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语:本文以时间为经线,将武穴及周边地区历史与地理结为一体,博采成篇沿革出,是为其历史之地理,亦为地理之历史。其目的是使我们不仅要知道武穴的今天,还要知道武穴的昨天和前天,继往开来,在武穴这块具有希望的土地上,谱写出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清初时期的武穴历史
—— 黄州、蕲州 两郡并治结束
1644年,即是大清顺治元年。清承明制,在武昌置湖广总督府,设湖广巡抚及总督。今武穴市境属清 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黄州府蕲州广济县。清初,将蕲春县属的下百园、杨家垸、周家垸、范家垸、胡家垸一带区域划属广济县。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占领河南,前明河南省按察司佥事罗田人王鼎清,回乡被推为蕲黄四十八寨盟主,率义军抗清复明,以天堂寨为总寨,兵分三路与清军交战,连克霍山、英山、黄梅、广济、光山、商城,威震鄂豫皖大别山区。
顺治五年二月,在接山寨与清兵激战七天七夜,杀得清军大败而逃。南明永历小朝廷任命王鼎清为兵部尚书、总督凤阳义军。顺治七年,清廷派大兵进剿,王鼎清被俘,清廷将其杀害于南京。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全县有6810户,54176人,比二百六十六年前的1391年全县总人口95090人净减少40914人。
清康熙二年(1663年),广济县开始在梅川筑土城,城周长三里有余。
康熙二年(1663年),清廷举兵征夫为剿灭兴山、房县等地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余部,在广济县索派役夫3170人,后部分役夫就地在房县、十堰、丹江口、陕西安康一带徙居。
清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布政使司析置湖南布政使司、湖北布政使司,因湖北布政使司在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省,设湖北巡抚,又合数府设一兵备道。同年置汉黄德道,辖汉阳府、黄州府、德安府、夏口厅。蕲州无所领,直属黄州府不辖县,原辖广济县、黄梅县径隶黄州府。黄州府领黄冈、麻城、黄安、黄陂、罗田、浠水、蕲州、黄梅、广济县,隶属湖北布政使司汉黄德道。此前至清初今武穴市境属湖广行省黄州府蕲州广济县,此后属湖北布政使司汉黄德道黄州府广济县。自此黄州府由湖广布政使司改属湖北布政使司,且成为本区域唯一的政治中心,结束了本区域两郡(黄州、蕲州)并治的状态。康熙三年,兴国州(今阳新县)无所领,仍属武昌府。
康熙十三年(1674年),麻城刘青黎等率众起义。
康熙十三至十七年(1674-1678年),清廷派遣一位芮将军率官兵到广济,连续五年在太平山采伐大量楠木等优质皇木,运回北京营造宫廷。据太平山人传闻,清廷以伐皇木为名,实则是顺治帝未死,此间曾隐于佛国广济太平山庙中念佛。广济县龙坪镇人金德嘉,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科会试中名列第一,称金会元,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门生天子,成为雍正皇帝的老师。金会元德嘉墓地在余川车坊村山梅冲。
康熙十年辛亥(1671年),广济大旱,人多饿死,朝廷免钱谷十分之三。县人胡一玠,字石存,号容园,见邻饿者数十家,在北屋赒赈设粥棚,一里数排,存活丁口无算。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夏,逆乱武昌,广济邑令窜匿,大将军讨贼经县城梅川留宿,街市关门,人心惶恐,胡一玠率其父老以牛酒犒师,军士啖以豆粥,汲河水饮之,大将军喜,朝起拔营去,市井依旧。县人金德嘉在京城闻石存以书生罄折于三军,赞之。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冬,大雪平地三四尺,湖冻弥月不开。
雍正七年(1729年),黄陂县划属汉阳府,黄州府辖黄冈(今团风黄州)、黄安(今红安)、麻城、罗田、蕲水(今浠水)、广济、黄梅和蕲州(即今蕲春县),此即所谓黄州八属。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地震,崇居乡杨家寨地裂数十丈,以石投之,深无际。1739年,于梅川北关内,建有“梅川书院”。
乾隆十六年(1751年),知县虞学灏在梅川建办“沧浪书院”。此后在武穴相继建有“荣成书院”、“文明书院”、“兰石书院”、“新安书院”。清朝乾隆间广济县行政区划为七乡三镇:灵东乡(县南)、灵西乡(县西)、永东乡(县南)、永西乡(县南)、太东乡(县东南)、太西乡(县南)、安乐乡(县东北)、田家镇、武穴镇、龙坪镇。自1749年起(乾隆十四年),先后有广济知县虞学灏、高联登、马汝明等勾结粮库经书周锡琏、徐世骏等,每年加派私征分肥,花银每两加二三分,田赋每担加收二三升,因而激起社会各阶层公愤。武穴下港人张朝宗为人正直,常助人诉讼鸣不平,乡里咸服。
乾隆二十年(1755年),有乡绅举他控告经承徐世骏等一伙加征分赃,告至知县马汝明,马斥张为讼棍,杖责40大板,赶出县衙。张复向巡抚张若震具控,批转至黄州知府李珌查究,反诬张朝宗抗粮作乱而押入监狱。张朝宗命其子元功出控诉状至湖广总督硕色投诉,硕色批示严究,并将此案上奏乾隆皇帝。1757年7月,乾隆亲谕军机大臣,委派布政使富勒浑赴湖北,会同硕色详查办理。次年三月结案,张朝宗控告得实,获省释。广济知县虞学灏等10余官吏受到严惩。后有人以此为素材编有《告经承》等剧本演唱,在鄂东各县及赣皖毗邻地区广为流传。
乾隆十七年(1752年),罗田人马朝柱在英山天马寨聚众起义。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武汉江防府在武穴设分府,即武黄同知府,管理武汉以下九江以上长江水域的税收及800里河道堤坊的治理,且在广济设马口、龙坪2巡检司,直属武黄同知府,并审理武穴地区的案件。
乾隆五十年(1785年),原任恩州(今恩施市)知州、九江船关道何永昌卸任后寓居武穴,主持筹资创修武穴铺石条街道(今武穴塘下街有建筑物民房墙脚石条刻有九江府字样,但未见广济县何时属九江府管辖,有疑待考)。
嘉庆五年(1800年),龙坪新洲水中出火。
嘉庆十七年(1812年)五月,韩云龙等八人捐资修建鲍照读书台,八月竣工,函请安徽歙县鲍照后裔鲍桂星作《鲍参军读书台记》。
道光十六年(1836年),广济名医杨济泰撰成的《医学述要》出版,共36卷,数十万言。
武穴市前身为广济县,广济县前身为永宁县。今武穴市境历史上曾先后以国隶属有英、六、弦、匡、潜、舒、吴、越、楚、衡山、淮南等国;以州隶属有荆州、扬州、江州、豫州、郢州、北江州、西江州、南豫州、雍州、司州、义州、光州、高州、罗州、蕲州、黄州等;以郡隶属有九江郡、衡山郡、庐江郡、武昌郡、江夏郡、弋阳郡、西阳郡、寻阳郡、蕲春郡、齐昌郡、建昌郡、永安郡、义城郡、南新蔡郡、新蔡郡等;以县隶属有蕲春县、寻阳县、九江县、蕲阳县、柴桑县、齐昌县、苞(褒)信县、安宁县、新蔡县、永宁县、广济县等。
本文由 武穴市信访局干部胡雄杰 整理编纂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汉源城2000年的历史变迁
摄影爱好者的天堂——黄冈推出十八条精品摄影旅游线路
牡丹花的历史
湖北武穴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吉林市松花江岸发现多个时期历史遗存
宁德人不得不知道的霞浦辉煌的历史!
一直关注济南和山东的历史挖掘 花半小时点赞济南“老市长”曾巩 马伯庸:当代上班族做事当学曾巩的方法论
园林历史
中国牡丹花的栽培历史和种植分布范围
园林历史.ppt
网址: 【广济历史】清初时期的武穴历史 ——黄州、蕲州两郡并治结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8944.html
上一篇: 从古至今:泰州市殡仪馆花圈文化的 |
下一篇: 民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