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5日,中国园艺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教师边春霖于会上做了题为《健康城市·健康园艺·健康人》的演讲。他介绍了2015年的查理斯· A ·路易斯杰出研究奖的一篇论文,指出自然体验的减少可能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影响,随后介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园艺疗法,并例举了园艺疗法的一些常见操作、主要种类、适用场景和适用人群,以及与园艺疗法相对应的园艺治疗“硬件”和“软件”。“硬件”指的是疗愈景观,康复景观,以植物和环境的艺术组合,构建适宜人类活动的外部空间。“软件”指的是园艺治疗活动。
▲边春霖老师在中国园艺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发表演讲
自然体验有助改善精神健康
近年来,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自然体验的减少有可能解释城市化与精神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一种机理可能是对穷思竭虑的影响,此种穷思竭虑是一种自我参照的不良适应的思维模式,它与升高的抑郁风险和其它精神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健康的受试者在自然环境中经历90分钟的短期步行,减少了自诉的穷思竭虑和亚前叶额外皮质的神经活动,而在城市环境中步行90分钟的受试却没有上述作用。在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子膝前额叶皮质的神经活动与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戒除也相互关联。该研究揭示:自然体验能够改善精神健康,在快速城市化建成区中的自然区域对人们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源:https://www.pnas.org/content/112/28/8567
1986年,世界健康组织(WHO)就提出,“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二十一世纪,科技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殊不知,在这个信息时代,生命的信息却缺失了。自然需要去闻、去听、去品尝、去透过那层大卫·赫伯特·劳伦斯口中“把世界像棒棒糖一样密密实实包裹起来的透明纸”,看到真实的世界。这个比喻相对含糊,却异常准确地描述了人的自然感官能力觉醒时的体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的多样化,人口老龄化、身心亚健康等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园艺疗法因其功效综合、无副作用而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园艺疗法的特点与作用
园艺疗法,是对于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其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广义地讲,是指通过植物(包括庭园、绿地等)及与植物相关的诸活动(园艺、花园)达到促进体力、身心、精神的恢复疗法,是艺术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式。
园艺疗法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其面对的对象十分多元。日本称为园艺疗法,韩国称为园艺治疗,美国越来越多的卫生医疗机构都青睐这种用园艺活动来治疗病人的手段。二十世纪末至今,随着园艺疗法实践活动的发展和深化,园艺疗法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事业,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园艺疗法协会和相关教育机构并取得了资格认证。但在我国,相关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实践却是近十年的事。
园艺疗法的主要适用对象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智障者、精神病患者、亚健康人群、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等。具体作用包括减缓压力、调控情绪、化解抑郁、偏执、强迫症状、改善记忆力、缓解适应不良等。
▲四川双流新塬的农疗基地 来源:边春霖摄
园艺疗法的种类,主要有植物疗法、芳香疗法、花疗法、园艺疗法、药草疗法、艺术疗法(插花、押花,组合花园制作),等等。
▲园艺疗法的常见操作方法 来源:李树华、章俊华等研究
国内目前园艺疗法主要运用在一般疗育和复健医学方面,如精神病院、教养机构、老人和儿童中心、戒毒中心、医疗院所或社区等。
园艺治疗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指的是疗愈景观,康复景观,以植物和环境的艺术组合,构建适宜人类活动的外部空间。“软件”指的是园艺治疗活动。
园艺治疗的进行过程,简单来说包括:1. 了解个案的身心理状态;2. 设定目标;3. 设计疗愈庭园;4. 设计园艺治疗课程符合个案需求;5. 对个案进行园艺治疗课程并评估结果。
园艺疗法的常见操作方法,有心理疗法(精神疗法)、五感疗法、作业疗法、游戏疗法等。
通过实践园艺作业,产生社会性等精神方面的改善及恢复,是精神疗法。精神薄弱者设施、精神病院、监狱内等场所使用的园艺,具有很强的精神疗法的特性。
来源:https://www.ahta.org/
作业疗法,是由专业的园艺疗法人员组织适当的园艺工作,比如平整土地、播种、修剪、管理花园等工作。
来源:https://www.ahta.org/
游戏疗法是将游戏作为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有计划地安排游戏社交区域,比如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康乐区域、沙滩区、烧烤区等,让游客在优美的环境中尽情游戏,排解烦恼,增强好奇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特别说一下五感疗法。五感疗法是通过营造能够刺激人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五种感官的环境,使置身其中的亚健康人群身心得到舒缓,从而达到园艺治疗的目的。
视觉:自然中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植物都给人带来视觉的冲击,尤其是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具有影响,比如色彩的温度感、距离感、动静感等。循此规律,在园艺疗法中患有躁郁症、过动症的患者可以多处于冷色调植物环境中,从而让其身心平静。相对的,多处于暖色调植物环境中,可以让患有抑郁症的患者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来源:BBC纪录片意大利花园 Monty Don's Italian Garden
听觉:环境心理学认为,现实生活中人接受环境的信息常常是多通道进行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时,其他感觉器官有可能也会同时产生影响。在园艺疗法中的听觉刺激治疗中,可以尝试闭上眼睛,让听觉变得敏锐,用心感受自然的声音,有助于消除疲劳感和紧张感。
味觉: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发现植物可以用来入药。园艺疗法的参与者还可以通过品尝可食用无毒植物的根、茎、叶或果实,通过刺激患者的味蕾进而促进其他感官的发展。
嗅觉:苏俄列宁格勒大学教授B.P.Toknnh 博士于1930 年发现植物中含有一种物质叫芬多晶,具有抗菌、净化空气、清醒头脑的效果,对人的精神和心情都能起到振奋、抒解的作用。
来源:BBC纪录片意大利花园 Monty Don's Italian Garden
触觉:当我们畅游在一个美丽的庭园中,总会不自觉地去触摸身边的花草树木。不同类型的植物有着截然不同的触感。不经意的触摸有助于刺激触觉神经,让人零距离感受自然的奥妙。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健康园艺 健康生活
家庭园艺与健康生活
(园艺与健康.doc
园艺疗法对人健康的作用浅析2200字【论文】
家庭园艺与健康生活模板
园艺引领健康新生活
家庭园艺与健康生活.pdf
浅谈家庭园艺与健康生活
聪明人投资健康,明白人储蓄健康,糊涂人透支健康.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4》发布,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健康根基
网址: 边春霖:健康城市·健康园艺·健康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20149.html
上一篇: 如何制作手工花 |
下一篇: 纾解压力卸去疲惫,克丽缇娜花精部 |