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曲柳窄吉丁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花曲柳窄吉丁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花曲柳窄吉丁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摘要】:花曲柳窄吉丁(Agrilusplanipennis Fairmaire)又名白蜡窄吉丁,英文名Emerald AshBorer,属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科Buprestoidea,主要危害木犀科(Oleaceae)白蜡属(Fraxinus)树木。其幼虫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道取食,危害隐蔽,很难发现。2004年至2006年对其部分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花曲柳窄吉丁幼虫水平方向为聚集分布。(2)不同颜色诱捕器诱捕效果依次为黄色、绿色、紫色;不同悬挂高度,1~1.5米的诱捕器诱捕效果较好;林内与林缘诱捕效果基本相同。(3)强迫接种情况下,花曲柳窄吉丁雌虫可在白蜡树上产卵,但未发现在非白蜡树上产卵,成虫数量是决定是否产卵的主要因素。(4)本土白蜡树种对花曲柳窄吉丁的抗虫性要强于非本土白蜡树种。(5)混交林中白蜡树受花曲柳窄吉丁的危害明显轻于白蜡纯林。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1290318664393818112

1 仇贵生辽西地区苹果两种枝干害虫的防治[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3年06期 2 赵汗青;王小艺;杨忠歧;种焱;何德敏;检疫性害虫——白蜡窄吉丁[J];植物检疫;2006年02期 3 王小艺;杨忠岐;刘桂军;刘恩山;白蜡吉丁柄腹茧蜂的羽化和产卵与寄主之间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6年04期 4 魏霞;Wu Yun;Reardon Dick;孙铁环;孙江华;花曲柳窄吉丁的空间分布[J];昆虫知识;2006年05期 5 林志伟;诱捕器引诱松墨天牛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6年03期 6 张志诚;孙江华;黄保续;张锋;欧阳华;基于GIS的松树萎蔫病发生格局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年05期 7 赵同海,高瑞桐,Houping LIU,Leah S.BAUER,孙龙强花曲柳窄吉丁的寄主植物范围、危害和防治对策[J];昆虫学报;2005年04期 8 金若忠,栾庆书,云丽丽,高瑞桐,赵同海,迟成钢花曲柳窄吉丁生物学调查[J];辽宁林业科技;2005年05期 9 王小艺,杨忠岐白蜡窄吉丁幼虫及其天敌在空间格局上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8期 10 张志诚,牛海山,黄保续,张磊基于GIS的中国松树萎蔫病发生的适应性评价[J];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 胡荣,杜凤国,马德宝玻璃苣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栽培利用研究[J];特产研究;2000年03期 2 赵勇刚,高克姝,梁凤玉,贺义才毛白杨新品种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1994年03期 3 尤其明;山杏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在生态治理中的应用分析[J];防护林科技;2020年05期 4 周永丽,干少雄,刘福云,吴宗兴,魏德智蜜牧豆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引种栽培[J];四川林业科技;2005年03期 5 巴哈依丁·吾甫尔;胡西旦·买买提;任红松;无花果的栽培特点与生物生态学特性[J];新疆农业科技;2020年01期 6 王金锡,朱万泽,余长春台湾桤木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引种栽培技术[J];四川林业科技;2004年01期 7 田泽君,颜永碧,夏定久,李治国蛋肚倍蚜春迁蚜形态、生物生态学特性及丰产性能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8年01期 8 方有海;孙林;赵凌泉;徐连峰;史绍林;文冠果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J];防护林科技;2010年01期 9 夏定久;李志国;吴昊;肚倍蚜生物生态学特性与肚倍丰产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1993年01期 10 周杰;林德城;张子扬;黄勇;吴鹏飞;露兜树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造林技术研究进展[J];防护林科技;2020年02期

相关知识

白蜡窄吉丁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合欢树蔷薇窄吉丁防治方法 – 根盆网
栗山天牛的生态学特性及其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锈色粒肩天牛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植物繁殖生态学的若干重要问题
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种子休眠萌发特性研究
金则新——植物生态学研究专家
森林生态学研究组
曲柳干花厂家
紫茎泽兰的分布与入侵生物生态学基础

网址: 花曲柳窄吉丁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579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SCI期刊目录导
下一篇: 生态化学计量学在水生态系统中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