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与稻作农业

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与稻作农业

摘要:本文基于考古遗址的植物遗存和稻作农耕遗迹调查和发掘成果,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和稻作农耕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勾勒出良渚稻作农业文化体系的生业形态特点:稻米生产发达,瓜、果、蔬菜等种植业结构完备,采集食物作为补充.以河道、水渠、田塍为基本要素的灌溉农业的成熟,以翻耕、除草为代表的栽培技术的改进,以选留良种和无性繁殖为特点的品种选育和繁育技术的进步等促进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表现为农作物驯化历程基本完成,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等.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速了社会分工和复杂进程化,增强开展大型工程建设的能力,...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生业形态稻作农业农业生产力

资助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2015CB953801 ) 浙江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 ( 2014005 )

在线出版日期:

2018-08-13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10 ( 93-101,60 )

相关知识

AM 学术讲座|植物考古所见良渚稻作文明
施岙遗址良渚文化时期杨梅古树遗存的研究
赵志军: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续)
植物遗存视角下蒋庄...中国农村研究网
赵志军: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
郑云飞:在浙江 为植物遗存寻根克难攻坚 提升服务 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杭州市部门一把手网络访谈
【新书介绍】郑云飞植物考古文集
植硅体分析法已经成为稻作起源和水稻驯化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
郭荣臻 靳桂云 | 海岱地区商周时期农业复杂化的植物考古观察
考古2020︱科技考古:运用先进科技,衔接过去与未来

网址: 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与稻作农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877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吐蕃金银器纹样图像考
下一篇: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自然层沉积物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