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助力实现“双碳” 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发布

助力实现“双碳” 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发布

  【化工仪器网 前瞻趋势】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也是潜力所在。

  2021年11月19日,2021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对种植业、养殖业、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技术进行了总结遴选,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严东权做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报告。
 

  本次遴选出的十大减排固碳技术模式是在广泛征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减排固碳关键技术和典型模式的基础上,组织专家队伍深入总结遴选、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后形成的。既能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能协同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具备稳产保供和减排固碳双重效益,有良好的推广应用条件,对各地开展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有重要的参考指导作用。是首次以减排固碳为主题,发布的农业农村领域相关技术模式。
 

  一、稻田甲烷减排技术
 

  该技术模式主要采用高产低碳品种、旱耕湿整、控水栽培、施用减排肥料等,在保障水稻丰产稳产的同时,抑制稻田甲烷产生,降低甲烷排放,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农田氧化亚氮减排技术
 

  该技术模式通过减少氮肥施用、优化施肥方式、改进肥料种类、提高水肥耦合,在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有效减少氧化亚氮排放,提升氮肥利用率,实现增产与减排协同。
 

三、保护性耕作固碳技术
 

  该技术模式利用秸秆地表覆盖、少免耕播种,配套应用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化学除草等防治技术,能够减少土壤扰动,降低土壤侵蚀,促进蓄水保墒,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强土壤固碳能力。
 

四、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技术
 

  该技术模式通过秸秆粉碎抛撒、机械还田,配套应用调氮促腐措施,不仅可以补充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减少化肥施用量,还可以将碳保留在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减肥、增产、固碳、降污多重效果。
 

五、反刍动物肠道甲烷减排技术
 

  该技术模式通过调控日粮营养结构、优化饲料品种、改善粗饲料品质、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降低反刍动物肠道甲烷排放,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六、畜禽粪便管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该技术模式采取粪污干湿分离、固体粪便覆膜好氧堆肥、液体粪污密闭贮存发酵、粪肥深施还田等,减少甲烷和氧化亚氮的直接排放,大幅降低氨气导致的氧化亚氮间接排放,还能替代化肥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
 

七、牧草生产固碳技术
 

  该技术模式通过对中轻度退化草地切根改良、重度退化草地免耕补播、多年生人工草地混播建植,以及林草复合、灌草结合、草田轮作等措施,提升草地生产力,增加牧草产量,提高草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促进草牧业可持续发展。
 

八、渔业综合养殖碳汇技术
 

  该技术模式通过选择具有碳汇功能的养殖品种,建设生态化养殖设施,构建由鱼类、贝类、藻类和底栖生物等组成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提高水体空间利用率,增加水产养殖效益,并以收获、沉积等途径将碳存储,形成渔业碳汇。
 

九、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
 

  该技术模式通过推广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成型燃料清洁燃烧、热解炭气肥联产等,替代生产生活使用的化石能源,解决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供应短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十、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该技术模式采用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集中供气、发电上网、提纯制备生物天然气,产生的沼渣沼液进行综合利用,为农村地区提供绿色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消耗,减少化肥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提升农业农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资讯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人民网)

相关知识

【农业新方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
【农业模式】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
生物固碳技术实现有效碳减排
“双碳”背景下种植业减排增汇的途径与政策建议
持续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碳减排路径
提升固碳能力 实现双碳目标(科技创新助力“双碳”③)
秸秆炭化利用增效减排固碳技术
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技术减碳新模式
【中国科学报】固碳新技术支撑有机水稻额外碳汇“第一拍”
“资源”变“资产”,农业碳汇好处多

网址: 助力实现“双碳” 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发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852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农田固碳技术评价规范培训.ppt
下一篇: 林木生物固碳研究:利用叶绿素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