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与郊区形成了一个昼夜相反的热力环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八大环境问题之一。
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1. 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的建设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的高密度建筑、大量的硬质表面(如混凝土、沥青)以及缺乏绿地覆盖导致了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储存增加,从而提高了城市地区的温度。
2. 热容量和热导率的差异: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通常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和热导率,这意味着它们能够吸收和储存更多的热量,并且能够更快地传导热量。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土地和植被通常具有较低的热容量和热导率,因此无法吸收和储存大量的热量。
3. 热辐射和热对流的影响:城市中的建筑物和硬质表面会吸收太阳辐射并转化为热能,这导致城市地区的温度升高。此外,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会阻碍热对流的发生,使得热量无法有效地通过对流传递和散发,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
4. 人为热源的贡献:城市中的人类活动也是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人口密集等活动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地区的温度。
主要危害:
由于热岛中心区域近地面气温高,大气做上升运动,与周围地区形成气压差异,周围地区近地面大气向中心区辐合,从而在城市中心区域形成一个低压旋涡,造成人们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运转中燃烧石化燃料而形成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质在热岛中心区域聚集,危害健康。
长期生活在热岛中心区的人们会表现为情绪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忧郁压抑、记忆力下降、失眠、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溃疡增多、胃肠疾病复发等。高温天气下的热岛效应,还会增加人们使用空调、电扇等电器的机会,进而消耗大量的电力,增加用电负荷,同时产生更多的废热进一步增强热岛效应。
冷岛效应
“冷岛效应”特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区域,夏季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湿度比周边大的特殊气象效应。
产生的原因
是由于戈壁沙漠较绿洲的比热小,在阳光照射下地面增温比绿洲快得多,戈壁沙漠上空被加热的暖空气,通过局地环流作用输送到绿洲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使下层冷空气以保持稳定,于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凉爽、湿润的小气候。这种特殊的气象效应,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
冷岛效应的好处:
绿洲上空的这种效应,使湍流发展较弱,抑制了植物的蒸腾和地面的蒸发,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这对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绿洲节约水源、种草种树和发展农业,是很有利的。
利用城市内部湿地、公共绿地等地物形成的“冷岛效应”来应对“热岛效应”,早已是城市规划学的研究热点。美国纽约市中心的中央公园就是城市冷岛效应的代表。
END
人间骄阳正好风过林梢
成为更优秀的人 请务必加油(•̤̀ᵕ•̤́๑)ᵒᵏᵎᵎ
01
高考地理 | 超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超高清)
02
高考地理 | 高清地理动图,秒懂地理原理!
03
高考地理 | 几十张高清地理教学图,直接保存!
//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文章、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2.本公众号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原创文章,其版权属于我们微信公众号所属主体。
3.本公众号特约稿原创文章,其版权和文责属作者所有。
4.若要转载原创文章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我们,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任何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标签:高考地理资讯高中地理
▐来源:王老师的地理网络
▐商务合作微信:JJYYshangwu
▐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高考地理 ID:gkdl100
我知道你在看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热岛效应与冷岛效应:城市气候的双面现象
【备考干货】一文详解高考地理常考的城市五岛效应?!
你知道什么是冷岛效应么?
城市五岛效应解析:热岛、雨岛、干岛的危害与治理
高考中的25大地理效应
【地理视野】关于热岛效应,你需要知道这些!
揭秘城市五岛效应:热岛、干岛、雨岛等现象解析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20 城市干岛效应【解析版】.docx
高考地理 | 什么是“青藏高原热岛效应”?
视频讲解|热岛效应
网址: 高考地理:热岛效应与冷岛效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9902.html
上一篇: 城市热岛效应问题研究ppt课件 |
下一篇: 城市高楼窗口垂直绿化在缓解城市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