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第四章植物侵染性病原菌

第四章植物侵染性病原菌

第四章园林植物病害诊断

第一节植物病原生物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定义: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所有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的部分真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以及非细胞生物病毒。

1生物性病原的定义

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等。

第二节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诊断

一、真菌的概念

1真菌的定义

真菌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具细胞壁,异养的,以产生孢子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真核生物。真菌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江、河、湖、海,以及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上都有真菌的存在。

目前已知的真菌约有1255属,10万种。我国已知真菌约有7400-7500种。

2真菌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关系

(1)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有些真菌是有益的,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如食用的香茹、木耳及虫草、灵芝等,有些真菌引起食品霉变。

(2)多数植物病害是真菌引起的,占植物病害的70%-80%。在1254种园林植物中,有病害5508种,其中真菌病害占90.6%。为害严重的有月季黑斑病、芍药红斑病、梨-桧锈病、杨树腐烂病、松苗立枯病等。

二、真菌的基本形态

(一)真菌的营养体

1菌丝和菌丝体

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称为营养体。典型的营养体是极细小又多分枝的丝状体,称为菌丝。菌丝分为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菌丝体:菌丝成丛或交织成团的丝状体。

真菌的营养体主要为丝状菌丝,但也有些真菌没有菌丝,营养体为卵圆形单细胞或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团。

2真菌的吸器

吸器:菌丝上形成的特殊器官-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吸器的形状有小球状、掌状、分枝状等。

3菌组织

有时高等真菌或有隔的菌丝的真菌可以密集地纠缠在一起形成的组织。

菌组织有两种:一种是疏丝组织;

一种是拟薄壁组织。

3 菌丝体的特殊变态结构:

(1)菌核: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一种较坚硬的休眠体,其形状、大小不一,小的如菜籽状、鼠粪状、角状,大的为拳头状。

(2)菌索:是由菌丝体纠结形成的绳索状菌组织。

(3)子座:也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所形成的,或由菌丝体与部分寄主组织结合形成的一种垫状物。

(二)真菌的繁殖体

1 繁殖体:营养体生长一定时期产生的繁殖器官称为繁殖体。真菌繁殖的方法分无性和有性两种,但都是从营养体上发生。

2 子实体:真菌主要靠孢子进行繁殖,真菌的孢子产生在具一定分化的产孢机构上,真菌的产孢机构,无论是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结构简单的或复杂的,通称为子实体。

3 无性繁殖及无性孢子类型

(1)真菌的无性繁殖:是指真菌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割和割裂的方式产生后代新个体,繁殖过程中没有两个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产生的无性繁殖体脱离母体后,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萌发形成新的个体。

(2)无性孢子:无性繁殖产生的各种孢子称为无性孢子。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4 有性繁殖及有性孢子类型

(1)真菌的有性生殖:是性细胞或性器官通过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2)配子囊和配子:真菌的性器官称为配子囊,性细胞称为配子。

(3)有性孢子:真菌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主要包括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A 卵孢子:鞭毛菌亚门的有性孢子。

由两个异型的配子囊相结合,小型的称雄器,大型的称藏卵器,两者接触后,雄器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经受精管进入藏卵器与卵球的细胞核配合,此后卵球生出外壁,即发育成细胞核为双倍体的厚壁的卵孢子。

B 接合孢子:接合菌的有性孢子。

由两个同型的配子囊相结合,接触处细胞壁溶解,两个细胞的内含物融合在一起,发育成细胞核为双倍体的接合孢子。

C 子囊孢子:子囊菌的有性孢子。

由两个异型配子囊雄器和产囊体相结合,经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单倍体孢子,子囊孢子着生在无色透明、棒状或卵圆形的囊状结构即小囊内。每个子囊中一般形成8个子囊孢子。

D 担孢子:担子菌的有性孢子。

着生在一种称为担子的结构上,每个担子上通常着生4个担孢子。担子通常是直接由“+”“-”菌丝结合形成双核菌丝,以后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膨大成捧状的担子,担子内的双核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最后在担子上产生4个外生的单倍体的担孢子

(三)真菌的生活史

1 真菌的生活史: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始发育,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终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典型的生活史一般包括无性和有性两个阶段。

2 真菌的生活史包括三个方面:

①发育过程有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

②繁殖方式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③细胞核的变化分为单倍阶段、双核阶段和双倍体阶段。

3 真菌的多型性:一些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2种或2种以上的孢子,称为真菌的多型性。

4 单主寄生和转主寄生:

(1)单主寄生:植物真菌不同类型的孢子可以产生在同一种寄主上,这种只在一种寄主上就完成生活史的现象称为单主寄生(月季黑斑)。

(2)转主寄生:同一种病原真菌不同类型子,发生在两种不同种的寄主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称为转主寄生(梨-桧锈病)。

三、真菌的主要类群

(一)分类及命名

1 真菌界分类:

Ainsworth (1971,1973)介绍的真菌分类系统被较多的人所接受。这个系统根据营养体的特征将真菌界分为两个门:

粘菌门(Myxocota):即营养体为变形体或原质团的;

真菌门(Eumycota):营养体主要是菌丝体。

真菌门分为五个亚门,分别为:

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2命名:

真菌的命名和其他生物一样,也是采用双名法,前一个名称为属名,后一个名称是种名,学名之后为定名人的姓氏。

在种的后面若分为专化型或小种的,如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graminis Pers. f. sp. tritici erikss. Et. Hem.

学名的书写方法是,属名和定名人的第一个字母是大写,种名,变种名和专化型的名称第一个字母均不大写

3 分类依据

(1)营养体有隔与无隔

有隔菌丝——鞭毛菌亚门或接合菌亚门

(2)无性孢子类型

(3)有性孢子类型

4 五个亚门的主要特征

(二)主要类群

1 鞭毛菌亚门

(1)亚门特点: 鞭毛菌亚门是一类最低等的真菌,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少数是两栖的或接近陆生的。鞭毛菌有的腐生,有的寄生在水生植物、真菌或昆虫上,有的寄生高等植物,引起严重的植物病害。

鞭毛菌亚门真菌的主要特征是:

a.菌丝体无隔多核,细胞壁为纤维素组成;

b.无性繁殖产生有鞭毛的游动孢子;

c.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

(2)分类依据:

a.游动孢子鞭毛的特征、有无两游现象;

b.藏卵器中卵球数目;

c.游动孢子囊形态;

d.孢囊梗形态等特征。

腐霉菌:

引起农作物以及花木病害的重要病原菌主要有腐霉菌、疫霉菌、霜霉菌、白锈菌,

菌丝发达,孢子囊生于菌丝的顶端或中间,圆筒形、近球形或不规则形并有分枝,孢囊梗与菌丝无明显区别。多生存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为害园林植物的幼根、幼茎基部或果实等,引起阔叶树及花卉幼苗的猝倒、根腐和果腐。一般潮湿、多雨的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相关知识

园林植物病理学第四章侵染过程.ppt
病原菌侵染是否与植物激素途径有关
第四章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园林植物病理学第四章侵染过程
植物病原菌果胶酶的研究进展
植物病原菌效应子
植物病原菌包括()。
中科院植生所辛秀芳团队揭示植物病原菌效应蛋白促进侵染的作用机制
植物病原菌抑制植物免疫之谜被揭示
植物病原菌有哪些

网址: 第四章植物侵染性病原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388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病害常见的两大原因
下一篇: 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