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11古植物学Paleobotany资料

11古植物学Paleobotany资料

1、第十章 古植物学 Paleobotany 第十章古植物学 1概述2低等植物3高等植物4植物界的演化阶段 2020 4 20 古植物学 2 第一节概述 1古植物学 是研究地史时期植物界的科学植物界与动物界最根本的区别是自养 光合作用2研究意义 生命起源 最早出现的生命属于植物界地层划分 尤其对元古宙地层和各时代非海相地层最为重要古环境 古植物是划分 恢复地史时期古大陆 古气候和植物地理分区的主要标志矿产方面 古植物本身参与成矿如石油 油页岩 煤等 各种藻类亦可以形成礁 藻煤 硅藻土等 2020 4 20 古植物学 3 第二节低等植物 1特征 1 单细胞或多细胞 2 无根 茎 叶的分化 为简单的丝状体或片状体 3 生活于水中或阴湿环境中2分类 可分为两大类 菌类 藻类 1 菌类 无叶绿素 无细胞核 寄生 腐生 异养型 最早化石产于南非无花果树组 2 藻类 有叶绿素 自养型 分多个门类 2020 4 20 古植物学 4 第二节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 地衣 2020 4 20 古植物学 5 第二节低等植物 轮藻 是多细胞水生植物 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 其化石主要是繁殖细胞 2020 4 20 古植物

2、学 6 第二节低等植物 轮藻 化石个体一般在0 2 3 5mm之间 其上环绕有5 20条长管状细胞 外形 有卵 椭圆 球形等 2020 4 20 古植物学 7 第二节低等植物 轮藻 化石个体一般在0 2 3 5mm之间 其上环绕有5 20条长管状细胞 外形 有卵 椭圆 球等 2020 4 20 古植物学 8 第二节低等植物 叠层石生物成因的沉积建造层状 深 浅色 有机与无机 层相间 春天生长富有机质 色深暗 夏天无机质多 色浅亮 由蓝绿藻和绿藻与沉积物组成互层有地层意义 也有指相意义 2020 4 20 古植物学 9 第二节低等植物 叠层石生物成因的沉积建造层状 深 浅色 有机与无机 层相间 春天生长富有机质 色深暗 夏天无机质多 色浅亮 由蓝绿藻和绿藻与沉积物组成互层有地层意义 也有指相意义 2020 4 20 古植物学 10 第二节低等植物 叠层石生物成因的沉积建造层状 深 浅色 有机与无机 层相间 春天生长富有机质 色深暗 夏天无机质多 色浅亮 由蓝绿藻和绿藻与沉积物组成互层有地层意义 也有指相意义 2020 4 20 古植物学 11 第二节低等植物 3低等植物的研究意义 地质学

3、方面 1 地层划分与对比 2 古环境分析 3 生物找矿 如前寒武纪铁细菌 Fe 硫细菌早古生代藻类形成石煤细菌与藻类形成石油 油页岩 天然气 2020 4 20 古植物学 12 第三节高等植物 一般有根 茎 叶的分化主要为维管植物 适于陆地生活有发育良好的繁殖器官1根功能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支持 固着植物体形态 与环境密切相关 旱生植物 根系扎入深层或膨大 潮湿区植物 根系较浅 水平伸展 2020 4 20 古植物学 13 气候 2020 4 20 古植物学 14 第三节高等植物 2茎功能 输送水分 无机盐和有机养料 支持树冠 分枝并形成大量叶 以制造食物 分类 质地 木本 草本木本植物 质地坚硬 茎可次生加粗乔木 高大并有显著主干的称为乔木 寿命长灌木 无或主干不明显的称为灌木藤本 攀援的木本植物草本植物 茎一般不能次生增粗 不管一年生或多年生 其地面部分在生长季节之末死亡 茎的习性 直立茎 匍匐茎 攀援茎 缠绕茎 2020 4 20 古植物学 15 第三节高等植物 茎的分枝方式 二歧式 单轴式 1 二歧式 由顶端分生组织均等或不等二歧式分叉形成 等二歧式 由顶端分生组织均等二歧式分

4、叉形成 不等二歧式 由顶端分生组织不等二歧式分叉形成 2 单轴式 侧出式 有明显的侧枝和主枝 2020 4 20 古植物学 16 第三节高等植物 3叶功能 营养器官 起光合作用 制造养料组成 叶柄 叶片与茎的连接部分 没有叶柄的称为无柄叶叶片 叶的片状部分 一般垂直阳光伸展托叶 叶柄基部的小叶片 托叶 叶脉 叶片 叶柄 2020 4 20 古植物学 17 3叶 类型类型 单叶 复叶单叶 叶柄上只有一枚叶片的称单叶复叶 羽状复叶 单身复叶 掌状复叶 2020 4 20 古植物学 18 2020 4 20 古植物学 19 3叶 类型类型 单叶 复叶单叶 叶柄上只有一枚叶片的称单叶复叶 羽状复叶 单身复叶 掌状复叶 2020 4 20 古植物学 20 3叶 叶序叶序 叶在枝上排列的方式 可分为互生 对生 轮生 螺旋生 其排列的规律是使相邻叶之间互不遮盖 使叶以较大面积接受阳光 2020 4 20 古植物学 21 3叶 形状叶的形状 线形 披针形 卵形 椭圆形 心形 肾形 舌形 扇形 楔形 镰刀形 匙形 2020 4 20 古植物学 22 3叶 顶端 基部形态叶的顶端 急尖 渐尖 钝圆 凹缺

5、小尖头 截形叶的基部 楔形 心形 偏斜 截形 下延 圆形 2020 4 20 古植物学 23 3叶 边缘形态叶的边缘 全缘 波状 锯齿状 浅裂直至全裂 完整 锯齿 波状直至全裂等 2020 4 20 古植物学 24 3叶 叶脉 脉序叶脉 叶片上的维管组织脉序 叶脉在叶片中的排列方式叶脉类型 单脉 扇状脉 放射脉 平行脉 弧形脉 羽状脉 简单网脉 复杂网脉 2020 4 20 古植物学 25 第三节高等植物 4繁殖器官原始类群 为孢子囊 载孢子囊的叶称为孢子叶 分为同孢 大小一致的孢子 和异孢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都是异孢 雄性的孢子囊称为花粉囊 雌性生殖器官叫胚珠 受精后发育成种子 5高等植物的分类 据根 茎 叶及生殖器官特点蕨类植物 原蕨植物门 石松植物门 节蕨植物门 真蕨植物门裸子植物 种子蕨植物门 苏铁植物门 银杏植物门 松柏植物门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门其它还有苔藓植物门 前裸子植物门 买麻藤植物门等 第四节蕨类植物 共同特征1有乔木 灌木 草本等 只能适应潮湿气候 是植物从水生到陆生的先锋 2除裸蕨外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具小型叶和大型叶 3具有维管束 但输导组织比较原始 繁殖器官

6、孢子体占优势 同胞或异孢 5分类 主要有4个门 原蕨植物门石松植物门节蕨植物门真蕨植物门 2020 4 20 古植物学 27 第四节蕨类植物 1原蕨植物门 裸蕨植物 最早的陆生维管植物矮小 无明显的根 茎 叶的分化茎二歧式分枝 无叶 可具假根 茎上具有小刺孢子囊着生于枝顶端S3 D3 D1 2较发育 2020 4 20 古植物学 28 第四节蕨类植物 2石松植物门 Lycophyta 有根茎叶的分化茎二歧式分枝单叶 小而密布于枝上 呈螺旋生 单脉D1 Rec C极盛 造煤 后开始衰退 Rec 仅剩少量草本常见化石是叶座 2020 4 20 古植物学 29 第四节蕨类植物 石松植物门 Lycophyta 叶座 是叶的基部膨大 脱落后在茎枝表面上留下的印痕叶痕 叶基部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通常位于叶座上部 呈菱形或心形 微凸 低锥形隆起束痕 叶痕中央叶脉附着的点痕侧痕 维管束痕两侧的两个小点痕 为通气道痕 中脊 叶痕的上 下方中央的纵向隆脊叶舌穴 叶痕上方中脊上叶舌附着处 2020 4 20 古植物学 30 第四节蕨类植物 石松植物门3叶座的结构 2020 4 20 古植物学 31 2020

7、4 20 古植物学 32 叶座化石 第四节蕨类植物 3节蕨植物门 Arthrophyta 茎单轴式分枝茎分为节和节间 节间上有纵脊和纵沟 枝和叶自节部长出单叶 轮生化石为茎及髓模化石以及轮生的叶化石D1 Rec C P全盛 Mz后只有草本 Rec 只有木贼 Equisetum 一属 2020 4 20 古植物学 33 第四节蕨类植物 3节蕨植物门 Arthrophyta 茎单轴式分枝茎分为节和节间 节间上有纵脊和纵沟 枝和叶自节部长出单叶 轮生化石为茎及髓模化石以及轮生的叶化石D1 Rec C P全盛 Mz后只有草本 Rec 只有木贼 Equisetum 一属 2020 4 20 古植物学 34 第四节蕨类植物 3节蕨植物门 Arthrophyta 茎单轴式分枝茎分为节和节间 节间上有纵脊和纵沟 枝和叶自节部长出 单叶 轮生化石为茎及髓模化石以及轮生的叶化石D1 Rec C P全盛 Mz后只有草本 Rec 只有木贼 Equisetum 一属 2020 4 20 古植物学 35 第四节蕨类植物 3节蕨植物门 Arthrophyta 茎单轴式分枝茎分为节和节间 节间上有纵脊和纵沟 枝和叶自

8、节部长出单叶 轮生化石为茎及髓模化石以及轮生的叶化石D1 Rec C P全盛 Mz后只有草本 Rec 只有木贼 Equisetum 一属 2020 4 20 古植物学 36 现生木贼 2020 4 20 古植物学 37 第四节蕨类植物 4真蕨植物 Pteridophyta 草本为主 茎不发育大型羽状复叶 蕨叶 叶脉多样 主要为扇状脉和羽状脉 也有网状脉D2 Rec C最盛 造煤 现代主要生活于热带 亚热带潮湿地区化石主要为蕨叶 类型多 2020 4 20 古植物学 38 第四节蕨类植物 4真蕨植物 Pteridophyta 草本为主 茎不发育大型羽状复叶 蕨叶 叶脉多样 主要为扇状脉和羽状脉 也有网状脉D2 Rec C最盛 造煤 现代主要生活于热带 亚热带潮湿地区化石主要为蕨叶 类型多 2020 4 20 古植物学 39 第四节蕨类植物 4真蕨植物 楔叶 蕨叶的结构由于经过几次羽状分裂后蕨叶通常较大 在化石中往往保存不完整 只是其一部分 所以记述时就从最后分裂的羽片往回数 再加 末 字来表示小羽片 长在末次羽轴上的羽状裂片末次羽片 最后一次羽状分裂形成的羽片 由小羽片和末次羽轴组成末二

9、次羽片 末二次羽轴 末次羽片间小羽片 长在末二次羽轴上的小羽片间羽片 长在末三次羽轴上的末次羽片 2020 4 20 古植物学 40 第五节裸子植物 1多年生木本 乔木或灌木 少数为木质藤本 多为常绿植物 无草本和水生类型2以种子繁殖 是最早的种子植物 但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胚珠裸露 无子房保护 成熟后表现为种子裸露 无果实保护无真正的花 3生态 真正脱离了潮湿环境大型叶 种子蕨 类似于真蕨 生活在潮湿地带 为多次羽状复叶苏铁类 叶厚 革质 是热带 亚热带干旱区的常绿植物 小型叶 如松柏类 常绿植物 叶小型 广泛分布于温带和寒带 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古植物学 41 第五节裸子植物 多年生木本 乔木或灌木 少数为木质藤本 2以种子繁殖 是最早的种子植物 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成熟后表现为种子裸露 无果实保护无真正的花 3生态 真正脱离了潮湿环境4主要包括 个门 种子蕨植物门 苏铁植物门 银杏植物门 松柏植物门 2020 4 20 古植物学 42 第五节裸子植物 1种子蕨植物门 Pteridospermophyta 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植物体不大 小乔木 灌木或藤本大型羽状复叶 蕨叶 D3 K2 C

10、P2最盛 P3衰减 中生代仅有少量代表种子蕨植物常见的是叶化石 但其与真蕨植物的叶化石不易区分 故常采用形态分类 形态属 种 根据化石的外部形态特征所建立的属 种 名 而不考虑化石本身的亲缘关系 2020 4 20 古植物学 43 第五节裸子植物 1种子蕨植物门 Pteridospermophyta 2020 4 20 古植物学 44 第五节裸子植物 2苏铁植物门 Cycadophyta 粗矮的常绿木本植物 茎通常不分叉多为单羽状复叶 少数单叶 平行脉或放射脉 少数网状脉或单脉C Rec T3 K1繁盛 新生代后仅存当代苏铁类 2020 4 20 古植物学 45 第五节裸子植物 2苏铁植物门 Cycadophyta 粗矮的常绿木本植物 茎通常不分叉多为单羽状复叶 少数单叶 叶顶生 幼叶卷曲平行脉或放射脉 少数网状脉或单脉C Rec T3 K1繁盛 新生代后仅存当代苏铁类 2020 4 20 古植物学 46 尼尔桑Nilssonia 第五节裸子植物 2苏铁植物门 Cycadophyta 粗矮的常绿木本植物 茎通常不分叉多为单羽状复叶 少数单叶 叶顶生 幼叶卷曲平行脉或放射脉 少数网状脉或

《11古植物学Paleobotany资料》由会员f****u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古植物学Paleobotany资料》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相关知识

古植物学
科学网—古植物学的故事(51):流行亦经典、经典亦流行
科学网—为什么北京植物园与古植物学同园异梦?
科学网—英国皇家学会首位植物学女院士Agnes Arber(1879
古植物学 (Palaeobatany)
考古植物学,Archaeobotany,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科学网—博物馆与古植物学专题 (Museum & Palaeobotany, 4th ed.)
科学网—古植物学的故事(64):澳大利亚古植物学的历史概况(下)
科学网—古植物学的故事(45):两个“古植物学之父”的学术简史
科学网—古植物学基金会工作目录Foundation of Palaeobotany Catalogue

网址: 11古植物学Paleobotany资料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882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古植物学(paleobotany
下一篇: 山西隰县上石炭纪植物并校正松泽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