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花共生菌根的实践教学研究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5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关于兰花共生菌根的实践教学研究
陆玲丽 刘琴 开通知网号
【摘要】:兰科植物的许多种是名贵花卉和药用植物,但是许多兰科植物繁殖能力弱,生长缓慢,探索兰花与真菌的共生关系,筛选优良的兰科菌根真菌,与兰花组培苗建立共生系,则有可能将菌根技术应用于兰科植物工业化生产上,加快兰科植物的生长速度。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景蕻;张丽华;药用兰科植物组培苗菌根化技术在种苗生产中的应用[J];种子;2015年08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梅,伍建榕,马焕成春兰菌根的显微结构观察[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王瑞苓,胡虹,李树云黄花杓兰与菌根真菌共生关系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玲丽;刘琴;关于兰花共生菌根的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15期 2 伍建榕,韩素芬,王光萍,吕梅,郭文林兰科植物菌根研究进展[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兰花如何享受真菌提供的美餐?[J];科学世界;2009年08期 4 范黎,郭顺星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1998年04期 5 吴玉德;杜春梅;申健;戚晓利;宋文超;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对种子萌发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J];南方农业;2017年30期 6 杨友联,刘作易兰科菌根真菌在兰科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与应用[J];种子;2005年05期 7 熊舒淇;李丽丽;杨洪一;兰科菌根真菌增强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24年03期 8 赵泽宇;石利欣;杨露娜;邢晓科;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生境选择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菌物研究;2023年Z1期 9 赵雨迪;苏敏;陈旭辉;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研究概述[J];生物学教学;2023年11期 10 蒋玉玲;苗青;陈旭辉;曲波;辽宁省八种兰科植物根内生真菌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1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鹏;范黎;兰科植物与真菌共生关系研究方法及其应用[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何祖霞;陈建兵;基于兰科植物保护研究的科普体系建设与实践[A];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3年 3 陈香归;高江云;兰科植物种子与亲和及非亲和真菌共生过程中的形态差异[A];首届植物科学前沿学术大会摘要集(二)[C];2022年 4 邹德敏;李玺;临江市兰科植物资源的调查及其保护[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三)[C];2021年 5 臧润国;宋希强;张炜银;福建省重点兰科植物培植、经营与贸易调查[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萧丽萍;兰科植物的保育与可持续利用[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金效华;覃海宁;萧丽萍;三江并流地区的兰科植物分布特点[A];第七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朱国胜;刘作易;喻子牛;桂阳;一种新的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单菌丝团分离方法[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李琳;邢福武;海南省兰科植物新记录[A];广东省植物学会第十七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姚振生;刘信中;徐攀;张森尧;尤志勉;潘亚琴;庐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及区系特征[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黎;兰科植物菌根的基础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2 刘江枫;福建省兰科植物多样性与建兰保育生物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3 杨前宇;兰科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及其对兰科植物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4 张春英;云锦杜鹃菌根及其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伍建榕;云南濒危野生兰花与菌根真菌的相互关系[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杨智宇;杜鹃花类菌根真菌与菌根辅助细菌互作协同促进蓝莓生长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4年 7 张中峰;菌根真菌对青冈栎幼苗耐旱性和土壤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8 曹佳;蚯蚓和菌根真菌促进土霉素降解及其修复污染土壤的协同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9 杨鑫;放牧与菌根真菌影响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10 陈笑莹;低温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瑶;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对兰科植物空间分布的响应[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1年 2 盖雪鸽;兰科植物生长形式与菌根真菌区系组成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颜容;独花兰菌根真菌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侯天文;四川黄龙沟优势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柯海丽;五唇兰菌根化育苗技术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6 王芬;两种兰科植物组织培养及有益菌根真菌的筛选[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7 武静宇;兰科菌根真菌与植物专一性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赵建娜;几种兰科植物组织培养及菌根真菌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仲凯;美花兰(Cymbidium insigne)菌根化培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许可;辽东地区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调查及资源保护[D];沈阳大学;202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季征;科研人员发现多个兰科植物新种[N];云南日报;2023年 2 记者 叶文娟;我省首次完成兰科植物调查[N];青海日报;2021年 3 见习记者 李思辉 通讯员 江珊;科研团队发现兰科植物新物种[N];中国科学报;2022年 4 本报记者 高志民 王硕;幽兰在空谷 愿君莫采撷[N];人民政协报;2020年 5 本报记者 依群;保护野生兰科植物刻不容缓[N];中国花卉报;2020年 6 本报记者 杨文明;野生兰科植物 亟待更好保护[N];人民日报;2018年 7 记者 席琳;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发起兰科植物保护行动[N];中国花卉报;2018年 8 记者 陈发清 通讯员 黄慧霞;兰科植物标本这里保存最多[N];深圳商报;2017年 9 记者 陈发清 通讯员 刘国惠 黄慧霞;兰科两个新种以深圳命名[N];深圳商报;2017年 10 记者 王若琳;中国兰科植物保育工作获肯定[N];深圳特区报;2017年
相关知识
Annual Review丨中科院王二涛组发表有关菌根共生综述
兰花菌根影响养分吸收及生长的研究
不可小觑的共生菌
不同培养条件对兰花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呵护兰菌共生,成就兰花茁壮生长之路
兰花种子萌发与真菌共生
春兰‘宋梅’组织培养及兰花菌根真菌的研究
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研究进展
两种兰科植物组织培养及有益菌根真菌的筛选
丛枝菌根在我国的商业化应用
网址: 关于兰花共生菌根的实践教学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