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论坛Soforum
东方企业文化350
众所周知牡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樱花是日本的国花。由于两国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长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花文化。两国人民对花的不同喜好既反映了中日两国审美意识的差异也揭示了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和国民性差异。本文以中日两国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花卉—牡丹和樱花为研究对象探讨中日两国审美意识及其花文化的差异。1.中国的牡丹中国人喜爱牡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牡丹花大而香花色艳丽冠绝群华素有“国色天香”“百花之王”的美誉。牡丹自秦汉时以药用植物载入《神农本草经》。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有记载。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艳压群芳被誉为“花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这里的“长安花”指的就是牡丹。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里已有赞美牡丹的诗歌此后牡丹便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乐于吟诵的对象。我国自南朝以来便有观赏牡丹的记载。到盛唐时期由于国力的增强和繁荣牡丹被大量培植举国赏牡丹花已成为一种风潮。因牡丹富丽堂皇之态其也是雍容华贵与繁荣昌盛的象征。赞美牡丹的诗多在唐朝出现其中以刘禹锡的《赏牡丹》最富盛名“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当然不仅如此白居易的长诗《牡丹》吟咏了牡丹风采。历朝历代吟花惜花的诗词歌赋比比皆是。牡丹已经渗透到自植物栽培、园艺、文学、戏曲到文化习俗等方方面面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牡丹文化。“花好月圆”“花开富贵”等成语中“花”就是特指“牡丹”。牡丹作为富贵吉祥的代名词从以下表达就可见一斑。牡丹与芙蓉同图称作“荣华富贵”。“正午牡丹”是传统的吉祥图案描绘了牡丹花丛和猫的画面。古人也把牡丹、蝶、猫组成图案赠送老年长者。取其富贵吉祥、健康长寿之意。“凤凰牡丹图”“龙凤呈祥”图案中除了主角以外我们看到的就是怒放的牡丹。现今平常百姓家常见“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的牡丹翠竹图案用以祈祷家庭富贵平安。正如《牡丹》所描述“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家”。又如诗句“花开时节动京城”可以看出牡丹多于王公贵族紧密相连代表着富贵、地位与繁华。2.日本的樱花日本人喜爱樱花烂漫开放的樱花和瑞雪灵峰的富士山绝对是日本的象征。日本人将樱花定为国花并且每年的平安时代后期日本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开始日本的和歌、连歌、俳句一提及花就自然地联想到樱花。如“ひさかたのひかりのどけき春の日にしづ心なく花の散るらむ”大意春光虽明媚樱花无心恋佳日纷纷凋花落铺满地此和歌实写“樱花”却只使用了“花”字。可见提及“花”即“樱花”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普遍认识。江户时期国学学者本居宣长将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用这两句诗表达出来“若人问起大和心满山樱花映朝晖”。日本人将樱花定为国花并且每年春季赏樱的习惯已经由报道“樱前线”到全民出动花下赏花欣赏“樱吹雪”可以看出日本人赏樱已经发展成为「花見文化」赏花文化。赏樱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活动很多地区把春季赏樱定为「桜祭り」樱花节。全国民无论是春季赏花还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樱花图案樱花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象征深植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与牡丹的花大色艳所不同樱花不浓艳不华丽其花朵小花色淡雅给人以质朴素雅的感觉。满株樱花花朵簇拥烂漫开放呈现沉静的自然美引人无限遐想。日本有“樱花七日”的说法是指樱花花期很短一朵樱花花期一般只有一周左右。樱花无论花开还是花落不拖泥带水齐开齐落呈现出缤纷的景象。日本人非常喜爱樱花的这一特质。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可以通过以下一组词的表达窥见一斑。「桜吹雪」樱花花瓣如雪花般飘落的样子「桜月」指樱花开的三月「桜雨」樱花盛开时下的雨「桜餅」用腌制的樱花制作的糕点「桜色」浅粉色。这些涉及到生活的饮食、生活等方面。仔细读读无不给人一种直观、亲切、有画面感的表达。如“樱月”的表达要比单纯说“三月”更能给人传达的初春万物复苏、花开明媚的季节感。3.牡丹文化和樱花文化花文化辞典说到“任何一种物质现象只有注入了精神和社会内容才能成为文化。”牡丹文化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以牡丹为中心所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牡丹文化是中国文化形的一个侧面它是经过长久的文化积淀产生的一种特征。在中国历朝历代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对牡丹表现出极大的欣赏和推崇。究其文化内涵看以看到其一所谓“寄情于物”牡丹花所具备的富贵、妖艳的气质以及它所代表的富贵吉祥的意向。这些都与中国人崇尚富贵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喜爱牡丹的心理体现在民间艺术、音乐、文学、美术等各个方面。牡丹文化蕴含着对生活富足、平安美满的祈愿也代表着中国人价值观中努力拼搏独占鳌头至大富大贵的人生追求。其二与牡丹盛开时怒放、端庄、大气的花型相吻合牡丹文化象征着大气开放包容的情怀。而且此文化特征从古至今在中华民族中得到延续并且渗透到整个国民的民族心理乃至行为准则。樱花经过千百年深植于日本文化当中并形成“樱花文化”。樱花与牡丹形成鲜明对比樱花没有丰富夺目的色彩、没有娇艳妖娆的花朵、也没有沁人心脾的芳香。单说樱花不免觉得平淡无奇。但是这样粉白色的小花给人一种淡雅清净、简约素雅的印象。这点恰恰是日本民族最为欣赏的部分。日本人欣赏淡雅浓墨重彩简约有想象空间追求心灵的宁静。单看一朵樱花倒谈不上美艳但樱花齐开齐落花开时满树缤纷整条街都变成了粉色的缎带。此番美景展现了樱花的魅力。从满树缤纷的樱花能折射出日本人所推崇的不突出个人与集体一致的集团主义精神。樱花美的另一面在其凋谢。和盛开时怒放缤纷状相反樱花在凋落时不拖泥带水所有花瓣飘雪般一夜间全部落下。日本有句话叫做「花は桜木人は武士」花数樱花人数武士。这表达了日本人所崇尚的落樱般的果敢、高洁、视死如归的精神。4.结语综上所述从以上对牡丹和樱花的分析及对两国花文化的探究可以看出两国的审美差异和花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推崇牡丹是因为它端庄大气、国色生香并且象征着人们对于富贵吉祥、生活事业繁盛的殷切盼望。而日本人钟情于樱花因为欣赏它齐开齐落、缤纷怒放的“瞬间”美这也与日本民族的价值观和民族心理相吻合。由此可见花文化是与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密不可分并互为影响的。我们也能由两国所呈现的不同的花文化看到两民族最为本质的心理差异。正如牡丹的华丽和樱花的简约。中国人在处事大方大气的同时特别是在待人接客方面往往用铺张浪费来展现自身的大气和富有。这一点和日本形成鲜明对从牡丹和樱花看中日花文化的差异朱欣雨西安财经学院710100【摘要】花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花文化寄寓了人们的思想和感情能反映出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民族文化特点。本文以中日两国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花卉—牡丹和樱花为研究对象探讨中日两国审美意识及其花文化的差异。【关键词】牡丹樱花花文化【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413-0350-02下转352页
相关知识
浅谈中日花文化比较
唐爱牡丹,宋兴寒梅——从花卉文化看唐宋士人阶层的差异
从国花看中日企业文化的差异[日语论文]国花から見る中日の企業文化の特徴の相違
中日园林植物景观美学赏析
日本的樱花和中国的樱花是什么关系?
樱花文化浅析
“爱、希望、武士”,从动漫中的樱花含义,看日本的“樱花文化”
为什么都去大武汉看樱花?
[樱花的精彩典故] 樱花的典故.docx
从花钱纹饰看民族花文化的传承
网址: 从牡丹和樱花看中日花文化的差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5388.html
上一篇: 樱花的寓意与象征意义(赏樱之乐与 |
下一篇: 樱花文化浅论【精品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