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勘察设计》 2012年0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郑林森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杉木林下套种的多花黄精为试验对象,研究杉木林不同保留株数对多花黄精产量的影响及杉木林下多花黄精的生长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杉木林下种植多花黄精的物侯期与野生多花黄精的物侯期基本一致,杉木林下多花黄精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在适宜密度下多花黄精根茎鲜重可达到1600kg/hm2以上,产量较高,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林下套种中药材模式。多花黄精是一种喜阴湿、耐寒植物,其适生环境需一定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才能进行营养积累。上层杉木林密度对多花黄精根茎产量有较大影响。上层杉木林保留株数以600株/hm2~900株/hm2为宜。在杉木林下套种多花黄精,形成了林药复合林,开辟了多花黄精生产的新途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经营模式。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颖;程诗明;柳新红;徐秀荣;雷夏烁;药用黄精遗传资源评价、选育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进展[J];浙江林业科技;2023年06期 2 杨青青;陈小花;热带地区桉树各器官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防护林科技;2023年05期 3 刘勇;不同林分下多花黄精的生长指标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分析[J];福建农业科技;2021年12期 4 朱志柳;徐端妙;张学鑫;张丽珍;陈祖海;不同海拔对林下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22年03期 5 梁嘉瑜;梁语;马姜明;林-药种植模式研究进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05期 6 宋育红;张杭颖;邢建宏;福建省多花黄精天然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分析[J];三明学院学报;2020年06期 7 马福彪;不同毛竹林生境多花黄精生长及质量分化[J];林业勘察设计;2020年03期 8 蒋海陇;王志坚;胡俊杰;周金卫;程晓伟;浙西南杉木林抚育间伐对野生多花黄精的影响[J];华东森林经理;2020年04期 9 叶秀萍;徐美青;陈建军;不同林分下套种黄精技术及生长量初报[J];农村实用技术;2021年01期 10 盛卫星;许在恩;王相;周冠;刘金土;王成龙;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茶林下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J];湖北林业科技;202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晓朦;不同种植模式对多花黄精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韩贝贝;干旱胁迫下腐殖质对多花黄精生长及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3年 3 张博伦;干旱胁迫对多花黄精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2年 4 刘洋;黄精生长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22年 5 郭妮;栽培措施对林下多花黄精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9年 6 吕煜梦;多花黄精离体培养条件优化及生长发育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7 邴帅;黄精有机种植技术初探及产地初加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李晨烨;不同种源多花黄精遗传变异与选择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9 张欢;核桃林下套种款冬栽培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10 彭小博;锥栗与多花黄精复合经营生态经济效益[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庆玲;雷朋;董洁;唐文杰;杨倩;石牛牛;陈向阳;多花黄精总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12期 2 刘红美;方小波;夏开德;杨苏文;多花黄精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J];种子;2010年12期 3 余红;张小平;邓明强;叶红翠;蒋继宏;多花黄精挥发油GC-MS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年05期 4 叶红翠;张小平;余红;刘惠;蒋继宏;多花黄精粗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年06期 5 徐忠传;何俊蓉;郁达;周静亚;徐晖;多花黄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年01期 6 范书珍;陈存武;王林;多花黄精总皂甙的提取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刘殿辉,姜殿勤,冯文东北黄精药用价值与栽培技术[J];防护林科技;2004年06期 8 毕胜,张含波,李桂兰黄精的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林森;杉木林下多花黄精种植试验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12年01期 2 余养华;杉木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的试验研究[J];绿色科技;2015年12期 3 孙宏兵;祝怛均;胡文洪;赵乐康;裴张新;夏文胜;武汉市杉木林主要病虫调查分析及生态防控[J];湖北林业科技;2024年01期 4 王小虎;刘雨晖;韩丰泽;吴鹏飞;马祥庆;经营模式对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03期 5 荆阳;西北地区杉木林栽培的技术要点[J];农家参谋;2021年23期 6 林雨萱;哀建国;宋新章;李全;张君波;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杉木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1年03期 7 朱小辉;曾建雄;骆必刚;缪建华;杉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J];南方农业;2018年03期 8 禤水金;杉木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及效益分析[J];绿色科技;2018年11期 9 丁波;杜凌;陈彦君;贵州杉木林植被碳贮量及碳密度特征[J];贵州林业科技;2017年01期 10 姚强;杉木优良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现状研究[J];花卉;201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多;告别“刀耕火种”走向育林新革命——残留物管理育林法[A];全国首届新学说新观点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生命科学)[C];1993年 2 李曙我;人工杉木林削度方程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3 戴景晟;杉木林分碳汇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杨玉盛;不同栽杉代数29年生杉木林净生产力及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岳永杰;于占源;王小国;杨玉盛;福建省北部三种林地“土壤水库”的特性研究[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郭剑芬;杨玉盛;赵月彩;陈增文;毛艳玲;不同温度和土壤湿度下老龄杉木林土壤碳矿化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7 高玉春;高人;杨智杰;盛浩;张彪;马书国;中龄和老龄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及动态比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夏天;彭涛;金山;凌源地区林下种植中药材技术的研究[A];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辽宁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研讨会(西安)论文集[C];2011年 9 胡红莉;胡艳萍;余浩;苏济钰;周先治;福建多花黄精病原真菌鉴定[A];中国菌物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24年 10 程亚楠;余强;多花黄精多糖的结构表征及其体外酵解特性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紫剑;桉木杉木高温热改性过程中的热响应特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2 项文化;杉木林采伐迹地人工造林与自然恢复的生态功能过程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3年 3 赵仲辉;亚热带杉木林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碳通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4 柳思勉;干扰强度对会同杉木林内环境特征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5 曾冀;广西大青山杉木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试验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6 吴安琪;氮磷添加对杉木林土壤剖面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及其稳定性机制[D];江西农业大学;2023年 7 李玲;连续制备的多花黄精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活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8 陈爱玲;杉木连栽地轮栽柳杉和闽楠后养分及铝分布与迁移动态[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9 俞元春;杉木林土壤肥力变化和长期生产力维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1999年 10 张秀兰;杉木林土壤氮矿化根际效应对氮磷添加的响应机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忠明;基于无人机影像的杉木蓄积量反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2 杨传桃;不同年龄杉木林分结构与生长过程[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3 尤东;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碳水耦合作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4 邓厚银;粤北生态公益林区杉木林与其它典型林分生态功能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5 张秀兰;氮磷添加对杉木凋落叶质量的影响及其分解过程[D];江西农业大学;2019年 6 石波;福建将乐林场杉木林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7 王明初;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及EBULP预测杉木林分生长过程[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8 李照辉;基于Greenlab杉木结构-功能模型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9 任文子;武夷山杉木天然林林分结构与种间关联性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10 杨福春;不同增温方式对杉木幼林叶片碳代谢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雪梅 通讯员 刘建波;当家树种,我省杉木育种水平领先全国[N];福建日报;2018年 2 湖南日报记者 余蓉;项文化:“倾听”深山杉树声[N];湖南日报;2017年 3 记者 蔡定平;绿了山头富了民[N];黔西南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张辉;青山不改 绿水长流[N];福建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王成栋;风情街起来了,杉木林没了[N];四川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温宝臣;杉木林有一群“候鸟”科学家[N];经济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吴月辉;情系杉木林的“候鸟”[N];人民日报;2012年 8 记者 戴振华;西双版纳举办林下种植技术培训暨专利成果展[N];云南日报;2024年 9 本报记者 顾玉洁;发展林下种植助力乡村振兴[N];毕节日报;2022年 10 实习记者 李隆均;全市魔芋林下种植面积占全国魔芋总面积四分之一[N];安康日报;2019年
相关知识
不同林分下多花黄精播种育苗研究
多花黄精林下栽培技术
安徽池州多花黄精的特征特性及林下种植技术
多花黄精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范.pdf
多花黄精栽培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
多花黄精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不同林分下多花黄精的生长指标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分析
快来了解锦屏县林下有机多花黄精种植技术的秘诀!
安徽御草源--多花黄精的特征特性及林下栽培技术
杉木林下套种红锥方法研究
网址: 杉木林下多花黄精种植试验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9472.html
上一篇: 八仙花杂交种胚培养研究 |
下一篇: 马鹿花研究利用现状及开发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