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安庆市采用“生态浮床”技术进行水生态治理

安庆市采用“生态浮床”技术进行水生态治理

安庆市采用“生态浮床”技术进行水生态治理

2020-08-31 10:00:17   来源:安庆新闻网

l_CB20200830115451491070_02.tif.jpg

  工人在神灵潭公园清理“生态浮床”上的杂草。 

  8月,正值挺水植物的盛花期,安庆的河道出现了“水清花艳景色美”的新风景,而这一新风景正是源于我市首次采用的“生态浮床”技术。“浮床”上种植挺水植物,既能美化河道,又能净化水体,达到生态治污的效果。目前,花亭河、神灵潭公园上的“生态浮床”生态修复效果明显。

  “今年,花亭河不臭了,河道里还有花看,可真是养眼呢。”通过截污、清淤、补水等系列整治工程,曾经的重度黑臭水体花亭河旧貌换新颜,住在河边的市民朱荣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每天都会在河边遛弯,近来最爱看河中盛开的美人蕉。

  8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大观区华亭路街道的花亭河边,站在桥上望去,一块块唐菖蒲和水生美人蕉错落有致,分布在河道两边的水面上。正值盛花期的美人蕉翠绿细长的叶片衬托着粉嫩的花朵,甚是清新养眼。

  美人蕉和唐菖蒲如何能长在水面上?该河道整治建设工程项目副经理江成介绍,这是他们在水生态治理中采用的“生态浮床”技术,用环保材料在水面搭建浮床,浮床上有孔洞,在孔洞里种植挺水植物。挺水植物根系发达,能穿透浮床直达水体,在生长中大量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位于花亭南北村之间的花亭河,起于免锣巷河,由东向西接入西小湖,全长约887米。这条河因为水质多年黑臭,被列为重度黑臭水体。去年,我市开展河道清淤,在两岸实施雨污分流。整治后,为实现河道的长治久清,除了定期补水,我市还首次用上了“生态浮床”技术,生态修复效果明显。

  “‘生态浮床’不仅能改善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还能打造河道生态景观。”市重点工程建设处水环境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硬质驳岸区域,比如花亭河,两岸不能做生态护坡,只需在水面铺设“生态浮床”就能增加景观效果。而且在水位变化比较大的区域,“生态浮床”更能起到生态修复的效果。安庆城区很多河道在水位调蓄时落差能达1.5米—2米,种在水边的挺水植物在汛期容易被“淹死”,枯水期容易干死,生态修复效果不明显,所以神灵潭公园也采用了“生态浮床”打造水面景观。

  在神灵潭公园,碧波涟漪之上漂浮着大大小小的“生态浮床”,共有4800平方米,“浮床”上种植有千屈菜、水生美人蕉、水生鸢尾等挺水植物,花繁叶茂,姹紫嫣红,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鲜花草地。

  记者了解到,我市自2016年开始,对建成区内大寨河、免锣河、花亭河等10条黑臭水体进行整治,通过综合采取控源截流、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补水等措施,到2019年底,10条黑臭水体完成整治,达到“初见成效”,提前一年完成目标任务。“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再次回到市民身边。

(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江晨)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知识

乡村微污染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浮床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对水环境治理的影响
你知道“生态浮床”吗?快去花亭河、神灵潭公园赏景
千屈菜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的净化作用
江津水生态修复生态浮岛种植公司
中交润达浮岛水上种植浮床河道治理
生物浮岛技术的研发历程及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生态浮岛技术在天福庙水库水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水生态修复技术,水环境生态修复

网址: 安庆市采用“生态浮床”技术进行水生态治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131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全国首单互花米草防治保险落地福建
下一篇: 夷陵矿山复绿 “生态治理”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