不止是考古
动植物考古基地
考古植物学
网址: 考古百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8766.html
上一篇: 盆景盆栽花考察报告 |
下一篇: 我院派员参加2024中国动植物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