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系统: 疏花水柏枝种群生态学及繁殖研究

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系统: 疏花水柏枝种群生态学及繁殖研究

CAS IR Grid 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Author熊高明 Issued Date1997 Subtype硕士 Degree Grantor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Supervisor陈伟烈 Degree Discipline植物学 Alternative TitleStudy on Population Ecology and Reproduction of Myricaria laxiflora English Abstract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Franch.)P.Y.Zhang et Y.J.Zhang)是我国三峡特有植物,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三峡水库蓄水后将被全部淹没的高等植物物种。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摸清了疏花水柏枝的野生种群的分布及自然环境状况,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其生物学、群落学、种群学、生殖生态学等各方面的特征。最后,对其繁殖技术进行了着重研究,并提出了疏花水柏枝的的保护对策。 疏花水柏枝分布于我国亚热带长江三峡地区,位于东经109-0 32’~110-042、北纬30-0 59’~ 31-05’,海拔70 - 150米的范围内。疏花水柏枝为常绿灌木,具有很强的耐水淹的特性。其群落的植物区系组成中,以北温带分布和世界分布属为主,在各群落中疏花水柏枝均为建群种。在较小的尺度上(间距1m或更小),各群落中的疏花水柏枝种群均表现为聚集分布;在较大的尺度上(间距1.44m或更大),砾质地表的几个群落中疏花水柏枝种群表现为聚集分布,而沙质地表的群落中则表现为随机分布;幼苗在各种尺度上均表现为强烈的聚集分布。不同的群落中,疏花水柏枝种群的生物量有很大差异,变化范围为2,13 lt/hm2~5.340t/hm2,平均值为3.976t/hm2。疏花水柏枝的种群总体年龄结构比较稳定,但在不同的群落中差异较大。疏花水柏枝的的结实率高达95.12%,单位面积出种量平均为1.242×1()9粒/hm2。种子细小,寿命较短,新鲜饱满种子发芽率可达100%。冬季干旱和夏季水淹导致幼苗大量死亡。疏花水柏枝的扦插繁殖可获得较高的生根率,一年生插条的生根率明显高于多年生的插条。扦插苗移栽的成活率较高,并于第二年即可开花结实。种子繁殖也可获得较高的出苗率,但幼苗的死亡率很高。为保护这个物种,首先应加强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繁殖技术的研究,各植物园应大量引种栽培,并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最终将其完全回归大自然。 Language中文 Pages79 源URL[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3862]   Collection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Affiliation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熊高明. 疏花水柏枝种群生态学及繁殖研究[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997.

其他版本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相关知识

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种群生态保护探究进展.pdf全文
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种群生态保护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系统: 玉凤花属植物的繁殖生态学和生殖隔离机制
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系统: 中国兜兰属植物的传粉生态学研究
市植物所开展珍稀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的种子繁殖
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系统: 青藏高原三种高山植物的传粉适应
不同地下水位处理下的疏花水柏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征
珍稀动植物保护故事⑧丨 送疏花水柏枝“回家”
三峡集团再次实现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种子繁育
植物激素和基质对疏花水柏枝扦插繁殖的影响

网址: 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系统: 疏花水柏枝种群生态学及繁殖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886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哈尔滨市湿地资源的保护对策分析
下一篇: 三峡大坝与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