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天天公开课

天天公开课

管光海 单位: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职称:

发布时间:2024-09-08T14:37:41 《有始有终有收获——花卉繁殖》一课在劳动素养的培养、实践操作的实施、以及评价方式的一致性方面都有较高的设计水准,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体现劳动素养培养
该项目教学设计围绕“花卉繁殖”这一主题,明确了劳动观念、能力、习惯与品质、精神等四个方面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很好地反映了劳动素养的全面性。例如,通过学习播种、扦插、分株等植物繁殖方法,学生能够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树立劳动观念;在操作中培养细心和坚持的劳动习惯与品质;通过项目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这些都体现了劳动素养在项目中的深入体现。
二、体现亲历实践和项目探索
项目实施部分的设计注重让学生亲身参与各个环节,从播种、扦插到分株繁殖,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获得直接的劳动体验。设计中详细列出了学生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如制作肥料、种植花卉、养护植物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亲历过程中逐步培养劳动技能和习惯。
三、指导贯穿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在各个环节中都详细安排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从情境创设、准备阶段到实施阶段、反思阶段,指导贯穿始终。这种全程指导可以确保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持和反馈,从而顺利完成劳动任务。
四、注重实施条件、场域的合理处理
设计中提到利用学校的实际场地,如校园花园、人工气候室等,进行项目实施。这种对实施条件的合理处理,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现实感,还能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五、学生的交流、反思及过程性记录体现项目目标的达成
通过详细的活动设计和多样的评价方式,学生能够在交流、反思及记录过程中展现出劳动素养的达成情况。这些环节设计合理,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劳动目标的实现程度。

汪湖瑛 单位: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中小学劳动教研员 职称:

发布时间:2024-09-08T14:37:41 杭州市澎诚中学裴斐老师老师执教的《有始有终有收获——花卉繁殖》一课,属于生产类劳动中的农业生产任务群。这堂课亮点有三:
一是聚焦劳动素养培养。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农业生产劳动任务群项目素养表现为“掌握规划设计种植劳动活动并加以实施的基本技能,形成辛勤、诚实、合法劳动及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劳动品质”。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劳动项目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学习如何种植,更重要的是通过种植提升劳动品质发展劳动素养。本堂课结合省编《劳动》教材,基于劳动课程标准,将项目主目标定位为“有始有终有收获”。围绕主目标,把省编《劳动》教材中原本并列的三个劳动任务(花卉的播种繁殖、花卉的分株繁殖、花卉的扦插繁殖)调整为递进式的三阶段劳动任务,这种调整既符合教材内容又遵循了农业生产时令。第一阶段为学生运用播种、扦插、分株三种繁殖方式种植三类花卉(矮牵牛、月季、吊兰),繁殖是农业生产的起始阶段,也是培养“有始有终”劳动品质的基础;第二阶段是繁殖后的精心养护,从播种到开花,花卉生长需要较长周期的养护,这是培养学生“有始有终”劳动品质的关键阶段;第三个阶段为花卉成果展示,学生将自己种植养护的花卉装扮校园,切实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三阶段设计使得学生经历了农业劳动“有始有终”的全过程,实现了主目标的达成。
主目标外,本堂课还兼顾了次目标达成,通过校园“一平小景”劳动设计及规划、种植工具的安全使用、科学养护知识讲解、劳动感悟分享等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观念、提高学生会劳动的能力。次目标既是劳动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劳动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二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花卉生长周期较长且要考虑水分、阳光等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因此一般的“花卉种植”劳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种而忽视养,把教会学生繁殖方法直接当作农业生产劳动全过程,这样的劳动课无法达到育人的理想效果。本堂课借助学校人工气候室开展现代农业劳动解决了农业生产劳动课“种养不能两全”的问题。人工气候室是人工控制光照、温度、湿度、气压和气体成分等因素促进植物生长的空间。《花卉繁殖》劳动课中,花卉繁殖采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而花卉养护则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构建了农业生产劳动课的新模式,学生一方面经历花卉播种、生长、开花的全过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正向的劳动意识;另一方面学习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问题,感受现代科技强大功能,提高创新劳动意识。
三是强化集体劳动。本项目的劳动任务是面对学校校园美化不足的现状,设计并种养澎诚中学“一平小景”。这是一个需要集体共同完成的挑战性性任务,从小景选址到方案设计,从花卉繁殖到花卉养护,从小景打造到成果展示,每个劳动环节都必须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这样的集体劳动中学生进行了长期的密切的交往与对话,他们互相传授劳动知识技能,一起承担人工气候室中养护的责任,共同制订种植计划、撰写观察日记、做好种植维护安排,共同解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难题,形成了团结互助的劳动集体,构建了共同的劳动价值观。马卡连柯认为“只有参加集体劳动才能使人对人有正确的和道德的态度——对一切劳动者保持亲属般的爱护和友谊,对懒惰分子和躲避劳动的人表示愤慨和谴责”。“校园一平小景”的集体劳动成果不仅美化了校园更激发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并对劳动者产生尊重之情,从而热爱劳动,敬畏劳动,获得劳动满足感。

相关知识

四川大学公开课:药用植物学
华中农业大学公开课:植物学
花卉鉴赏公开课ppt
耶鲁大学公开课的特点与启示
小班手印画公开课教案
德法教研中心成功举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
花卡读心——花的心理学团体公开课
梦幻公开课:19门派新手指南——花果山入门级攻略
我院成功举办“樱花树下的摄影公开课”活动
体育部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系列活动——健身健美课

网址: 天天公开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771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安徽农业大学:《花卉栽培学》课程
下一篇: 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