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花山生态新城环境影响补充报告简本一、 规划概况(一)规划变更情况花山生态新城项目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两型”社会先试先行示范区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示范城镇具有重要意义。在环境方面,具有探索中国中部地区“发展与保护”平衡策略,变被动、静态的生态保护为主动的、积极的生态化境保护的先导示范意义;在经济方面、具有港城互动、产业和服务相互支撑、探索从单一的生产型城市到生产消费均衡型城市,从外向依赖型到内生式发展模式转变的先导示范意义;在社会方面,具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统筹为目标,妥善处理好农民就业、社区重构,

2、实现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先导示范意义。花山生态新城原规划于2008年启动,范围南以武九铁路为界,北以青化路为界,西侧严西湖水体开阔,以其中心线为界,东侧严东湖生态的整体控制为着眼点,边界至左岭葛化西路,规划范围67.1km2,在行政上隶属于主要为武汉市洪山区花山镇管辖范围。功能定位为:武汉东部地区的产业支撑服务中心、大东湖生态建设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休闲、科研教育、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居住产业等产业。规划时间2010至2030年,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30年。2010年5月花山生态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了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审查。2010年6月,武汉市启动东湖新

3、技术开发区托管区域规划调整工作。根据武汉市委、市政府文件,洪山区将花山镇及所属13个行政村、1个社区(花城家园安置社区)、2个场(严东湖渔场和花山渔场),交由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托管;同时洪山区将花山镇6村1场1湖、交由武汉化工区管委会托管。花山生态新城由于行政区管辖范围变化,实际规划范围调整为北至白羊山,南达九峰森林公园,西到严西湖,东接严东湖,规划面积46.8km2;主体建设区包括花山镇托管至东湖高新区的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和2场;行政上隶属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开区管辖。2011年,东湖开发区启动扩容后的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此次规划将花山生态新城作为武汉东湖

4、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部分,纳入东湖开发区总体规划一并考虑,该总体规划已于2012年5月15日通过武汉市人民政府审批。随着新城发展需要,为解决清潭湖还建社区用地问题,化工区80 万吨乙烯工程配套天然气管道建设用地问题和将化工新城无法安置的居民在花山生态新城内妥善安置的问题,花山生态新城规划区亟待增加新的建设用地。因此,根据花山生态新城的行政区域调整情况及建设需要,本次规划范围调整为北至白羊山,南达九峰森林公园,西到严西湖,东接严东湖,规划面积46.8km2,规划区增加4.82km2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功能定位调整为武汉东部地区产业支撑服务区、武汉新港江南核心港区、大东湖生态建设区,重点发展港口与保税

5、加工、生态研发与教育、商务会奖与旅游、养生与居住等产业。规划时限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30年。(二)规划结构规划区规划结构与功能布局情况与原规划相同。即保持群落分散+指状集中,三片二组团带形城市结构。群落分散:规划城镇建设区呈群落均质、有机的分布在山水环抱的生态功能链内;指状集中:预留南北六条呈指状、由绿化和水系组成的绿化隔离带,主要城镇建设用地分布在指状廊道的两侧;三心多组团带形城市:在整体带形发展的城镇格局中,形成严西湖、花山港和严东湖三大建设区片,在各个区片布局相对集中的三大城镇中心;在三大版块的东部形成左岭产业组团、南部结合农民还建、形成土桥农民新区组团。(三)产业规划产业规划情

6、况与原规划相同。产业发展战略为“明确一个目标,服务三个要求,发展七大生态产业”。明确一个目标:围绕环境筑产业,依靠产业谋发展,推动花山生态新城建设。服务三个要求:服务于良性社会的建设要求;服务于生态产业发展要求;服务于武汉乃至整个城市圈全面发展的要求。发展七大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商务会展产业,文化休闲产业,科研教育产业,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居住产业。(四)用地布局花山生态新城规划用地平衡表变化情况见表2.6-1。本次规划修编新增城市建设用地4.82km2,主要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用地(软件研发、文化创意,商业办公)。表1 花山生态新城规划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

7、类别原规划用地面积(ha)调整后用地面积(ha)1r居住用地635.28681.97r1一类居住用地181.3687.75r2二类居住用地453.92594.222c公共设施用地213.39133.61c1行政办公用地3.344.06c2商业金融业用地145.5789.3c3文化娱乐用地25.5120.02c4体育用地4.861.29c5医疗卫生用地1.5318.94c6教育科研用地32.583m工业用地65.02256.42m1一类工业用地65.0294.82cm产业用地161.64w仓储用地52.249.53w1普通仓库用地43.59.53w2危险品仓库用地8.745t对外交通用地213.

8、16153.17t1铁路用地68.9337.94t1公路用地144.2380.78t4港口用地34.456s道路广场用地323.37344.27s1道路用地323.37344.27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5.5510.9u1供应设施用地7.827.4u2交通设施用地2.523.5u4环境卫生设施用地4.76u9其它市政公用用地0.458g绿地259.1124.24g1公园绿地212.8297.4g3防护绿地46.2826.84g5其它绿地9d特殊用地21.1421.85d1军事用地21.1421.85城市建设用地小计1798.252217.6现状城市建设用地1735.96新增城市建设用地481.

9、6410e生态保育用地4732.482467.39e1水域1703.73664.53e9自然保育用地3028.751802.8611备发展备用地182.08总计6712.814684.99(五)专项规划规划修改后专项规划变化情况如下。表2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一览表专项规划原规划内容调整后内容给水规划水源为白沙洲水厂和港东水厂联合供给,由现状白浒山加压站引出管径为600mm给水管沿青化路敷设,通过花山达到规划管径为600mm的给水管分东西两个方向与花城大道规划给水管相连,形成环状管网。扩建土桥加压站。达到设计秒流量为0.4m3/s,同时由南部老武黄公路新接出一条管径为400mm给水管,沿现状道路敷

10、设至土桥加压站,确保区域用水量。规划水源为白沙洲水厂供给,由佛祖岭转压站映出从高新二路(光谷三路)路口dn1000管道上接水,沿光谷三路老武黄公路花山大道花山供水区域安装dn800mm管道,管道全长11.0km,在花山大道(武九城际铁路)路口附近新建6.5104m3/d加压站一座。污水规划1)老城区实施分流改制,西部西部新城区部分地区新建污水收集系统。规划在青化路以南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规模4104t,分东西两线收集规划区污水。2)分东西两线收集规划区污水。东线为白羊山西北部地区,规划沿地势低洼地区敷设一条污水主干管收集地区污水经泵站提升后排入规划花山污水处理厂。西线为白羊山西南部地区和

11、绕城公路以西地区,规划沿花山大道和绕城公路敷设污水干网,结合路网在沿湖低洼地区敷设污水收集干管,经泵站提升后排入污水主干管。3)西部污水管网难以覆盖的地区,集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后排入严西湖。东部严东湖地区属重要生态区,污水经处理后由配比的生态用地消耗影响物质,规划该区域内污染物严禁入湖。4)规划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推行中水回用系统,促进污水处理与回用设施的建设与运行,以用代排,以需求促发展,实现污水排放与产业结构的有机结合。原规划区不变。港口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依托工程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站处理,经厂区污水处理设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类污染物

12、一级标准排放。污水收集管网建成后,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可通过管网接入花山污水处理厂处理。港区到港船舶均应配备船用油水分离器,船舶运行产生的含油污水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到指定区域排放;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应由海事部门收集处理。新增建设用地产生的污水经收集后进入花山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规划雨水经各湖泊调蓄后非汛期经北湖闸和武惠闸排入长江,汛期雨水经北湖大港由北湖泵站排入长江。与原规划一致电力规划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281mw。由220kv花山变电所供电,其主变压增容至3180mva,其电源线路引至500kv武东变电所,并与化工新城内的规划220kv所有线路连接。规划新建4座110kv变电所,主变容量为235

13、0 mva。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281mw。土桥变电站由35kv升压至110kv,远期规划为220kv,由220kv花山变电所供电,其主变压增容至250mva,远期为3180mva。其电源线路引至500kv光谷变电所,规划再新建严东湖和严西湖2座110kv变电所,主变容量为263mva和2/363mva。港口作业区根据规划实施年限,供电电源可适时接入就近的变电站或者开闭所。消防规划规划新建三座消防站,分别布置在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服务范围覆盖整个规划区。原规划范围不变,港口结合花山新城市政消防站总体规划,如市政消防站接到指令后5min后不能达到港区,港区应自建 1 座消防站配备水罐消防车和专职

14、消防人员。环卫规划规划在白羊山东侧设置环卫转运站一座,片区垃圾分区域收集至此转运站,二次转运至规划青山垃圾场,近期垃圾仍运至现状陈家冲垃圾填埋场。规划建设完善的水面垃圾与转运设施,通过专用垃圾收集船收集,并在一个湖区设置2个水上垃圾收转码头,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定点拦截设施、人工打捞船或机械清扫船定期对水域进行保洁。与原规划一致燃气规划保留民生公司液化气储配站,作为城市液化气主要供气设施。沿外环公路规划dn800武汉市天然气高压外环线,联系川气东送1、2号线以及普光气田线,同时规划管线连接城市中环线附近天然气次高压管线。在现有民生公司液化气储配站附近规划液化天然气站,作为武汉市天然气储备气源,沿青

15、化路规划dn800高压管道与天然气外环相连。与原规划一致交通规划1)铁路:规划在花山南侧武九铁路何刘站以东吴土路口设城际铁路站,东到黄石、鄂州,西到武昌站和新武汉站。2)公路:规划对区域交通网络进行优化,在武鄂高速公路白浒山以西增加青化路立交,服务化工城和北湖、白浒山港口,增加外环线老武黄公路立交,服务于花山南部的科技新城,在武鄂高速公路外环线以西严西湖边增加花山上武鄂高速公路的立交。3)客运规划:在花山港区片花山大道与花城大道交叉口附近靠近外环线立交规划公路客运站。规划“中字型、干还枝串”相结合的道路网结构,即以花山大道为主干路,围绕花山用地布局形成花山环线。在一干一环的基础上,规划若干枝状

16、和串状的路网,形成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的指状组闭原规划区域不变。港区对外交通主要通过规划的花山大道与作业区周边的“一纵三横”四条集疏运通道连接。同时将自化工新区引入铁路线,满足运输需求。农民安置规划规划建设三个集中还建区,同时分散布置3个小型还建点,调整为建设一个安置点(花城家园)。安置人口35000人,用地面积106ha,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一期57万平方米。(六)近期建设规划花山生态新城近期重点建设项目见表3。表3 花山生态新城近期重点建设项目情况一览表项目名称建设内容保税物流园区建设按照出口加工、保税物流、出口码头“三位”一体的模式建设综合保税物流园区。高科技产业园建设建设

17、武汉软件城和工程设计园区,将于2012年6月份启动建设,打造高科技产业聚集区。花山大道和花城大道纵向的花山大道连接武汉新港和中国光谷,全长15.2km,双向六车道、花山段八车道,是市区桥隧比例最高的道路;横向的花城大道跨严西湖接三环线、联系东湖风景区和主城区,是生态新城的迎宾大道、商务大道,全长12km。同步新建次干道约16km。目前已完成路基及部分道路绿化工程。花城大道将于今年年底实现与三环线的互通。希尔顿旗舰型会议中心酒店开工建设中部最大的五星级会议中心酒店,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房间近700间,能同时接纳3000多人开会和就餐。总投资15亿元。2012年底将试营业。严西

18、湖右岸湿地公园暨生态艺术展示中心湿地公园占地80公顷,是以湖泊保护、水生态修复、湿地技术展示为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1.8万平方米的生态艺术展示中心以生态技术研发、艺术展示和企业服务为主题,集成利用30多项生态技术,建成国际一流的低碳、智能化绿色三星示范建筑。2012年3月投入使用。花城家园安置点一期已建成57万平方米并交付使用。继续按高标准建设90万平方米安居住房;建立“大社区”管理模式,配套医疗、教育、文化、体育设施,实现全镇一步城市化。实现一年安置1万多人,三年安置全镇3.5万人的目标。障性住房示范基地计划建成以万套公租房为主体,以创新、创业为特色的多功能低碳社区,解决东湖自主创新区新就业

19、大学生住房问题。规划用地23公顷,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今年启动1000套、5万平方米公租房建设。绿色三星示范区与万科、碧桂园等建设国内最大的百万平米绿色三星示范区。目前碧桂园社区一期600亩住宅已开工建设, 2013年底将可入住。万科600亩住宅即将启动建设。(七)政策及规划相符性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修编)与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09-2020年)、湖北省港口布局规划、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武汉新港总体规划、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规划相协调,但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在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主要

20、属于绿地范围,同时区域内存在有一般农田,需在新一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进行调整。规划修编后,花山生态新城规划南部与九峰城市森林公园部分区域重叠,新城在开发建设中应严格依照九峰城市森林公园保护边界进行控制,不得越界建设。规划拟定的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二、 规划区及周边环境现状(一)环境质量现状1、水环境质量2009-2011年长江白浒山、杨泗港断面各项监测因子监测浓度评价指数均小于1,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长江流域武汉段的水体水质较好。2009-2010年严西湖部分水质指标出现超标情况,其中bod5最大超标倍数

21、为0.15,总磷最大超标倍数为0.26,cod最大超标倍数为0.33,达不到类环境功能区要求,分析原因为当地村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其中,导致严西湖水质下降,总体来讲,严西湖水质呈好转趋势。根据2010 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严东湖水质符合类标准要求,与 2009 年相比严东湖水质保持稳定。2、大气环境质量根据2011年武汉市环保局批复的武汉花山生态新城花城大道(梅成路-土吴路)道路排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2011年6月29日-7月5日相关监测结果,各监测点no2小时平均值和pm10日均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相关二级标准要求。3、声环境根据2011年武汉市环

22、保局批复的武汉花山生态新城花城大道(梅成路-土吴路)道路排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2011年6月30日-7月1日相关监测结果,各监测点声环境现状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关2类区标准要求。(二)评价范围花山生态新城评价范围根据增加的白浒山港区略作调整,具体见表4。表4 花山生态新城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类 型评价范围总体评价规划影响46.8km2为主,兼顾周边地区。环境要素水环境长江花山生态新城段至下游10km,严东湖、严西湖、清潭湖、白浒山水厂、葛店镇水厂、葛店开发区水厂水源地环境空气以花山生态新城域范围为主,考虑周边企业对区内的环境空气影响土壤环境花山生态新城区域内声环境

23、花山生态新城区域内,重点考虑花山镇、主要居民区、城市主干道,武九铁路两侧区域固体废物花山生态新城区域内,重点考虑危险废物的处置及处理、港口固废收集存储转运及处置场所生态环境重点考虑花山生态新城区域内及周边区域对其影响社会经济重点考虑花山生态新城区域内,并结合武汉城区综合分析三、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一) 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1、水污染源规划区域(除左岭及码头区域)污水进入花山污水处理厂处理,花山污水处理厂由原报告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提高至执行一级(a)标准,cod:50mg/l,氨氮5mg/l。花山码头一期工程出水水质由厂区

24、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类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cod:100mg/l,氨氮15mg/l,出水排入北湖大港最终排入长江,当污水管网建成后排入花山污水处理厂处理。左岭组团废水排入武汉化工新城左岭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经北湖闸排污口排入长江。预测数据见表5。表5 规划区建成后水污染物产生量预测结果表区域名称废水量codcr(kg/d)氨氮(kg/d)备注(104 m3/d)近期远期近期远期近期远期花山生态新城规划区(除左岭及码头)1.634.858152422.581.5242.3花山污水处理厂处理左岭组团0.150.34911821227左岭污水处理厂处理花

25、山码头一期工程码头废水0.001690.001691.240.620.1860.062近期进入港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远期进入花山污水处理厂处理船舶污水0.136220.13622408.24408.2447.6247.62由海事部门认可单位的污水接收船有偿接收处理合计1.917915.327911315.483013.36141.306316.9822、大气污染源由于规划区域人口规模及工业强度情况无变化,规划区域引用原有污染源数据。根据武汉新港白浒山港区花山码头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可得到花山码头一期工程大气污染源强。规划调整后区域大气污染源情况见表6。表6 规划期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预测表区域

26、so2排放量t/ano2排放量t/a烟尘排放量t/a近期原规划区0.9131.462花山码头一期工程港区废气0.527.12/船舶废气2.5734.32/合计472.92远期原规划区2.5841.446.1花山码头一期工程港区废气0.527.12/船舶废气2.5734.32/合计5.6782.886.13、声环境污染源规划调整后,除区域原有工业噪声、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及生活噪声污染源。根据武汉新港白浒山港区花山码头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港口运营期间主要噪声源有各式起重机、装卸机械等运行产生的噪声,其声压级一般在70-95db(a)之间;以及集装箱(空箱和重箱)装卸、堆放时产生的集装箱装卸噪声

27、,其声压级一般在95-100 db(a)之间。主要作业机械噪声污染源强见表7。表7 主要装卸机械噪声值序号名称单机噪声测点距声源距离1门座式起重机89-9512岸边集装箱起重机79-9513牵引车70-9514龙门起重机75-9715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82-9516集装箱装卸噪声95-10017桥式起重机67-8918叉车72-8819污水泵80-9014、固体废物污染源由于人口及工业规模不变,规划区固体废物产生量引用原报告书预测结论,新增花山码头一期工程固体废物产生量引用武汉新港白浒山港区花山码头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相关内容。规划调整后花山生态新城固体废物产生量见表8。表8 规划调整

28、后固体废物产生情况统计一览表 t/a区域时间工业废物生活垃圾船舶垃圾合计原规划区近期939536441.6/45836.6远期19190108186/127376白浒山港区近期/54.2522.1576.4远期/54.2522.1576.45、危险废物污染源规划区内现有排放危险废物的单位无变化,仍为规划区的医疗机构。同时居民日常生活中会产生电池、荧光灯管、过期药品等危险垃圾,直接进入生活垃圾。(二)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花山生态新城涉及的环境保护重点目标及敏感区域统计见表9。表9 花山生态新城敏感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保护目标名称敏感目标概况相对规划区方位相对规划区域边界距离规模功能类别1水资源长

29、江n紧邻大河水环境功能类严东湖东侧紧邻湖泊严西湖西侧紧邻湖泊清潭湖北侧紧邻湖泊2农田及耕地区内农田及耕地-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3自然保护区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s重叠部分面积30.02 km2 环境空气功能二级声环境功能2类4关注敏感保护目标花山镇人民政府-5花山镇白浒村-941人6清丰村-2379人7东港村-1520人8沿江村-2392人13山湖村-1710人14红光村-2310人15白羊村-2498人16红军村-1462人17土桥村-1461人18联合村-2083人19花山村-1355人20春和村-3395人21红焰村-3146人30花山医院-医生61人,床位80个31市皮肤病防

30、治所-医生6人,床位100个32花山中学-师97人,生1020人33花山中心小学-师79人,生677人36西岗小学-师11人,生180人37文物古迹许家墩遗址-40抗战防御工事-41古墓葬群-42水源地白浒山水厂水源地下游3.5km取水规模24000t/d,主要为花山镇及左岭镇供水,服务人口6.5万人达到相关水源地保护要求43葛店镇水厂取水口下游5.2km取水规模10000t/d,主要为葛店镇供水服务人口7万人根据鄂州政函201192号,葛店镇水厂及葛店开发区水厂将搬迁至下游9km处与华容自来水厂集并44葛店开发区水厂取水口(黄矶)下游6km取水规模30000t/d,主要为葛店开发区供水,直接

31、在鄂州电厂冷却水排江通道取水,取水口比长江江面高出5m45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区长江水生生态环境及珍稀保护水生生物。国家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4种: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白鲟(psephurus gladius)和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国家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1种: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和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四大家鱼产卵场:该江段分布有白浒山产卵场,该产卵场范围为青山葛店,延伸里程20km(三)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结果1、水环境由

32、于花山生态新城污水处理厂处理标准由原来的一级(b)提高到一级(a),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因此规划调整后水环境影响将进一步减少。花山码头一期工程运营期运营期废水排放主要为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进入工程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处理后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北湖大港,对区域水环境质量影响很小。2、大气环境在叠加武汉化工新城污染物影响后,原规划区2015年和2030年规划区内居住生态区、工业区主要的大气环境污染物so2、no2、pm10日均浓度全部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各季节中夏季污染物浓度相对高于其它季节,冬季污染物浓度相对最低;各稳定度下最稳

33、定状态f稳定度时污染物浓度相对高于其它状态,最不稳定状态a稳定度时的污染物浓度相对最低,区域开发对规划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花山码头一期工程港区机械废气排放包括装卸作业机械废气排放和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其主要污染成分为so2、co、nox和cnhm,废气排放量很少,对环境基本没有影响。装卸机械废气的排放将对环境空气产生一定的污染影响,但这种影响仅局限在排放点50m范围内,均发生在港区范围内,不会对本工程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产生污染影响。到港船舶排放也系无组织排放源,具有近距离的污染特点,其少量废气对环境空气将产生一定的污染影响,但这种影响仅局限在排放点50m范围内,均发生在港区范围内,不会

34、对工程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产生污染影响。3、声环境原规划区噪声污染源分为工业噪声源、交通噪声源、建筑施工噪声源和社会生活噪声源,以上类别噪声源对区域影响分析与原报告相同不赘述。白浒山港区花山码头一期工程营运期噪声源主要为码头区来往船舶、运输机转接点、卸船机等,固定噪声源的最大声压级为100db(a),工程营运期间不会对周边敏感目标造成不利影响。4、固体废物花山现状生活垃圾送往新洲章兴村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花山新城生活垃圾(包括刚去港区垃圾和到港船舶固废)近期规划送至陈家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其剩余处理能力能够满足花山新城生活垃圾填埋要求。2011年后该垃圾填埋场将与滠口和东西湖垃圾焚烧发电厂配套

35、运行,使用期限及封场期将得到延长,能满足花山新城远期生活垃圾填埋要求。5、生态环境(1)对水生动物及洄游通道的影响花山码头一期工程建成后,由于采用岸桥结构,鱼类仍可在码头平台下面游动,因而由于过水断面的相对减少对鱼类的影响较小。码头工程阻水面积与占长江过水面积的比例均很小,对长江珍稀保护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不会造成明显影响。(2)对渔业养殖的影响花山码头一期工程所在江段近岸水域为规划的港口岸线,江段自然岸线已变化成为人工构筑物即港口码头构筑物岸线。工程近岸水域不是鱼类产卵繁殖区及主要的索饵场,本江段多年来已未形成过渔汛,工程水域已无鱼类养殖和捕捞作业。因此工程的建设对渔业养殖基本无影响。(3)港

36、区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影响码头营运期污水总量不大,工程生产废水(流动机械冲洗水、机修废水)及港区生活污水,均送至港区设置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一级标准排入北湖大港,经北湖泵站最终排入长江,对长江水生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的危害影响甚微。(4)施工期血吸虫对人体健康影响分析作业人员接触疫水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活动的性质可以分为生活性接触和生产性接触。从维护健康角度出发,任何危险的接触行为都应尽量避免或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应将水下作业和要接触疫水的工作时间尽量安排在枯水期的冬季进行。如因建设需要,需在血吸虫尾蚴活动期接触疫水,可到当地的血吸虫病防治专门机构购买防疫鞋

37、、手套等防疫用品,或请他们配预防药品,在接触疫水前按要求使用药品后就可下水作业,这样就可避免血吸虫病的感染。6、社会影响分析(1)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虑新城产业发展需要,本次规划新增4.82km2建设用地指标,不但能够解决化工区80万吨乙烯工程配套天然气管道建设用地补偿问题,还能够解决清潭湖还建社区用地和化工新城区内居民区外安置问题,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民生妥善安置的统一,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未来武汉腹地内企业所需的各类原材料和产成品,均可通过水运经白浒山港区花山码头一期工程中转进出口,并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办厂,也必将促进白浒山港区的新一轮建设。(2)是武汉城市圈长江南

38、岸集装箱项目启动的标志武汉新港规划在白浒山港区、三江港区预留集装箱功能。可以预见,花山码头一期工程建成后,将较好地缓解武汉城市交通压力,疏解集装箱运输的过江瓶颈问题。7、环境风险(1)溢油事故影响在风速2.8m/s,水流速度1.6m/s情况下发生溢油时,油膜将在发生事故后约37分钟漂浮至码头下游约3.5km的白浒山水厂取水口水域,将可能对该取水口水质产生污染影响。油膜将在发生事故后约52分钟漂浮至码头下游约5.2km的葛店镇水厂取水口,此时将可能对该取水口水质产生污染影响。约1小时后漂浮至码头下游约6km的葛店开发区水厂取水口(黄矶)水域。由于葛店开发区水厂取水口(黄矶)直接从鄂州电厂冷却水入

39、江排口取水,取水点高于该处江面约5m,且水流速较快,因此当发生事故溢油时污染物对基本不会对该取水口造成影响。(2)码头前沿一旦发生事故溢油,应及时通知白浒山事故监督处采取事故应急措施,可最大限度地控制油膜向下游的漂移,最大程度地减少溢油对下游的污染影响。(3)为保护长江水质,必须通过严格的环境管理,尽量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并通过建立有关制度、完善设备,提高人员素质和制定溢油应急计划,采取适当的控制溢油事故措施,以控制溢油事故的污染。码头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应立即启动溢油应急计划,采取事故应急措施,降低溢油事故对环境的影响。由于下游三个水厂取水口距离本工程较远,且黄矶水厂不直接从长江取水,因此发生

40、溢油事故后,在采取有效的事故风险防范应急措施后,对城市供水影响不大,事故主要是对长江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当白浒山水厂改变供水性质,葛店镇和葛店开发区水厂集并后,花山码头一期工程在风险事故状态下对下游水源地的影响将进一步减小。(四) 环境保护措施1、水环境:施工期合理安排工序、污水达标排放、规范建材堆放。运营期加强污水综合处理能力建设,港区污水净化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不外排。船舶污水设置接收装置,禁止直接向水体排放油污水,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将处理或接收设施的能力向海事管理机构备案。船舶若需排污需向海事部门申请后,由专门的油污水接收船接受处理。加强对白浒山水厂、葛店镇水厂和葛店开发区水厂水源保

41、护区的监测和保护。2、环境空气:施工期加湿降低扬尘污染,车辆尾气达标排放。运营期选用清洁燃料,加装烟气净化装置等措施减少烟气污染,采用泄露防护、优化装卸工艺、精心操作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控制挥发逸散气体。通过场地清扫、洒水、地面压实等减小扬尘污染,各功能区间种植防护林带或设施卫生防护距离。3、噪声:港区施工期采用低噪设备和配置降噪装置,尽量安排在昼间作业。港区运营期生产采取消音和隔声措施,绿化隔离带等控制措施降低噪声源。做好船舶交通指挥工作减少船舶鸣笛4、生态环境:施工期采用合理作业的形式减少对生态的破坏,提高施工人员环保素质及意识。港区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增殖放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港区

42、施工期间聘请水生生态及环境专业技术人员在工程影响区域巡视检查,若发现白鳍豚、中华鲟等国家重点水生生物,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对其造成伤害。运营期港区应按照水生生物活动的监测情况,对船舶的营运进行调控,尽可能避免对其栖息环境造成大的影响。5、固体废物:固体废弃物实施分类收集,提高综合利用率。风险:加强管理,完善和严格作业程序,加大缉查和处罚力度,完善溢油和事故应急处理队伍及相关设施建设。6、景观环境:规划实施和过程中中式景观保护工作,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筑物设计,使景整体优化。7、土地资源:优化设计,尽量减少占地。对于占用的耕地应根据占一补一的原则予以相应补偿与落实。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土地利用

43、,并防止施工欺诈滥占土地,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改善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8、水土保持:制定水土保持方案,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治污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施工期水土流失监督和管理9、人群健康:加强卫生防疫、学习虫防治、食品卫生管理。提高有毒物质装卸运输的安全性管理和应急处理。10、拆迁安置:根据花山生态新城相关拆迁方案和补偿方案,做好拆迁安置工作。(五) 规划调整建议1、规划发展目标(1)港区建设进一步结合绿色生态的目标,把循环经济和景观港的要求切实融合到港口发展战略中,把生产高效、生态和谐的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思想贯彻到港口建设的全过程。2、规划用地布局(1)规划疏港通道在具体选线过程中应尽量

44、绕避居民区、学校、疗养院等声环境敏感目标。(2)道路、铁路沿线地区的功能应加以限制,禁止在沿线噪声超标区内新建疗养院、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声环境敏感目标。(3)道路两侧尽量布置仓储、工厂、绿化等用地类型,临街建筑物要合理规划布局以避免对沿线功能区造成不利噪声影响。(4)加快与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与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将新增用地纳入下一轮规划中。(5)规划调整后南部与武汉九峰山森林公园重叠部分必须严格遵照森林公园相关要求进行保护,不得进行开发利用。3、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严禁向长江排放污水。(2)加快港区污水管网建设,2015年将港区污水收集后排入花山污水处理厂

45、处理。(3)花山码头一期工程应严格控制运输货物种类,严禁运输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中所涉及的危险货物。4、风险应急编制港区防范措施和应急方案,并按照方案的要求培养队伍、配套器材、完善网络、实施管理等规划要求。规划中应明确提出在相应港区设置化学品水上应急,处理设备的要求。(六) 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环境管理与能力建设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投资公司应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或制定科室兼任相关功能,同时应配备具有环保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负责生态新城区域内环境管理的日常工作。环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同原报告书中内容,本评价不赘述。2环境监测计划建议规划区域环境监测委托武汉市环境监测

46、中心站统一监测,监测内容见表10。表10 环境监测计划及建议表监测对象监测范围监测布点要求监测内容监测频率监测方法陆生生物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范围,并适当扩大生态敏感区及周围农田区域调查范围内的植物种类、物种丰富度、群落盖度、各植被类型生物量每五年一次水生生物规划区域内湖泊(严东湖、严西湖等)规划红线范围及白浒山港区长江江段水体理化指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高等植物、鱼类资源等水体理化指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植物每2年1、4、7、10月各监测一次,鱼类资源每2年47月、1012月进行,每月15天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以内按功能区划分的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绿地面积、绿地

47、覆盖、公共绿地面积、生产绿地面积。并提出各功能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生产绿地率等园林绿化指标每两年一次普查与详查相结合水污染源各排污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口、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处常规监测项目按照gb8978-1996要求进行监测,并对区域内的特征污染物进行监测。同时统计用水部位、面积、用水量,并注明废水来源污水处理厂每星期一次;其他排污口每月一次重点对生态新城内的工业企业污水排放口和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处设置在线监测装备地表水水质长江干流武汉北湖闸上游、北湖闸排污口下游1000m处;规划区域内严东湖、严西湖两大湖泊常规监测项目按照gb3838-2002要求进行监测,并对区域内的特征污染物

48、进行监测长江各监测断面每年1月、8月各监测一次;湖泊每年4-5月和10-11月各监测一次,每次24天地下水水质常规因子常规因子每年枯水期4-5月监测一次,每次2天,采样一次声环境对区域内各主干道及快速道路,并对区域内各1、2、3类声环境功能区设置常规监测点等效声级每年两次港界、输港通道沿线敏感点大气环境在规划区域主要的敏感点如,花山镇、严西湖片区、严东湖片区、清潭组团设置常规监测点。pm10、tsp、no2、so2及特征污染物常规监测每季监测一次,对于自动监测点位,取小时均值或日均值码头作业无组织排放周界监控点视具体项目、经营货种而定每年2次3、跟踪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计划根据生态新城规划的总体安排,可将规划阶段分为近期(2015年前)和远期(2030年),对不同的规划阶段应进行相应的跟踪环境影响评估,时间安排为5年1次,只对所发生变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不再对整个区域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跟踪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的开发活动是否符合生态新城实际情况,对不符合实际情况,造成严重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针对发生变化的活动或区域应调整相应的环境监测计划。跟

相关知识

花山生态新城规划工作
点亮花山 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样本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赵宝江视察花山生态新城
儋州海花岛旅游区分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示
关于对【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管理委员会尧新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受理情况的公示
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
环境影响评价
吴家山新城国际设计方案
海南省儋州市儋州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三次公示
2024年9月18日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受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情况的公示

网址: 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648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样年花样城五期】附近的发展,
下一篇: 碳氧平衡理论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